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自宋代《局方》的中成药,专治脾虚导致的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

 laohan818 2022-03-11

典型症状:一旦饮食油腻或饮食过饱,即发生泻泄,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

有一类腹泻的人是这样的:大便时溏时泻,吃点油腻的食物或者饭吃得多一点,大便次数就会明显增多而发生泄泻,大便中通常夹有不消化的食物,反复发作;腹部尤其是肚脐周围不舒服,隐隐地疼痛,有时候伴有肠鸣、矢气(放屁);饮食减少,吃饭不香,饭后脘闷不舒;平时容易疲劳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等。

这些症状其实是脾胃虚弱造成的,是由于长期饮食失调,或疲劳过度,或久病不愈,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而出现腹泻。中医管这种腹泻叫脾虚泄泻。

那么,针对脾虚泄泻我们应该怎么选药呢?既然是脾胃虚弱造成的,那就要健脾、和胃。所以,在选药的时候选择那些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作用的药物,推荐用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药性平和、温而不澡,是健脾化湿的著名中成药。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10味药物组成。

方中的人参白术性味甘温,可以补脾益气,利水燥湿;山药白扁豆莲子既可以健脾益气,又能止泻;茯苓薏苡仁性味甘淡,能渗湿健脾,与燥湿的白术共同起到健脾祛湿止泻的作用;砂仁能理气化湿,和胃止呕,可使全方补而不滞,又可畅达被湿浊遏制的气机;桔梗既可以载药上行,引脾气上升,又能开宣肺气,通调水道,能帮助茯苓、薏苡仁发挥渗湿的作用;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

这10味药搭配使用,共同起到健脾益气、和胃渗湿的作用。凡是由脾虚所致的肠鸣泄泻、食少便溏、肢倦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等症状都可以服用参苓白术丸来调治。

参苓白术丸是治疗脾胃虚弱的药,要注意有阴虚火旺的人不宜服用。方中含有人参和甘草,所以,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荚、海藻、大戟、芫花、甘遂及由其组成的方剂或成药同用,否则,会抵消药效。方中补药很多,不宜与感冒类药同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参苓白术丸是淡黄色的水丸,每次吃6克,每天吃3次,最好是在饭前或在吃饭时同时服用,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健脾和胃的药效。

临床上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大家仔细辨别自己的症状,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比如,有的人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的症状严重,这时就可服用参苓健脾丸来加强开胃消食的作用。

有的人面黄肌瘦,脘腹胀满,还泛酸,也没有食欲,这都是气滞、食滞导致的。这样的情况就不仅要健脾益气、渗湿止泻,还需要理气消食,人参健脾丸的疗效就很好。

有的人久泻不愈,还出现了中气下陷的症状,如肛门坠胀,总想大便,甚至脱肛。这时就需要益气升阳,服用补中益气丸就可以。如果平时腹胀、腹痛的厉害,就要加大理气止痛的力量,补脾益肠丸就是临床常用的成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