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王一怒,病好了

 Xiac2cmv1bxedf 2022-03-11

齐王一怒,病好了

       一提及心理治疗,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弗洛伊德与他的精神分析法。19 世纪末,弗洛伊德师从伯恩海姆和沙尔科,创立了精神分析,其于1900 年出版的《梦的解析》成为了心理治疗的开端,自此,心理治疗逐渐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追溯源头,心理疗法早在西方的古希腊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就已经初现雏型。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和古埃及时代也曾使用暗示疗法治疗心理疾病。直至麦斯麦从物理因素的角度理解疾病机制,以“动物磁力说”为依据创立了“麦斯麦术”,通过一系列动作使动物磁力作用于人体,使人进入昏睡状态,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疾病产生了效力,并在一段时间内风靡欧洲,但最终被法皇路易十六任命的科学委员会认定为骗术。后到了19 世纪中期,麦斯麦术的两位继承伯恩海姆和沙尔科用催眠治疗歇斯底里患者,才重新为催眠疗法正名。

       而根据《吕氏春秋·至忠篇》记载,战国时代(距今大约2500多年前)的民间著名医生文挚应该是我国甚至世界最早在临床上采用心理疗法的人。文挚是战国时期宋国人,医术精明,救人无数,名扬千里。相传齐国国君齐王得了忧郁症,整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心不在焉。一国不能一日无君。太子和大臣们都非常地着急,但是有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只好请来文挚为齐王治病。文挚认为齐王是气脉不通,积郁在心所导致的心理疾病,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刺激齐王使齐王发怒来治愈此病,但是他也预料到齐王若是发怒他自己将必死无疑。后来齐王三次请文挚,他都没有前去看病,直到后来齐王第四次请文挚时,文挚看见齐王招呼都不打一声并且举止粗鲁,冒犯齐王,齐王怒不可遏从床上暴怒而起,突然觉得一阵恶心,接着狂吐不止。吐后齐王顿时觉得心胸开朗,神清气爽。过了不久就恢复了健康。这一典型案例就是我国应用心理治疗的明证。

       如果说以上的案例只是个别医家的临床实践,那么曾经被列入中医正式科目之中,称为“中医十三科”之一的“祝由科”,其中就包含着心理治疗的内容。

       “祝由”一词,最早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中:“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古时治病,只需要对患者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可以通过'祝由’的方法,病就好了”。从现代的角度认识来看,“祝由”是在医巫未分时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借用“祝于鬼神”的巫术形态,通过祭祀、祈祷、歌舞、咒禁等仪式试图沟通鬼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古代文献里有不少关于通过祝由治病的记载,而且通过记载来看效果还不错,甚至比较神奇。如果去掉祝由的巫术成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在祝由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有明显的心理暗示和心理诱导,可能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心理治疗方法。

       祝由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语言与行为,祝由的内容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祝说病由”,这句话古人是明确提出来的,就是从引发疾病的根源入手,由医者引导患者分析生病的原因,这个方法符合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认为对负性事件的重新认知、理性认识负性事件的原因能够改善不良认知偏向;另一个是“暗示疗法”,比如《诸病源候论》中《养生方导引法》记载:“常以鸡鸣时存心念四海神明三遍,辟百邪正鬼,令人不病”,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个祝由方法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了自我暗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当今中国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剧了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心理治疗的帮助。西方成熟的现代心理治疗对于解决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越来越受到诟病,因为它是以西方心理学为基础的,然而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表达方式、交流方式及处事风格与西方人有着诸多不同,如果完全以西方的心理学来诠释中国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难免有它的局限性。中医心理治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能够对现代心理治疗起到有益的补充和完善作用,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新。

作者简介

徐宇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原文刊于《生命时报》第1574 期2022 年1 月4 日星期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