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近期市场波动比较大,还是那句话,离市场远一点,离好公司近一点。 中医药是民族瑰宝和重要资源,在国际形势紧张的大环境下,产业链所受影响也相对较小。之前老裘文章中有聊到过中药板块,很多粉丝都觉得意犹未尽,尤其是对行业龙头想了解得更多。 正好近期和行业专家及同行机构交流了中药赛道,这里和兄弟姐妹们分享下重要观点。 首先是行业历史。 中药行业在2008-2013年是繁荣发展的,后来随着医改深入,行业增速开始放缓。 2017年开始,国家整治中药行业乱象,医保控费和限输令越来越严格,导致2018-2020年中成药制造企业收入同比增速为负。 当然,随着行业标准、机制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中医药行业呈现出中西医并重、扶持与规范并举、传承与创新并进的良好局面,虽然短期可能盈利受损,但长期看是步入高质量发展。 如果考虑到2020年疫情影响,行业实际是在2019年见底回升,至今都在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 往后看,在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迁,以及国家顶层政策扶持、力推国际化等发展背景下,中医药行业成长空间还是很大的。 其次是行业估值。第一,中药板块的估值是比较难给的。目前整个中药行业的PE/G(估值/增速)性价比还不算很高,大部分PEG还没到1,相信如果跌到1了,很多机构会重点给予考虑。但在筹码结构上,有部分机构已经愿意支持中药板块,尤其是那些PE/G已经小于1的龙头企业。 第二,估值想要再上台阶就需要有业绩释放。其实在绝大部分行业里,估值的提升,最关键都是要看业绩。 尤其对于中药板块来说,很多人本身内心是不相信中药的,如果业绩能够释放,那么就有机会得到更多认可。当然,业绩如果放不出来,可能就会直接放弃这个赛道。 第三,机构配置比例较低。整个中药占全药品比例有20%-25%,但在机构配置上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一般能配置3-4个点就算不错了。 总体来看,中药应该还是会有些超额收益,但并不是说概念投资,而是更需要盯着业绩。 第三是龙头情况。 我们一般不太聊到具体公司,但正好最近有跟踪到一些变化,就简单和大家聊聊几家龙头企业的最新基本面情况。 一方面是市值比较大的传统龙头,整体都比较稳健。 片仔癀:发展依然比较稳健向上,判断一季度盈利增速是在25%左右,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确认,主要是看3月份数据能不能保持住。 同仁堂:2021年业绩还算可以,有20%多的增长,但是市场也担忧这个增速和2020年低基数有关系,因此还要再看看2022年情况,如果增长依然不错,那估计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以岭药业:市场关注度比较高,但是公司表现倒不一定靠一季度业绩支撑,还是要看连花清瘟销量情况(新冠疫情的口服药)。由于去年一季报数字特别高,今年一季报压力会比较大。 济川药业:机构也关注得比较多,大部分券商估计2022年是15%-20%的业绩增长,大概率一季度也是这个水平。我们交流下来,2023年增速可能比2022年会略低,主要是有个化药品种有涉及到集采。 另一方面是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赛道龙头,增速都相对较高。 太极集团:2021年一季度利润是3000万左右,今年根据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大概一季度增速能在60%以上,如果超过5000万就是超预期,这个就需要继续保持跟踪。目前看,公司本身信心比较足,并且很可能还会有股权激励动作。 佐力药业:和同行交流下来,大家给公司2022年利润增长预期是40%-50%,我们觉得一季度增速应该也差不多是这个水平。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增速都非常快,如果2022年增长还能够保持40%以上的,相信市场是会买账的。 最后是潜在风险。 市场目前最担心的应该就是新药研发失败和集中采购风险。 新药研发这个比较难判断,集采的话其实已经有部分地区在做了,中药集采降价幅度要比化学药小很多,比如湖北非独家集采降价平均是在42%左右,供大家参考。 好了,今天文章就到这里了。由于这篇文章提及了一些龙头企业,因此我们再次申明,文章观点仅代表团队想法,不存在推荐或不推荐的行为,并且由于团队研究水平总是有限的,一定有理解不妥之处,还希望兄弟姐妹们们谅解及指教,谢谢大家!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可以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