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破伤风

 虚竹怀远 2022-03-10

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破伤风

申庆环,主治医师,中医科主任(山东省郓城县人民医院)。

主治:破伤风。

处方:荆芥、防风、党参、云苓、桔梗、柴胡、羌活、独活、川芎、全蝎各10克,蜈蚣2条,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1次顿服。

加减:

风毒化热,症见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洪数者,加生石膏30~90克,知母10~18克,黄芩10克;

痰热明显者,加川贝10克,天竹黄10克,胆南星10克,瓜蒌仁30克,人工牛黄(分冲)0.3克。或加服竹沥水15毫升,每日3次。

牙关紧闭,项背反张,全身肌肉痉挛,抽搐症状明显者,酌加天麻10克,地丁(后下)15克,僵蚕10克,朱砂面(分冲)1.5克,琥柏粉(分冲)3克。

危险期已过,但牙关紧闭,项背反张症状恢复缓慢者,酌加当归30克,生白芍24克,熟地12克;

瘀血明显者,加桃仁10克,赤芍15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

产后破伤风,加当归30克,生白芍15克,阿胶(烊)12克;

阴虚明显者,加沙参24克,元参12克;

自汗不止者,加黄芪24克。

西药治疗:常给予TAT1~3万 u 肌注青霉素抗感染;必要时予鲁米那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

疗效:78例中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无后遗症,随访1年未发者)73例,占93.6%。无效(死亡)5例,占6.4%,总治愈率为93.6%,其中6例产后破伤风全部治愈。

按语:方中取荆芥、防风、柴胡疏风解表,驱邪外出;川芎活血祛风,化瘀通络;羌活、独活清解祛风,舒利筋脉;蜈蚣、全蝎熄风止痉,助川芎风,尚有平肝之效;桔梗开宣肺气,解毒利咽;党参、茯苓、甘草扶正祛邪、缓急解毒;诸药合用,共奏熄风止痉,调和气血之功。破伤风是基层医院常见的病症之一,失治误治常可危及生命,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能提高疗效,该病由《太平圣惠方》首先提出其病名,指出:“身体强直,口禁不能开,四肢颤掉,骨体疼痛,面目斜,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本病发病多由外伤后失于清洁,或疮疡后失于调护,正气不足,营卫虚弱,风毒乘虚袭入人体,肌腠经脉受之,或入里传肝,致肝血暗耗,筋脉失养而发病。对于转归,《冯氏锦囊》也记载了破伤风预后不良的症候特征:“破伤风四恶证不治,一面目青黑;二额上汗珠不流;三眼小目瞪;四身汗如油”。本组5例死亡患者,主要是外伤后一直未子清创伤口,也未能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所致。其中3例在出现了早期症状后仍未引起重视,就诊时已毒邪攻心,病势危急。因此,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破伤风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但内传脏腑,毒邪攻心,往往预后不良。该病古人多选用玉真散等方治疗,笔者恒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之。该方药简效宏,貌似平淡,功力甚著,而且易于常握,经灵活加减可适合于寒、热、虚、实挟杂的各种病证。由于本病初起邪气方张,来势凶猛,须迅速挫其锐气,以截断病势,故中药煎剂不易分服,以免影响疗效。若病情重笃,尚可1日2剂,以增加发汗祛邪之功,疗效则更为显著。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