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掖大佛寺、马蹄寺印象(青甘游记17)

 闲着老去 2022-03-11

这两天我们都是住在张掖,张掖市很干净,道路两旁都是柳树,与上海的梧桐树一样,遮阳效果很好,早上起来逛狂周围的街道,很是享受,人很少,很安逸。

马路对面还有一个仿北京金水桥的建筑物-----“甘州”。

晨曦中有自行车骑者,还有车驴友在吹沙克斯,觉得特别和谐。

张掖素有“戈壁水乡”的美称,更有其地势平坦、物产丰富在古代称为“金张掖”,张掖不仅仅有丹霞地貌,还有一颗璀璨明珠----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

大佛寺正殿是国内最大的大佛殿,造形与故宫太和殿极为相似,殿宇巍峨壮观,飞檐斗角,周围木构廊庑,古木森然。

 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在不同的角度看大佛,会发现它的眼睛在变化。当你在远处看的时候,佛的眼睛是闭着的。但是你稍微走近一点,却发现佛的眼睛都是睁着的。

寺门外有两副对联

上联: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下联: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

我的理解是:佛已睡千年,不可能醒来,世人世事很难明白,许多事还是要靠自己吧,求人不如求己。

《北藏》佛经及般若金经是大佛寺的镇寺之宝,

1445年,明英宗朱祁镇将正统五年宫版印刷的6361卷《北藏》佛经颁赐给大佛寺,《北藏》的第一部分《大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用金泥抄录的,真金白银书写的佛经弥足珍贵,这就有了今天人们叹为观止的金经。

六百多年后,人们在勘测藏经殿时,发现殿内有一面夹墙,拆开来看,便发现了12个大金柜,在金柜里面,藏有6361卷明永乐北藏经。

传说“思能”便是佛经的最后守卫者。因突然生病去世,便无人知晓夹墙,后人在处理思能住所时,发现一个通往大佛寺的密道,顺着密道找到了北藏经。

寺院后院是建于明代的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

景区内的山西会馆,始建于清雍正二年,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山门、戏楼、观戏楼、钟鼓楼、牌坊、厢房等建筑,都保存得很好。

马蹄寺

张掖必游的另一个景点就是祁连山脚下的马蹄寺。这是一处庞大的石窟寺院建筑群,传说天马下凡时踩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蹄印留下,因而得名。

     马蹄寺与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塔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

    这就是马蹄寺窟里的马蹄印

     其实马蹄寺不是寺,是石窟,有着别样的风景。石窟由始建于北凉时期的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

记得“藏佛殿”内有口井水,这口水井非常奇怪。藏佛殿本身开凿在山崖上,水井就挖在石窟里面,水虽然不流,却不变腐,千百人饮用,取之不竭。我好奇地趴在井沿,确实看到水。

这里的石窟很特别,石窟是开凿在山体内部,山的表面只是露出几个阁楼式的窗口,悬崖峭壁凿出洞窟,外加飞檐与台阶,从山下看,就像山上的窗户楼阁。

     各殿相连的通道也在开凿在山体之中,所以从外表看不到路,真佩服神功巧匠,走在其中,如迷宫一般,给游览带来了小小乐趣,很好玩,有点小时候捉迷藏的感觉。

经典石窟是三十三天石窟。石窟很陡,“三十三”天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仞利天”,藏传佛教认为能够到达“三十三天”的人可谓是功德圆满。所以我们基本都登了三十三天石窟,其实很是刺激的,就像攀岩,最陡峭的通道差不多75度,每上升一步,都要借助石墙上的“抓手”,才能上去。在洞道里爬上爬下也是乐趣无穷的,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因通道陡而转折多,老年游客、体胖者很难登上高处。

当顺着佛洞爬到最高的石窟处眺望远方,景色真是很美。

今天是行程的第十二天。悠闲的逛了逛,明天要从张掖到西宁,路程660公里,很赶的,早点休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