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思考题要点整理(四)——郭沫若专题

 ldjsld 2022-03-10

 1)试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论述“开辟鸿荒的大我”时,要理解这种“大我”情怀中包含的“五四”特质,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同于传统的爱国情怀,是带有强烈时代精神的“新人”。注意这个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同时又是“诗人自我灵魂和个性的真实袒露”,最好能以具体的诗篇为例,来说明这个诗人自我灵魂的多元性,乃至不和谐性和内在矛盾,能够理解这也正是《女神》的价值所在:它为新诗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而不在于它在艺术上达到了完全成熟的水准。

    2)简评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明郭诗如何代表“五四”时代的精神特征。

      掌握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来源,同时要理解郭沫若的泛神论又不是严格的哲学思想,而是一种人格趋向,并主要通过其诗歌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表现出来。至于郭诗所代表的“五四”时代精神,则要抓住郭沫若诗歌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所传达出来的美学风格,是壮阔、奇异、飞动的,与“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与雄奇风格相适应。此外,最好能在此基础上加深对郭沫若及其诗歌的理解和评析,虽然在今天,郭沫若的诗有些粗糙、“不合时宜”,但只有放在特定的“五四”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才能更客观地对郭沫若做出文学史的评价。

    3简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1.首先要把握郭沫若浪漫主义历史剧“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

    2.《屈原》等剧对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政治尖锐性的强调,这与40年代的社会现实是分不开的。

    3.作品强调作者主观体验和情感的艺术个性。这是《屈原》最重要的艺术特色,也是论述的难点,可试着选取一个特定角度来说明,比如将《湘累》和《屈原》中的两个屈原形象加以比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