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人重利?未必全部如此,盘点历史上几位爱国的商人

 泊木沐 2022-03-10

商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会被扣上一个“重视利益”的标签。这个标签的形成和封建社会重视农业生产,轻视工商业发展有关。也和商人从事的经营活动有关。其实“重本抑末”的观念,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当时各个诸侯国分割一方,无论是征战沙场还是要捍卫疆土,都需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渐渐地,抑制商人发展成为封建社会中的重要经济政策。

其实,未必所有的商人都重视利益,在历史上出现好几位爱国的商人。他们面对危急时刻,不惜出钱出力,让人看到了商人中也有人格高尚的君子。

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商人,非弦高莫属。弦高是春秋时期郑国商人,他来往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卖牛。当时郑国依附晋国,并且结成盟约。不久之后,郑国又和楚国私下里结成盟约。这样一来,晋文公就不高兴了,他觉得郑国国君三心二意,于是联合秦穆公打算攻打郑国。郑国派出使臣忽悠秦穆公,“秦国距离郑国很远,你们帮晋国出兵,城池土地到时候都要归入晋国。你们图什么呢?”秦穆公被忽悠之后,决定撤兵。这时候郑国乖乖地向晋国请降。至此,秦穆公才发现被骗了。

几年之后晋文公病逝,秦穆公觉得攻打郑国的机会到来了。秦穆公派遣三员大将率军出师,军队来到郑国边境的时候,被一个自称郑国使者的人拦住了,这个人就是弦高。弦高卖牛路过边境,他发现秦军的动向,一边装成使者刺探军情,一边找人快速报告郑国国君边境动态。秦国将领以为郑国早有准备,就放弃了攻打计划。弦高以一己之力,保卫了家国安全。

西汉时期,有一位捐出家产,支持朝廷抵抗匈奴的爱国商人,他叫卜式。卜式捐出家产充当军费的时候,和皇帝之间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皇帝问,你图什么?卜式说,他不图什么。他只是希望灭掉匈奴,捍卫大汉领土。这是多么高的思想境界啊,连皇帝都被他感动了。后来卜式还请命去前线抗击匈奴,不过由于他没有作战经验,皇帝指派他押运粮草。

明代有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对百姓生活造成极大危害。这时候,有一个叫阮弼的徽州商人,拿出家产帮助朝廷补充军费,巩固海防,成为一时美谈。明代万历年间,倭寇打到了芜湖,阮弼拿出金银加固芜湖城墙,保护了一方百姓。

看了这三位爱国商人的故事,是不是对商人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