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多年前在一家速食米线工厂给领导的一项整体建议,十多年了,现在的管理已不是原来的管理,现在的人也不是原来的人,但细看一下,发现,这篇文章还有那么一点作用,原文分享。】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我们厂生产管理尤其是生产现场管理其实已慢慢成型,但仍有一部分不能达到要求,还有一部分执行不到位,造成生产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生产管理仍需要改善。 管理其实就是组织有限的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效益,管理的过程就是资源整合的过程,下面,我从管理资源方面,也就是人机料法环信息时间方面,说说我对生产管理的建议和看法,供领导参考。 一、人尽其才,稳定员工,建立优秀员工的发现与提拔机制。人是管理资源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管理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对人的管理,人的合理使用,人尽其才,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效益,建立优秀员工的发现和提拔机制,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足够的人才储备。 那么,怎样合理的用人,怎样使人尽其才呢? 首先,完善生产部组织架构,使每一级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平台,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量而为生产服务,为保证生产稳定,我们目前生产部的组织架构在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整体框架不宜变动,但可作一些微调:1、汤料班(甲、乙)划归副主任管理,这样每个副主任就单班管理整个车间;2、河粉班划归包装班长管理,便于整个包装效率与损耗的管理与计算,这样以来生产部单班就只有三个班长(制粉成型、包装〈米河粉〉、汤料),而每个班长所承担的责任、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也基本相当,有利于发挥班长的潜力;3、班长下设制粉、成型、包装、碗线、河粉、物料共十个组长,由此划分后,各组所承担的责任、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也基本相当,故组长职务补贴认为统一调整到200元为佳。 其次,工作表现(绩效)切实与工资挂钩,加大主任对副主任、副主任对班长、班长对组长的绩效考核次数与力度,每日考核以书面形式公布,能者多拿分。同时,力争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但在这里有点矛盾,我们目前空缺的职位不多,“能者上”往往只停留在承诺上)。在此我对班长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提出一点看法:1、班长每日有一定的时间对本班员工进行考核;2、每周(正常生产)对每一个员工的考核不少于三次;3、所有考核应书面记录,并于次日在班前会上公布。 再次,建立培训机制,使我们每一个员工在我们厂都有学习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培训可以生产部内部举行,也可以公司组织,可以针对班组长,也可以针对员工,当然,也希望公司能有针对主任以上级别的培训。 最后,建立提拔机制(这里,主要指从员工中提拔),完善各种业余文化生活,不断发现人才,提拔人才,使每一位员工都能看到提升的机会。 二、机器设备的一级保养由生产员工完成。机器设备作为重要的管理资源,直接关系到安全、效率(成本)和产品质量,在目前我们机修采取分片包干的体制下,由一线员工完成机器设备的一级保养是完全可行也是必行的。 每一个机器设备都会有一个员工操作,那么该员工就是该设备的一级保养责任人,一级保养的范围包括机器清洁(内外部)、加油等,操作员工每日交接班时和生产过程中按要求对机器设备进行保养,在转班停机时配合机修进行二级维护(即转班或其它停机时,部分操作员工和机修一起上班),另当生产过程中机器出现故障,操作员工也有责任配合机修完成维修工作,机修也有责任指导员工一些有关机器设备的相关知识,这样就会使员工对机器的性能有所了解,更利于生产中各项操作。 三、加大各种原物料的管理力度。原物料的管理直接和损耗(成本)和品质相关,原物料的管理也是班长管理范围内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我们的班长(主要是包装)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亟待改善。 1、班长对本班所有的生产数据负责,班长加强对材料的管控,因材料问题产生差错由班长承担最终责任; 2、物料班负责来料、入库和各项盘点数据准确,物料发到现场时和各项物料盘点后找班组长签名确认; 3、各种不良物料和其它不良品及时按程序处理,原则上当天产生的不良品当天处理完成并及时将数据反馈。 4、班长及时掌握物料损耗数据并查找原因,原因查明后与操作有关的加强员工作业管理,与来料有关的及时向品管反映并上报当班副主任。 5、各班建立各项易耗品的使用记录,明确易耗品的使用责任人,对易耗品的使用进行控制,来料品质太次的及时向仓库交涉。 四、按作业指导书操作,按各项制度进行管理。尽快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完善作业指导书使其能达到切实指导员工的作用。 班组长负责员工的现场培训工作(班长每日花在员工的现场培训的时间应该超过20%),班组长首先要自己吃透本班各岗位的作业指导书,熟悉本班各岗位操作,现场培训分两块:1、新员工培训,当新员工入职进行生产现场后,班组长就是新员工的第一位师傅,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手把手教会员工如何作业,教会员怎样操作才能最快的达到工作要求,同时要杜绝新员工形成不良操作的习惯,引导新员工正确作业;2、老员工在岗培训,这一点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条,其实这点相当重要,员工在长时间的操作过程中,因各方面原因各项操作可能会偏离作业指导书,这时就要求班组长及时发现并立即给予指导培训,另外,当作业指导书有新的调整和变动时,要及时指导新老员工按新的要求进行操作。 当班副主任有责任抽查员工的作业情况和班组长的培训方法和过程,当班副主任应加强现场巡察力度,及时纠正员工的不良操作习惯,适时指导员工操作。 五、按5S要求做好生产现场卫生,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我们要确保产品质量,要做ISO,要做出口,5S都是必由之路,我们曾经做过5S(大家对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并不陌生),但并不算成功,未达到预期的要求,其实5S的关键就在坚持(第五个S就是维持),我们要继续做5S,要坚持不懈的做5S。 首先,各级管理人员统一思想,明确5S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的去做,把5S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做,我认为班长每日用在5S工作上的时间应该超过10%。 其次,有步骤的引导员工来做5S,从本岗位做起,全员动手,共同创造我们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再次,随时抽查,奖优惩劣,做得好的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未做到位的进行培训教育和处罚。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这也是做5S的基本方法。 六、班长(副主任)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来指导生产。信息来自于各方面,有我们生产内部所统计的生产各项指标信息(效率、损耗、产量、产能等),有营销和品质部门反馈的产品质量信息,有财务部门提供的成本信息等等。 这些信息会及时反馈到生产,生产班长(包括副主任)应及时掌握这些信息,并多方面探讨所产生的原因(坏的有原因,好的也一样有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补救,来指导我们的生产。 七、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效率是生产所应控制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效率的高低直接和成本相关,从而直接和效益相关,我们应充分利用我们的时间,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杜绝现场等待和现场有人找不到事做,要合理去安排,用最短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