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三畏挂冠

 流星雨刘鑫 2022-03-12

   周三畏挂冠

周三畏为大理寺少卿,洛阳人事。宋高宗绍兴年间,当时金进攻宋,宋一路元帅韩世忠,二路元帅岳飞,抗金捷报频传,有直捣黄龙之势。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在大片国土沦陷的危急时刻,率兵首付建康(今南京)和襄阳,进兵中原,大破金兀术于郾城(今河南省),乘胜进军朱仙镇(今开封市西南)。主张对金议和宋高宗以及奸臣秦桧对岳飞十分嫉恨,连发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最后以“莫须有”罪名把年仅39岁的岳飞杀害于“风波亭”。

公元1142年,金兀术秘传秦桧除掉岳飞,秦桧暗示高宗:若岳飞直捣黄龙府(今北京),金灭亡,徽钦二帝回宋,你还能当这个皇上吗?一番勾结后,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岳飞以叛国罪交大理寺处置。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叫犯人抬头,一见面,三畏大吃一惊,内心想:这位是岳飞大元帅,他战功赫赫,威震中原,为何一下便成了犯人。三畏下令,将犯人暂押大牢。为了弄清事实,三畏去岳家军退役老将那里调查。当时叛国大罪有三大罪状,一是通敌,二是贪图享受,三是克扣军粮巨饷。三畏核查后,情况与罪状却却相反:岳帅一是视敌如仇,决心趁胜追击,直捣黄龙府;二是与士兵同甘共苦;三是兵士粮饷充足,三大罪状与事实不符。三畏心理清楚,这是大奸贼陷害忠良。

三畏把调查事实汇写成万言书,决心面君。辰三时在殿前等候君王,辰四时太监面君,太监将原话回报皇上,皇上回答,将奏章呈上。太监把三畏奏章呈给皇上,皇上接后随手一丢,不予理睬。三畏在殿前又等了一个多时辰,请太监再催。老太监匆匆赶到皇上面前,问了声,皇上回答近日不理朝,叫他回去。等老太监回答三畏,已经十时。三畏心急如焚,汗珠从额头上冒出,咳了一声,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愤愤离去。

三畏为什么心急如焚,为什么口吐鲜血?一是保岳飞无望,二是秦桧已经下了一道旨意限三天内斩掉岳飞。这时已经是第二天了。

话说回来,自岳飞投入刑部大牢后,秦桧想借刀杀人,借大理寺三畏之刀将岳飞杀掉,便请三畏到宰相府赴宴。三畏接帖后迟疑不决。三畏夫人劝三畏,此去赴宴,凶多吉少,还是回避为好。三畏回答,宰相之邀,岂有不去之理。遂决心深入虎穴,探个究竟。宴席放在三堂,三畏一进相府,秦丞相已经在二堂等候,应接三畏。秦桧言三畏大人请坐,并以茶伺候,三畏以礼相答。当朝一品之乌纱叶疏头,与六部官员叶疏头相碰,连在一起。这时二人头一动,三畏帽巍然不动,秦桧帽则转了一个向,差点落地。秦桧借机以言语打动三畏:“三畏大人,你年轻气盛,以后我这个位置要由你来坐了。”三畏无动于衷,任凭秦丞相自言自语。秦丞相见三畏对他要杀掉岳飞不予理睬,脸一黑,一道指令:三天之内杀掉岳飞。这哪是赴宴,二是受命。三畏一转身,回自家去了。三畏夫人见三畏去赴宴,连忙带孩子去灵隐寺,求菩萨保佑。烧香后一出寺门,迎面一水果摊,孩子要买水果吃。选中两种,一种是文旦,一种是石榴。这位卖水果的担郎,说:“不良之兆,你孩子选的两种水果,都是凶多吉少,文旦要去头,石榴要破肚,看来你家大难临头。”周夫人急问:“难有救吗?”担郎回话:“落难之人好比一根藤,已在地上无处爬,要他出头只有靠旁边的大树绕藤。”周夫人给了银子,急忙回家,见三畏已经到家,捏了一把汗。便对三畏讲了烧香买水果的事,三畏听后说:“一派胡言”。但是他知道秦桧杀岳飞的决心已定,连夜编写万言书,第二天辰三时上朝,落得个口吐鲜血而离去。三畏已经无计可施,想来想去,准备晚上探监。晚上便叫了两位家丁一道去探监,劝岳飞出逃。岳飞回言:“我是皇上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堂堂一员大将,岂能贪生,若要我走,除非皇上传旨。”三畏劝说无果,也只好回家,此时已是晚上十一时。三畏召集家眷家丁三百余人,将所有银两分给他们,吩咐他们各自谋生。他决意自刎,以唤起临安城百姓庆元保护岳飞。在这危急之时,好友范洵带家丁深夜来探望三畏,见此状,惊呼:“三畏大人,你这何苦?”三畏回话:“我以此计唤百姓.范洵劝说道:“此计愚也。秦桧一奏本,你就是岳飞的死党。这样做不但你自己保不了岳飞,反而你三畏落得个满门操宰。我家乡有两艘商船,停在钱江,准备返兰。家丁拾取银子散,,家眷随我走,家乡白露山是避难之地。”范洵一声令下,家丁七手八脚连推带拖将三畏一家护送到商船上,随即起船。三畏船在在前,范洵在后护送,船经过梅城白石滩,秦桧差官兵追至,范洵遇难在严州白石滩。三畏船逆水顺风,至汇头码头上岸,往白露山方向逃难。三畏逃难,秦桧另组人马杀害岳飞于“风波亭”,时1142年。范洵,原大理寺卿,因秦桧所害,免去大理寺卿官职,待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