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来稿照登] 歌唱的九十年代 \张保群

 扬美文化 2022-03-11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学杯”第六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歌唱的九十年代

张保群\湖北省孝感市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有太多的梦,我们寄托在歌里,有太多的情,我们燃烧在歌里。弹指一挥间,那个时代己离我们远去,时光虽己过去,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却驻存心间,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它犹如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点亮我们平凡普通的人生。

那时的歌坛,大放异彩,百花齐放。两岸三地,神曲层出不穷,一经播放,迅速风糜整个华人地区,流行很多年,直至成为经典。时至今日,那些不老神曲,仍像窖存的醇香美酒,时不时地供我们品赏。

那时的我们,正值青春,而青春又是一个善感又敏感的季节。当那些带着强大感染力量的歌曲,拂过我们年轻的心湖时,我们迅速被俘虏了。那一首首歌击中了我们的心,像烟雾一样紧紧包裹着我们,我们沉浸其中,禁锢其中,感触良多,不能自拔。而那种感觉又是无如伦比的美妙,我们甘愿沦陷。

在歌境里,周围的世界不复存在了,全世界只剩那首歌了。我们也成了歌里面的人。在歌里面,我们哭哭笑笑,傻了一般。

歌为我们的心灵找到了一个落脚点。为某一个人,为某一段感情,听着歌,我们哭泣,为情感找到了对应点,打开了宣泄的渠道。为某一段经历,歌为我们找到了一个贴切的注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灵因此而释怀。或者歌里面,寄托了我们理想化的希望,我们唱得豪情万丈,激情彭拜。最重要的是人生,歌为我们恰如其分地扫描了人生,我们的心灵因此而熨贴万分,人生道路上,我们神清智明。抑或是一段优美的歌曲旋律,成为了抚慰我们心灵的鸡汤。

听着歌,唱着歌,追着歌,我们心醉神迷,成了歌最忠实的信徒。爱乌及屋,我们喜欢上了唱歌的人。我们迷恋歌星,崇拜歌星,收集关于歌星的一切。不可否认,是歌星的演唱非常成功地诠释了歌的旨意,宣传了歌的旨意,达到了歌与歌星的完美结合。有时候,我们真的分不清,歌与歌星了,歌与歌星几乎成了完美的结合体,不可分离分割。

听着歌,唱着歌,追着歌,我们的青春鸟一去不复返。随着年龄增长,潮热的心也已经平息,懂得理性对待了。但无论怎么说,是歌陪伴了我们的青春,点亮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热烈地缅怀她。

现今的时代是日新月异的年代,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演唱方式,手机上还出现了抖音这种平民化的艺术行为。但无论时代如何飞速发展,九十年代,都是属于我们的一个时代,在我们的黄金年龄,遇上了神性的歌。也许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但就是那个时代,倾注了我们青春太多的欢乐忧愁,我们多少的情感都寄托在歌里面,是我们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生里程碑。

别了,我们的九十年代。但是也别不了,她铭刻进了我们太多太多甜美幸福的记忆,大脑不死,九十年代就会在我们心里永生!

本期首席摄影师:李智杰
    注:歌曲《家总在不远处》作词、 作曲、 演唱:孙琪(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青年歌唱家)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