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用吗? 看到这个题目,您会不会不屑一顾。 老兄,您没毛病吧? 多大了,还问这么幼稚的问题。 问题虽然幼稚,问题虽然陈旧,但不代表一定过时了。 我在某平台负责回答文化方面的提问,我发现,关于读书到底是否有用的问题层出不穷。 也许,这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困惑吧?当然,困惑的,也不只有年轻人。 有人,也许会说,读书当然有用了,腹有诗书气自华。 可是,气质,这虚无缥缈的东西靠谱吗?别人看不看书,你能从气质上看出来吗?再说了,气质能帮我找个好工作吗?气质能让我找个有钱的老公吗? 多读书,孩子学习好呀! 这也未必,我家孩子就是一个例子,小学阶段读了很多书,成绩并不出众。当下的试卷,好像考察不出来读书的多寡。要想提高成绩,读书依然不如多做题实在。 一日去同学家做客,我同学的孩子要求她妈妈给买《明朝那些事儿》,说很多同学在看。他妈妈说:你哪有那闲工夫,有空多做几道题得了!想看书,等你到大学吧。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呢? 下面,我用五本书来回答吧。 1. 夏尔·丹齐格的《为什么读书: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 初翻这本书,我还以为那完全是一本述说读书如何如何好的,因为那差不多是显而易见的目录——“为了黑暗而读书”、“为了学习而读书”、“为了自我安慰而读书”、“为了健康而读书啊啊”、“为了美德而读书哦哦”、“为了享乐而读书”……不过,细读之后,发现并非如此。因为这些观点,他似乎又全不赞成。比如他写道:“'阅读一本有趣的书与锻炼身体一样有益于健康’,康德曾经这样说……即使读书会促进健康,这也不是一个充足的理由。有相当多的事物都促进健康。健康不是足以解释阅读行为,正如写作行为不足以被视为一种治疗方法。” 本书写得很实在,比如本书言:“我们这帮人今天在这里谈论文学,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人,在社会中真正有权力的人,其实是掌握金钱的人,而不是拿着书的人。”“读书几乎未让我们有何改变。它可能使我们更臻美好……然而即使读过拉辛的作品,坏蛋依然是坏蛋。与之前没有教养的坏蛋相比,他只会成为被文学妆饰过的坏蛋。反之,一个好人不会因为读了一本坏书就变成坏人。读书的坏影响和它的好影响一样都是个愚不可及的传说。” 不过,你若以为他是反对读书的,那就错了,丹齐格自己就是个读书狂,他又说:“阅读并非生活的对立面。阅读就是生活。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