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庖丁解牛,好可怜的一个成语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2-03-11

庖丁解牛,意思是姓“丁”的厨子肢解一头牛。

 潜台词是比喻某件事情做得久了,掌握了规律。

“庖”的意思是“厨子”,本来“庖”的意思应该是“厨房”,大家熟知“君子远庖厨”——君子不忍见到动物被宰杀,所以远离厨房,因而我国古代士大夫的庭院中,厨房都是远离客厅的。

这里有人会说君子太假了,是伪君子,真小人。

 这样就冤枉了君子,也冤枉了我国人类学最初的萌芽。

用人类学的观点来解释“君子远庖厨”的现象,就是你用狙击枪射杀一个人和用刀子亲自宰杀一个人,会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一个可能麻木,一个就非常鲜活。人类普遍的怜悯心就来自于此,来自于对被宰杀对象的痛苦的表情的回馈。

但是这个成语饶有趣味的地方为两处:

1.姓丁的厨子流芳千古了。

2.“牛”在此处已经丧失了生物学的意义,直接成为一个被施加暴力的对象,成了“刍狗”。

丁厨子之所以流芳千古,也是因为本身的符号意义已经取代了真实的个体。

与此相类似的有“汉献帝”“周幽王”等的谥号,他们的谥号,取代了他们的个体特征,使这些历史人物在时间的长河中被符号化。

孙膑的名字也一样,以前孙膑并不叫孙膑,因他受了剜掉膝盖骨的刑,才名“膑”。

孙膑代替了真实的“孙某某”。

至于“牛”,因为重点在“解”而非牛,“牛”战栗的体态彻底消失。

整个成语变成单一的“解”,也只有这个“解”字,鲜明的强暴性地具有了意义。

因而,它是好可怜的一个成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