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者李军:“好心态”的“坏作用”

 好奇的行者 2022-03-12

做过一段时间“心态”的训练工作,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人们对于心态的理解有四种表现方式:

1)超现实主义,认为心态没用,有能力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2)现实主义,心态有用,但是能力才是关键;

3)唯心态论,心态决定一切,只要心态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4)心物一元,心态和能力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能力之中有心态,心态之中有能力;

今天要分享的是心态的立体性,如果不能把心态看成是立体的,“好心态”会起“坏作用”。

很多受过心态训练的学生,已经认识到心态的重要性,于是就关注自己的心态。

遇到事情发生总是告诫自己要调整心态,本来要发怒发火的就强压自己的怒火,强装欢颜,

但是到最后还是会忍无可忍,彻底爆发。

爆发之后,又很自责,觉得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训练自己调整心态,结果还是没有调整好,就开始怀疑自己。

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把心态平面化而不是立体化。

心态的平面化就是只有好心态和坏心态;

心态的立体化就是只有合适的心态没有好坏的心态;

为什么合适的心态就是立体的呢?

因为合适的心态还要加上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

比如:

最近看到报道一些锻炼身体的人,结果运动过程中猝死了。

本来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心态是很健康良好的,

但是没有觉察此时此刻自己所处身体状况(熬夜,喝酒,争吵,感冒,身份角色,还有年龄阶段和环境状况),

不知道自己所处于哪个空间之中,这是空间;

时间就是当下你是依据“过去”“现在”“未来”的哪个阶段而运动的,

也就是说是依据昨天运动了(过去),所以今天就要运动;

还是因为马上要比赛了(未来),所以现在要运动;

又或者是现在合适运动于是就去运动了。

当有了心态的立体感,马上就会出现了恰到好处的合适感。

这次父亲生病给了我很深的体会。

父亲有一个积极乐观,永远年轻的心态。

虽然已经有八十多岁了,但是和年轻人一样学习电脑,学习弹钢琴,爬山旅游,健步如飞精神状态特别好,父亲是长辈中最放心的一个。

但是这样的心态也起到了麻痹大意的作用,因为我们都忽视了心态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从空间上来讲父亲已经到了老年阶段,身体处于老年阶段的状态,这时的心态要和老年阶段的空间相适应;

从时间上来讲父亲是基于过去年轻时候的状态来生活,而不是基于现在的状况来生活;

所以父亲的心态是好心态,而不是合适的心态。

由父亲想到自己,很多时候也同样如此。

以为运动锻炼就代表身体好。

运动锻炼的确让人精神焕发,积极健康,但是如果忽略空间和时间,运动锻炼只会起到麻痹思想的作用。

运动锻炼不能包治百病,运动锻炼只能提高身体机能,

运动锻炼只代表体能好,不代表身体好,身体好不好还要去医院做各项体检,检验之后谨遵医嘱,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该节食节食,该运动运动,去创造合适的心态面对。

心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心态之中有乾坤,不光要知道心态,还要在生活工作中去实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