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汉字:天

 皇家书库319 2022-03-1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个“天”字本为象形字。甲骨文①就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突出了上部的方框“头”。②是金文的形体,更像“人”形。③是小篆的写法,上部的“一”仍表示“头”。④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天,颠也。”“颠”就是“头”,许慎释天为“头”,这是对的。但他认为“天”为会意字,又说“从一大”,就不对了,因为“天”本来就是人的象形字,不能分开。

“天”的本义是“头”或“头顶”,在头上刺字也称“天”,如《周易·睽》:“其人天且劓(yì)。”这是说:那人在额上刺了字又割去鼻子。两眉之间,称为“天庭”,如《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二人天庭及口耳之间,同有凶气。”人的至高无上部分为天(头),由此又引申为自然界的至高无上也为“天”,如王充《论衡·谈天》:“古天与今无异。就是说:古代的天与现在的天没有什么两样。

请注意:在古书中常见“天马’一词,一般多指“骏马”。可是《吕氏春秋·仲夏》注中所说的“天马”,那是指“螳螂”,正如《尔雅·翼》中所说,螳螂“头长而身轻。其行如飞,有马之象”。所以又称为“天马”。

象形字。本像人形,突出头部,以示人之顶颠。《说文》:“天,颠也。”即其本义。古代有天刑,为凿顶之刑。《易·睽》:“其人天且劓。”陆德明释文:“天,剠也。马融曰:'剠凿其额曰天。’《集韵·先韵》:“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天字上部象征人头部分的圆点,后来变成一横画,又有在其上部再加一短横者,乃装饰性繁化符号,无实在意义。(白于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