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晋张翰:辞官回江东只为吃鲈鱼,李白作长诗以赞

 史家之韵 2022-03-11

张翰,生卒不详,字季鹰,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魏晋时期文学家,汉代名臣张良的后裔,吴国大鸿胪张俨之子。

张翰能诗善赋,性格放纵不拘,其父张俨死后不久,东吴就被西晋所灭,身受亡国之痛,遂佯狂避世,不愿受礼法约束,而恃才放旷,很像魏晋名流“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因为阮籍曾担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所以时人亦称张翰为“江东步兵”。

张翰出生在三国后期,他成人时已经是魏灭蜀,晋代魏,最后是晋灭东吴,天下大势遂分久必合。

晋武帝司马炎继承了司马昭优待蜀国君臣百姓的政策,也优待吴国君臣,除了对江东百姓免除二十年的赋役外,还颁诏聘贤,派船迎接江左名流到京城洛阳任职。

在这些名流中,名气最大的便是陆机、陆云兄弟,他们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那都是三国时代东吴政权的中流砥柱。

陆机兄弟二人一到洛阳,即获得西晋政要的欢迎,司马炎重臣、大司空张华甚至高兴地说出:“伐吴之役,利获两俊”。

江东风流人士在京都洛阳受欢迎的程度由此可见,张翰作为东吴的青年俊杰,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只不过,张翰到洛阳不久,就赶上了晋武帝去世,西晋最有作为的皇帝去世,导致西晋衰败的“八王之乱”帷幕缓缓拉开。

张翰在京城过得也并不顺心,具体他何时离开的,在史书上没有具体年份,只有一句“齐王司马冏执政,辟为大司马曹掾

齐王司马冏是“八王之乱”的重要参与者,可能为了拉拢江东人士,给了张翰一个类似于大司马秘书的职务。

张翰眼见西晋皇室内乱不止,互相倾轧,便借口秋风起,思念家乡吴中的特产菰菜 ( 茭白 ) 、莼羹、鲈鱼为由,而回到了吴松江畔。于是,中国的历史故事中又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据《晋书·文苑列传·张翰》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临别之际,张翰还诗笔一挥,写下了著名的《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张翰归乡不久,司马冏在“八王之乱”中兵败被杀,时人称赞张翰有先机之明。

张翰回江东后无官一身轻,自由洒脱,当时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张翰答出了彰显了魏晋风流的豪放:“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张翰这样的潇洒人生,深刻地影响了唐代的“诗仙”李白,李白曾作诗来赞美张翰: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张翰在其《杂诗·其一》中曾用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来赞美江南地区春天里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因此,李白说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注曰:“唐人以'黄花如散金’命题取士”,由此可见张翰一句诗,在后世影响有多大!

面对张翰舍得名利的阔达,李白不只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张翰,还写了一首更著名的诗:

《行路难·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在这首诗中,李白对张翰大加褒赞: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一生放荡不羁,饮酒赋诗,快意人生,何尝不是在效仿五百年前的西晋名士张翰呢?

张翰对后世诗人的影响,不仅仅只有李白,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亦曾有诗云“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寄杨六侍郎》)。

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有诗赞曰: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之二

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

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

张翰世代受到家乡人的纪念,据乾隆《吴江县志》卷七载:北宋元祐年间,吴江知县王辟筑三高祠,将张翰、范蠡陆龟蒙并称三高,入祠其中。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