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谈肖洛霍夫写的史诗巨作《静静的顿河》

 昵称63703230 2022-03-11
文章图片1

年青时阅读过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写的史诗巨作《静静的顿河》,也看过根据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前苏联彩色影片《静静的顿河》(共3集)。如今回忆起这部巨作、影片,想对众友友,谈谈自己对它们的评价,或观后感吧!

(一)巨作的史诗价值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龙头作品《丰乳肥臀》相比,简直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为什么呢?

那就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的史诗价值。

它在于,作家通过前苏联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揭示人类社会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向前奔腾的前进的历史潮流!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这四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潮流瞬间,在这部巨作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震撼着读者对世界变迁的认知,也生发读者对人类善良、对人类丑恶、对人类复杂的人性的认知!

像《荷马史诗》那样,作家以恢宏的笔触,写了一战,写了国内战争(红军与白军为争夺顿河地区的国内战争)。

在这种体现生活真实、回归生活本体的艺术描绘(甚至可以说是白描)中,作家把现实生活中的痛点、热点、矛盾点坦露在读者面前,引发读者深深的共鸣。

为什么能感动读者呢?为什么它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呢?因为它真实、高度的经过提炼的艺术的真实。

正因为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利是一个集“善”“恶”于一身的哥萨克人。他是历史潮流向前涌动的受益者,也是历史潮流向前涌动的受难者!于是,这个人物真实地活在读者的审美世界之中。

格里高利的人生悲剧,已经从他个人的人生悲剧上升到一个时代的急剧转变(国家政权由资本统治至苏维埃政权立国的转变)层面而具有非常大的典型意义!

这部长篇小说与前苏联文学巨匠阿.托尔斯泰写的巨作《苦难的历程》(三部曲),可谓异曲同工,是反映俄罗斯由沙皇专制至苏维埃政权立国这个恢宏的历史转折的姐妹篇。

(二)巨作凄美壮丽的审美价值

这个巨作凄美壮丽的审美价值,在于以格里高利为代表的哥萨克人适应不了时代的巨大变迁。

你看,他一会儿投身红军队伍,乃至成为红军的师长、团长,一会儿又参与白军的战斗,或成为佛明匪帮成员。没有正确的政治理念,导致他在革命与反革命两个立场之间动摇。没有坚定的选择(革命洗礼,只有痛苦的放弃。

这个巨作凄美壮丽的审美价值,还在于以格里高利为典型的悲剧形象,在“善”与“恶”对他的灵魂渗透中的动摇、放弃、乃至最終的悲剧下场:失去了他为之追求的希望、为之追求的幸福!

他的发妻娜塔莉亚,对他来说,是“真善美”的化身,而格里高利对此极不珍惜,极不负责,最終导致她毁灭。而格里高利的情妇阿克西妮娅,不折不扣,对他来说,是“假恶丑”的化身。格里高利尽管至自个灵魂的毁灭,却不认知到这点!

这无疑是格里高利人生悲剧的两个侧面、两个打动读者心灵的痛点!

这部巨作的审美价值,正是在这种“善”“恶”相迭、交替、交融中,给予读者深深的思考,给予深深的共鸣!

(三)巨作中所渗透出来的人类普世价值

这部巨作,之所以成为传世巨作,成为全人类的精神遗产,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家在这部作品內,通过格里高利、娜塔莉亚、阿克西妮亚三个悲剧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展示了“善”的痛苦毁灭,展示了“恶”的最終消亡,展示了徘徊挣扎在“善”与“恶”之间、没有经过灵魂洗礼者的毁灭(生不如死的灵魂毁灭)!

作家在这样的艺术外形式內,有力地渗透出作品內在的人类的普世价值:“真善美”的永恒!

它永远不被人类的战争所扼杀。它永远不被人类的欲望所侵吞。它永远不被人类的“利益”所异化。

像雨果《巴黎圣母院》、狄更斯《孤星血泪》那样的全人类的传世作品,其审美价值,就在于向全世界读者在作品中渗透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真善美”的永恒!

但愿我们国家也能在伟大民族复兴的长途中出现像《静静的顿河》那样的传世作品……

文章图片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