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材料与工艺研究初探——以故宫乾隆花园彩画修复为例

 丘山三也君 2022-03-11


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材料与工艺研究初探

——以故宫乾隆花园彩画修复为例

杨红1,傅鹏2,李玉虎3,徐飞4*

(1.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2.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75;3.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4.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江苏 扬州 225007)

摘要: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是古建筑修缮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古建筑彩画制成材料及赋存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彩画原状会发生多种病害,而以地仗层、颜料层、沥粉贴金层等发生龟裂、起翘、脱落、粉化、污染等为主的病害更为常见。近年故宫乾隆花园、养心殿等区域采取了传统保护、科技保护等多种方法进行保护修复。文章以乾隆花园前三进院落耸秀亭、三友轩、衍祺门、旭辉庭南斜爬廊4处彩画、2种制作工艺、5种典型病害的保护修复为例,探讨在当下利用各种传统材料、改性传统材料、化学合成材料保护加固彩画的同时,应针对古建筑彩画不同的病害、不同工艺,进行不同材料的科技保护修复效果评价研究,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彩画;保护修复;传统材料;改性材料;化学合成材料

中图分类号:TU-87;K879.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90/j.cnki.issn2096-698X.2022.01.003-018

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一直是古建筑修缮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古建筑彩画制成材料赋存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古建筑彩画本体发生了多种病害,而以地仗层、颜料层、沥粉贴金层等发生龟裂、起翘、脱落、粉化、污染等为主的病害则更为常见。

几十年来,我国相关古建筑保护科研单位与工程机构在古建筑彩画修复保护领域获得多方位研究成果,形成了多种科技保护技术。例如:用古建筑彩画原材料油满、桃胶,对古建筑龟裂、起翘地仗彩画进行回贴[1];用有机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B72)[2]、70%的甲基丙烯酸乙酯和30%的丙烯酸甲酯共聚形成的一种聚合物(AC33)对脆弱彩画进行回贴加固;用水、乙醇混合2A溶剂[3]、3A溶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清洗剂等材料对污染彩画进行非介入清洗;用聚醋酸乙烯酸乳液、水性环氧[4]等材料对彩画进行回贴;通过对古建筑彩画原材料桐油、骨胶进行改性与微量添加[5],对起翘、粉化彩画进行回贴加固;用可逆性氟橡胶[6]、水性氟[7]对彩画进行加固,并在氟橡胶上按原样绘制等。

近些年,故宫乾隆花园、养心殿、长春宫、延庆殿等区域采取了传统保护、科技保护等多种方法对彩画进行保护修复。本文以乾隆花园区域外檐彩画保护修复为例,探讨在当下利用各种传统材料、改性传统材料、化学合成材料保护加固彩画的同时,应针对古建筑外檐彩画不同的病害,进行不同的科技保护效果评价研究,以达到彩画保护的目的。

乾隆花园[8]位于紫禁城的东北角,宁寿宫区后西路,分为四进院落,由南往北依次为:古华轩院落、遂初堂院落、萃赏楼院落、符望阁院落。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建成,历时10年,是乾隆皇帝为自己归政养老而准备的太上皇宫,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自乾隆朝以后,嘉庆、光绪、民国时期又多次对乾隆花园进行过修缮,油饰彩画也经过历次重绘补绘,目前保留有乾隆、嘉庆、道光、光绪4个时段的苏式彩画(除竹香馆外檐为龙合玺彩画)。1959年、1979年、1980年、1983年、1996年分别对4个院落进行油饰彩画修整保养工程(图1)。建筑彩画在不同时期、不同朝代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信息,所以对乾隆花园的建筑彩画保护修缮研究,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Image

图1 乾隆花园彩画年代分布图

(来源:《乾隆花园皇家文化系列(三)——建筑彩画研究》)

1 乾隆花园建筑彩画病害概况

古华轩、遂初堂、萃赏楼三进院落:从1980年、1982年、1996年乾隆花园修缮工程记载上架彩画修复原则与要求看,外檐及廊内离骨、翘起旧彩画仅简单采取聚醋酸乙烯乳液黏结加固,用圆钉加铝制眼钱、铝带钉牢,露在画面上的钉帽眼钱铝带随色。因当时的修复理念及技术有局限性,彩画地仗层与颜料层没有采取分层加固方法, 而是采取圆钉加铝制眼钱、铝带临时钉固的方法,造成周围彩画松动,并影响彩画整体完整性,导致病害继续蔓延,如抑斋前后外檐、撷芳亭、遂初堂东西配殿、垂花门、萃赏楼、延趣楼、云光楼、碧螺亭。一、二进院新做地仗补绘彩画部分,虽纹样按原纹饰绘制并沥粉,但颜色为追求仿旧色,以至于各种工艺作法简化;贴金材料使用假金箔已氧化变色,如古华轩、旭辉庭、禊赏亭、遂初堂东配殿后檐。三进院已无彩画的构件,依据其对应部位彩画原迹重绘彩画;部分构件单皮灰彩画脱落已无,如:衍祺门前檐西稍间檐檩、赏亭。部分麻灰地仗彩画残坏情况较为严重,如:古华轩、撷芳亭、遂初堂前后外檐。耸秀亭及遂初堂与延趣楼之间的游廊现存彩画予以保留,残损部分修补整齐。断白做法的构件,按该廊现存彩画补绘,如耸秀亭、延趣楼等。三友轩及迤北游廊山花博风及外檐下架重做油饰,上架彩画因为单皮灰地仗,仅原状保留没有加固。大部分构件彩画起翘、龟裂、粉化,局部构件彩画脱落已无(图2)。

向上滑动阅览

Image

(a)建筑彩画病害分布图

Image

(b)保存情况较好,局部有病害的彩画部位

Image

(c)部分彩画缺失部位

Image

(d)没有按照原有工艺绘制的彩画部位

Image

(e)缺失彩画部位

图2 乾隆花园建筑彩画病害分布及示意图

(来源:乜小珂绘制)

截至2017年三进院落修缮前,由于受近二三十年的外界环境影响,乾隆花园建筑现存老彩画年久失修,彩画病害蔓延较为严重。2010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行业标准《古代建筑彩画病害与图示》,规定了19种常见的彩画病害定义及分类,故宫根据养心殿彩画的病害记录内容补充至20多种病害类型,主要病害包括5类:①附着类病害。为积尘、结垢、水渍、油烟污损、动物损害、微生物损害。②结构性病害。为裂缝、龟裂、起翘、空鼓、剥离。③表面性病害。为酥解、粉化、 褪变色。④残缺类病害。为地仗脱落、颜料剥落、金层剥落。⑤人为损害。如铁钉、电线(图3)。

向上滑动阅览

Image

(a)积尘

Image

(b)水渍

Image

(c)油污

Image

(d)裂缝

Image

(e)起翘

Image

(f)龟裂

Image

(g)粉化

Image

(h)褪变色

Image

(i)酥解

Image

(j)剥离脱落

Image

(k)铁钉

Image

(l)电线

图3 乾隆花园建筑老彩画各种病害类型图(来源:乜小珂制)

根据乾隆花园建筑彩画病害残损程度分为一至三等级:严重、中度、轻微。

(1)一等病害残损标准:大木构件表面地仗层、彩画层因年久失修,均严重损坏,剥离脱落、木骨外露,部分彩画缺失。剩余部分地仗层、彩画层开裂、起翘、离骨、下垂,彩画图案纹饰晦暗不清,颜色普遍褪色、粉化,金箔脱落。彩画的保护作用、显示建筑等级和使用功能、历史价值尽失(一般情况指外檐彩画,还包括历史上因某种原因后期没有绘制彩画或没有按照历史原状工艺制作)。

(2)二等病害残损标准:大木构件表面地仗层、彩画层因年久失修,均已老化,但因所处位置较为隐蔽,受外界气候环境影响较小,大部分彩画保存较为完好,只是局部损坏、剥离、脱落,彩画纹饰图案较为清晰,仅颜色有褪色,历史价值很重要(一般情况指廊内或隐蔽部位彩画)。

(3)三等病害残损标准:大木构件表面地仗层、彩画层受外界环境、气候等因素干扰影响较小,保存较为完整,纹饰图案清晰,颜色稍有褪色,局部空鼓、龟裂、开裂、起翘,表面有灰尘、鸟粪和油污。金箔部分失光。彩画的保护作用、显示建筑等级和使用功能、历史价值都能较好的体现(一般情况指外檐近10~20年新做彩画以及内檐彩画)。

2 乾隆花园建筑彩画病害原因

根据监测部提供的2018—2020年采集的故宫建筑所处赋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气污染物和光照等监测数据,用于分析古建筑彩画病害成因。

(1) 气温降低,冬天时乾隆花园的气温低于园外,将建筑彩画冻裂,会出现裂隙、起翘等病害,而胶、油的黏性物质在低气温下黏性会降低;到了夏天,温度升高,胶、油的黏性物质黏性会增加,都会造成空鼓、金胶油返黏等病害(图4)。

(2) 湿度增加,虽然湿度对建筑彩画的影响不大,但随着早、中、晚的时间变化,乾隆花园内湿度也在变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建筑彩画经历高低湿度的频繁变化,容易出现龟裂、裂隙、起翘等病害(图4)。

向上滑动阅览

Image

(a)2018年

Image

(b)2019年

Image

(c)2020年

注:监测结果显示,温度相对波动较小,最高温度为38℃,最低温度为零下5℃;相对湿度波动较大,湿度最大为82%。

图4 故宫乾隆花园2018—2020年日平均温度及相对湿度监测数据(来源: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部提供,张翕铖、李博文绘)

(3)光照不均,紫外线是导致建筑彩画变色的主要原因。故宫乾隆花园内,位于假山之上的耸秀亭、碧螺亭是可以常年受到阳光普照的,因而褪色严重;而位于假山之下的部分建筑彩画常年见不到阳光,但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也不利于彩画的保存(图5)。

向上滑动阅览

Image

(a)2018年

Image

(b)2019年

注:监测结果显示此处7月和8月光照强度较高,一方面,光照强度高,容易使外檐彩画表面收缩龟裂;另一方面,高强度光照中的紫外线会使胶结物老化,颜料褪色粉化。

图5 故宫乾隆花园2018—2019年日均光照度监测数据

(来源: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部提供,张翕铖、李博文绘)

(4)微生物增加,宁寿宫花园前三进院内遍是假山、树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温热潮湿的环境中,导致菌落、微生物等增加,对建筑彩画造成损伤。

(5)大气污染物,空气中PM2.5和PM10一旦附着于彩画表面,再碰上降雨天气,慢慢就在彩画表面形成积尘,污染画面,影响观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一方面,慢慢腐蚀彩画颜料层的胶料,使彩画的胶结物降解、颜料颗粒粉化;另一方面,一些二氧化硫气体参与到化学反应中,使颜料发生褪变色(图6)。

向上滑动阅览

Image

(a)2018年

Image

(b)2019年

Image

(c)2020年

注:监测结果显示彩画周边环境主要污染物是臭氧(O3)、PM10和PM2.5。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对胶结物有一定影响,PM2.5和 PM10长期积累在彩画表面会形成积尘,覆盖画面影响观赏。

图6 故宫乾隆花园2018—2020年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

(来源: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部提供,张翕铖、李博文绘)

3 乾隆花园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方法分析

随着文物保护工程理念、方法及措施的发展变化,国家文物局针对彩画保护的方案内容要求深化,彩画保护修复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彩画修缮工程,更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科技的手段,达到保护彩画的目的。2018年开工前,在详细病害勘察、材料检测分析、价值评估及病因评估系统而科学的前期调研基础上,制定了乾隆花园彩画保护修复原则,本文主要针对彩画保护修复原则一“现状保留、修整加固”内容进行论述。

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建筑现存老彩画主要病害是彩画表面积尘污染严重、颜料层龟裂、粉化、起翘、裂隙、剥落;地仗层有剥离、空鼓和脱落等现象。针对这些病害开展科学的研究及分析,了解其原工艺材料的使用情况及病害成因,通过保护材料筛选实验、现场保护实验及效果评估,筛选出保护材料和修复方法。根据乾隆花园建筑彩画的单皮灰和麻灰地仗2种不同地仗彩画保护的特殊性及难点,重点选取了病害种类较多的5种典型病害(积尘、龟裂、起翘、空鼓、缺失),病害程度较严重的乾隆花园前三进院落耸秀亭、三友轩、衍祺门、旭辉庭南斜爬廊4处彩画实例,根据不同的病害程度及病害成因,制定合理可行的修复措施,并分别选用3家单位,采用传统材料、改性传统材料及化学合成材料保护相结合的方法,施以彩画保护修复工程。

实验中以最少干预为原则,优先使用传统或与传统兼容的保护材料和技术,根据病害的不同,选择不同浓度和配比的保护材料,实验后进行效果评估,最终筛选出保护效果明显、安全、稳定、不影响彩画长期保存的保护方法和材料。

3.1 耸秀亭麻灰地仗彩画

位于假山之上的耸秀亭麻灰地仗彩画,长期受到风吹日晒,积尘严重,颜料层起翘、粉化,地仗层剥离、空鼓。针对这些病害,故宫博物院于2019年6月委托陕西师范大学重点进行颜料层清洗除尘、预加固、软化和地仗颜料层的回软加固实验。为避免传统地仗黏结剂油满的干燥时间过长、不便于操作的缺陷,对油满进行改性,采用精制生漆、熟桐油、樟丹、壳聚糖乙酸溶液进行涂刷加固地仗层;为提高颜料层黏结剂的强度,采用改性骨胶对彩画颜料层进行加固修复。

针对耸秀亭麻灰地仗彩画积尘严重,颜料层起翘、粉化,地仗层剥离、空鼓等病害,修复步骤归纳总结如下:去除原有圆钉—表面尘土与污染物清除—彩画颜料层预加固—彩画大面积起翘、空鼓地仗层的软化—彩画大面积起翘、空鼓回贴—表面吸附清洗—评估修复效果(图7)。

Image

图7 耸秀亭麻灰地仗彩画保护实施过程图

(来源:傅鹏摄,乜小珂制)

文物保护材料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求文物经过回贴加固材料处理后尽量无颜色的变化,过大的颜色变化有悖于“保持文物原貌”的基本原则。因此,根据前期的实验结果,故宫博物院于2020年10月对彩画保护的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主要以色差测试为评价标准,评估了彩画保护前后色差变化,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1976(L*a*b*)色空间的色坐标体系来评价加固前后颜色变化,色差值按ΔE=[(ΔL*)2+(Δa*)2+(Δb*)2]1/2计算。式中:ΔE为色差值;ΔL*为明亮度;Δa*为红绿色度变色值;Δb*为黄蓝色度变色值。ΔE值越大,说明颜色改变越大;反之,则说明颜色改变越小。ΔE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变色等级数值范围表

Image

故宫博物院对回贴实验区域与其他较为干净区域(部分未回贴区域只进行除尘)进行现场色差对比,以便于确定回贴材料是否符合文物保护要求,回贴清洗前后色差是否变化过大。利用便携式色差仪(3nh精密色差仪)对部分实验区域修复实验清洗后、加固后的彩画进行测色,来最后评估实验效果。

以绿色为例,从现场色差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修复前颜色整体偏暗,经过清洗后颜色略有所改变,明亮度指数L有所增加,吸附加固后与原来颜色值相近。根据检测结果,此处的彩画色差值ΔE均小于5,色差值范围符合文物保护的原则(图8、表2)。

向上滑动阅览

Image

(a)修复前

Image

(b)修复后

图8 耸秀亭彩画保护修复前后对比效果图(来源:傅鹏摄)

表2 耸秀亭各色颜料修复前后色差值对比

Image

3.2 三友轩单皮灰地仗彩画

三友轩单皮灰地仗彩画非常脆弱,容易龟裂、起翘粉化、褪色。针对这些病害,故宫博物院于2019年8月委托陕西师范大学重点对彩画进行颜料层预加固、回软、回贴加固和封护实验。为防止起翘的颜料层剥落,选择了黏结性能较强、附着力较好的化学合成材料水性氟溶剂液,对起翘、粉化的彩画进行预加固,再采用常用的2A溶剂,通过注射器滴渗、喷洒方法软化清洗表面尘土;为提高颜料层传统材料黏结剂的强度,防止骨胶低温下容易凝胶,对骨胶进行改性,并用注射器将传统改性材料骨胶-醇-水性氟-水体系,沿裂缝部位注射到起翘部位缝隙内回贴加固,对粉化的颜料层加固有明显效果。为防止颜料层进一步褪色,最后再利用RFC稳定加固试剂,对彩画表面采用喷涂方式进行颜料层显色加固。

针对三友轩单皮灰地仗彩画龟裂起翘粉化病害修复步骤归纳总结如下:颜料层表面清洗除尘和预加固—软化地仗颜料层—回贴地仗颜料层—加固颜料层—吸附清洗—修复前后效果评估(图9)

Image

图9 三友轩单皮灰地仗彩画保护实施过程图

(来源:傅鹏摄制)

根据前期的实验结果,故宫博物院于2020年10月对彩画保护的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主要以色差值测试为评价标准,评估了彩画保护前后色差值变化,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修复前颜色整体偏暗,经过清洗后颜色略有所改变,明亮度指数L有所增加,吸附加固后与原来颜色值相近。彩画色差值ΔE均小于3,色差值范围符合文物保护的原则(表3、图10)。

表3 三友轩各色颜料修复前后色差值对比

Image

向上滑动阅览

Image

(a)修复前

Image

(b)修复后

图10 三友轩彩画保护修复前后对比效果图(来源:傅鹏摄)

3.3 衍祺门单皮灰地仗彩画

衍祺门单皮灰地仗彩画更加脆弱,大部分龟裂、起翘、粉化,局部彩画已脱落,无法单独进行常规除尘清洗。针对这些病害,故宫博物院于2018年7月委托南京博物院团队重点进行彩画颜料层龟裂、起翘病害的预加固(伴随着清洗除尘)、封护以及缺失部位补绘实验。其中:颜料层加固操作采用的是水性环氧乳液喷涂,喷涂过程能够清洗掉绝大部分浮灰;表面封护加固采用氟橡胶,且进行后续填色或修复,不会影响原始彩画,起到了很好的隔离膜作用。

针对衍祺门单皮灰地仗彩画龟裂起翘缺失等病害修复步骤归纳总结如下:颜料层预加固(伴随清洗除尘)—颜料层回贴加固—表面封护—表面修复补绘—修复前后效果评估(图11)。

Image

图11 衍祺门单皮灰地仗彩画保护实施过程图

(来源:张羽摄,李博文绘制)

根据前期的实验结果,故宫博物院于2018年7月9—13日对彩画保护的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主要以色差值测试为评价标准,评估了彩画保护前后色差值变化,来最后评估实验效果。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加固前红色、绿色、白色颜色整体偏暗,加固前后有一定的色差值变化;经过封护前后色差值变化很小,肉眼基本观察不到表面明显变化。通过对20°、60°、85°3个不同角度光泽度的对比,可认为不管是加固还是封护,对彩画层表面的光泽影响均很小。以上数据基本符合文物保护的原则及要求。该方法已于2007年应用于苏浙彩绘保护2 000多m2的实践中,至今未出现副作用(表4~表6)。

表4 衍祺门彩画颜料层加固前后色差值对比

Image

表5 衍祺门彩画封护前后色差值对比

Image

表6 衍祺门彩画封护前后光泽度值对比

Image

3.4 旭辉庭南斜爬廊麻灰地仗彩画

旭辉庭斜爬廊麻灰地仗彩画,出现颜料层起翘、粉化,地仗层剥离、空鼓等病害。针对这些病害,故宫博物院于2019年10月委托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对颜料层清洗除尘、回软地仗颜料层和回贴加固地仗层、加固颜料层进行实验,本着尽量选用传统材料的原则,因油满与传统彩画地仗兼容性较好,因此地仗层采用传统的油满加固,颜料层使用传统材料桃胶加固。

针对旭辉庭南斜爬廊麻灰地仗彩画颜料层起翘、粉化、地仗层剥离、空鼓等病害,修复步骤归纳总结如下:清除污染物—回软地仗颜料层—回贴加固地仗层—修补地仗层—加固颜料层(图12)。

Image

图12 旭辉庭南斜爬廊麻灰地仗彩画保护实施过程图

(来源:张羽摄,乜小珂绘制)

根据前期的实验结果,我们于2019年11月对彩画保护的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主要以现场目视拍照效果为评价标准,评估了彩画保护前后色差值变化。从目视拍照结果可以看出,色差值范围符合文物保护的原则(图13)。

向上滑动阅览

Image

(a)修复前

Image

(b)修复后

图13 旭辉庭南斜爬廊麻灰地仗彩画保护修复前后对比效果图

(来源:张羽摄)

4 结果与讨论

乾隆花园古华轩院落、遂初堂院落、三友轩院落,针对不同地仗、颜材料、病害,分别选取了耸秀亭、三友轩、衍祺门、旭辉庭南斜爬廊4处彩画,利用传统材料、改性传统材料及化学合成材料等方法进行保护修复实验。目前选择的3家修复团队也代表了古建筑彩画保护的不同区域、单位的不同理念,从使用的材料和工艺的角度来看,陕西师范大学团队更加注重使用传统材料与改性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弥补传统材料的一些缺陷,例如骨胶常温下凝胶现象、桐油干燥较慢等问题,但在修复工艺与理念上则坚持只对出现病害彩画进行修复保护,对于单皮灰颜料层脱落部位、地仗缺失部位的彩画不做任何干预保持原样。对于麻灰地仗彩画缺失面积较大者,补做地仗、彩画,色彩随旧。

南京博物院团队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大多为单皮灰彩画或无地仗彩画,所以更加注重对颜料层的保护,采用的氟橡胶作为封护材料,具有一定的憎水性、隔离灰尘、防紫外线的特性。在修复工艺与理念上,对于纹饰不清、彩画缺失的部位采取在氟橡胶隔离膜层上进行补绘修复,补绘时所用的颜材料,既可按照原材料的颜料分析结果,也可使用近现代材料,工艺和纹样按相同部位的彩画原迹工艺特征绘制。此方法认为,修复层与彩画颜料层文物本体是分开的,且在隔离膜上绘制的彩画可多次涂改完善,颜材料使用近现代材料也可,突出可识别性,有效地保证了衍祺门彩画的完整性及观瞻性。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按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修复团队的思路,更倾向于使用传统材料进行修复,应用净油满对彩画地仗空鼓、起翘进行回贴,明胶、桃胶等材料对颜料层进行加固,以达到最小干预的目的。此方法与原始地仗和颜料层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在修复工艺与理念上,则坚持对周边小面积地仗缺失部位补做单皮灰地仗后,再补做硫酸钙的白粉腻子层,补做的地仗层要低于原彩画层;大面积地仗缺失部位补做一麻五灰地仗,新补做麻层要与旧彩画地仗麻层搭接形成一体,起到保护旧彩画易损边缘的作用。新做地仗干燥后,按照原地仗颜色进行随色处理,不补绘彩画纹饰,使修复后的颜色与旧彩画色调浑然一体。

此外,其余2家团队在修复前期都有对颜料层的预加固工艺程序,而北京六建集团在修复旭辉庭南斜爬廊彩画时,并没有进行颜料层预加固,可能是由于此次修复对象主要是麻灰地仗的回贴,所以对彩画的颜料层并没有进行干预,只在颜料层表面进行了加固处理。

3家修复团队修复4个实例所涉及的材料与工艺对比如表7~表10所示。

表7 耸秀亭起翘、空鼓麻灰地仗彩画修复材料与工艺修复步骤

Image

表8 三友轩龟裂起翘单皮灰地仗彩画保护修复材料与工艺修复步骤

Image

表9 衍祺门龟裂起翘单皮灰地仗彩画修复材料与工艺修复步骤

Image

表10 旭辉庭南斜爬廊起翘、空鼓麻灰地仗彩画保护修复材料与工艺修复步骤

Image

3家修复团队在修复彩画地仗层、颜料层所用到的保护材料,大致可分为3类:传统材料、改性传统材料和化学合成材料。对回贴加固保护效果的评价见表11。此次评估效果的方法主要根据2020年10月对三友轩、耸秀亭,2018年7月对衍祺门的色差值监测结果,旭辉庭南斜爬廊现场目视拍照修复效果来进行效果评价,之后会继续利用科研仪器对这4处案例进行阶段性的连续监测,如对彩画的表面含水率变化、光泽度变化、微观形貌的变化和空鼓程度变化等指标进行多方位的测试。

表11 乾隆花园前三进院落各种保护材料效果评价表

Image

乾隆花园前三进院落选取的4个保护修复实例,所采用的科技保护技术是否适应古建筑彩画异常复杂的病害,是否修复了古建筑彩画的历史原状与建筑功能,尤其重要的是,是否能经受自然环境与时效考验,目前尚不明确。上述科技保护技术均形成于21世纪不同的年代,分布于不同的机构、单位、地域。通过此次比对实验,拟进行古建筑彩画科技保护效果评价研究。从修复保护材料与工艺、实施效果、经受不同地域自然环境考验3个方面进行跟踪调研和监测。

对各种科技保护方法保护彩画原状的作用与价值进行评估,以更好地应用于古建筑彩画保护工程之中,为推动我国古建筑彩画保护工程的科学化实施提供依据与参考。此项工作也列入了2020年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第一批自筹经费科研项目计划。

① 指按常规的简单做法进行除尘、加固,一般用聚醋酸乙烯乳液黏结加固。

② 指利用科技保护手段对病害开展科学的研究及分析,了解其原工艺材料的使用情况及病害成因,通过保护材料筛选实验、现场保护实验及效果评估,筛选出保护材料和修复方法。

③ 《古华轩油饰彩画工程作法说明书》故院签字192号1979年7月7日记载:“这次修整,主要采取加固的方法,保护这部分彩画,使其不剥落。已经剥落的部分,按该建筑原有彩画的图案、色调、手法仿旧补画,补画部分与原彩画在观瞻上,效果上相接近……原有彩画保存尚完整,但局部地仗翘边、鼓起的构件,采取粘钉加固办法,将翘起的彩画地仗,轻轻掀起,清除背面积存的杂物,用聚醋酸乙烯乳液黏结。鼓起坠落的彩画、地仗,尽量将其归回原来位置,然后用圆钉钉牢(圆钉铁垫质眼钱Φ 20 mm)。额枋底面、檩秧、翘边、鼓起的地仗,用圆钉加铁带钉牢。带宽15 mm。钉的距离在50 mm左右。加固后暴露在画面上的钉帽、眼钱、铁带用颜色打点。要求所用颜色与周围画面颜色一致。新做地仗上,按该构件彩画的图案补画彩画,纹样按原构件的花纹制作。沥粉部分均照原做法沥粉,颜色要求按该建筑旧彩画现有颜色仿制。涂刷时,要刷成与旧彩画现状近似的不均匀自然陈旧的效果。找补贴金处用假金色,个别部位点缀一些金箔。”

④ 没有按原有彩画做贴金工艺、攒退工艺、作染工艺等。

⑤ 乾隆花园保护修复原则:①保存较完好的彩画,进行现状保留、修整加固。②缺失部分的彩画按原有工艺做法、颜色补绘(大面积缺失,色彩效果达到新旧有别;小面积缺失随旧色,色彩效果达到远看近似,近看有别)。③20世纪80年代纹样按原纹饰绘制并沥粉,但颜色为追求仿旧色,以至于各种工艺作法简略地过色见新。④只地仗断白,没有按照官式做法左右对称绘制彩画,按对应部位彩画纹饰、工艺复原。

⑥ 耸秀亭麻灰地仗彩画保护修复委托陕西师范大学承做。

⑦ 氟碳材料的一种,用于回贴和预加固,主要成分为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醚共聚物。

⑧ 光学显现稳定材料。

⑨ 三友轩单皮灰地仗彩画保护修复委托陕西师范大学承做。

⑩ 此为商用成品,环氧树脂经过超声波乳化后的乳液。

⑪ 氟碳材料的一种,成分为偏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溶剂型。

⑫ 旭辉庭南斜爬廊彩画保护修复实验委托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做。

参考文献

Image

作者简介:杨红(1967—),女,研究馆员,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官式建筑彩画保护与研究。

E-mail:yanghong960518@163.com.

*通信作者:徐飞(1968— ),男,研究馆员,学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无机质文物保护。E-mail:xufeihm@126.com.

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第一批自筹经费科研项目“明清官式建筑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故宫博物院)'古建筑彩画科技保护效果评价研究’”课题部分成果

Study on the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for the Conservation Treatment of 

Polychrome Architectural Paintings

——The Example of the Forbidden City 

Qianlong Garden Polychrome Architectural Paintings Restoration

YANG Hong1,FU Peng2,LI Yuhu3,XU Fei4*

(1.The Palace Museum,Beijing 100009,China;2.Shaanxi Institut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e Heritage,Xi’an Shaanxi 710075,China;3.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China;4.Yangzhou China Grand Canal Museum,Yangzhou Jiangsu 225007,China)

Abstract: The conservation treatment of polychrome architectural paintings have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matter in the repair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complex factors such as the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of polychrome architectural paintings, different types of deteriorations have occurred, of which the more common conditions include cracking, flaking, loss, powdering and pollution of the plaster and pigment layers, and of the gold gildings. In recent years, Qianlong garden, Yangxin hall and other areas of the Forbidden City have adopted various traditional and scientific methods to conserve and restore the polychrome architectural paintings. Using the example of the treatment of five typical conditions of four polychrome architectural paintings in the front three courtyards of Qianlong garden, namely Songxiu Pavilion, Sanyou Hall, Yanqi Gate and Xuhui Pavilion, which were executed with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a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raditional materials, modified traditional materials and chemical synthetic materials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hrome architectural paintings,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cientific treatments using different materials targeting polychrome architectural paintings with different state of deteriorations and techniques of execu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on.

Keywords: polychrome architectural painting;conservation treatment;traditional materials;modified m aterials;chemical synthetic material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