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癌症高发,都是洗洁精惹的祸?提醒:3种洗涤剂,要趁早远离

 天中路口 2022-03-12

洗洁精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我们厨房中必备的一种清洁产品。

如今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多样,而很多人烹饪食物的时候往往会加入大量的食用油,这些油脂是很难清洗的,但是使用了洗洁精之后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细节性的去污能力非常强大,不但可以清洗碗筷,同时还可以清洁灶台上油渍过多的现象。

可是关于洗洁精到底是否健康,却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毕竟用洗洁精清洗碗筷的时候会直接接触到入口的东西。

再结合如今我国的癌症发作率明显升高,因此也有的人会不自觉地把癌症的发作跟洗洁精联想到一起。

其中是否有联系呢?不妨赶快来了解一下。

中国癌症高发,都是洗洁精惹的祸?

癌症一直以来都是一种严重困扰人体健康的身体疾病,虽然如今的医疗技术已经足够发达了,但是到目前为止癌症仍然无法治愈,因此很多人存在谈癌色变的情况。

早中期发现的癌症,在配合治疗的前提下,一般能够得到缓解和改善,但如果晚期发现的癌症可能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患者也要承担较大的痛苦。

那么癌症是否跟经常使用洗洁精有关的,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洗洁精的主要成分。

平时人们所使用的洗洁精,主要成分一般都是表面活性剂,外加一些增稠剂和添加剂来辅助洗涤。

洗洁精之所以能够去除油渍和污渍,其实也是乳化的原理,利用其中的特殊物质,将油渍和污渍乳化,溶解之后用水清洗就会变得非常轻松。

乳化剂符合亲油和亲水的两个特性,也就是说使用了乳化剂之后,能够将油渍包裹起来。

亲水的特性则能够随着水流的作用,将这些被包裹住的油渍清洗掉。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将洗洁精列为“低毒”“实际无毒”等级的用品。

所以洗洁精本身是没有致癌作用的,大家也不要把患癌归结为洗洁精了。

当然错误使用洗洁精的确会导致冲洗不干净或者化学物质残留等情况对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和负担,那么到底应该如何使用洗洁精才能够降低化学物质的残留呢?

如何正确使用洗洁精?

多次反复冲洗

如果你也喜欢用洗洁精清洗餐盘,那么使用完洗洁精之后,一定要进行多次反复清洗,或许更有助于清除洗洁精当中的化学物质残留,减轻身体负担。

尽量用流水清洗

可能很多人洗碗会放在锅里或者一个专用的水盆中,觉得这样能够节省水源,但如果使用了洗洁精,那么这种洗碗方式也许不利于彻底清除残留。

所以建议大家冲洗洗洁精的时候,最好使用流水清洗,当然用流水清洗难免就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大家可以把冲洗完洗洁精的水收集起来用来冲马桶。

冲洗时间要超过30秒

可能有的人洗碗时觉得简单冲洗一下,只要没有滑滑腻腻的感觉就已经洗干净了,但是冲洗时间太短,很有可能会导致少量的化学物质残留,从而伤害健康。

建议使用完洗洁精之后冲洗餐盘的时间最好要超过30秒,或许更有助于让化学物质被冲走。

由于不同品牌洗洁精的生产工艺和添加物质不同,所以不一样的洗洁精,其中所含有的成分也有较大差异。

从身体健康角度出发,提醒大家购买洗洁精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商场购买那些大品牌的洗洁精。

下面这几种洗涤剂可能比正规的洗洁精要危险,希望你能避而远之。

提醒:3种洗涤剂,要趁早远离

1、化学物质太多的洗洁精

市面上有一些洗洁精去污能力非常好,但是价格却并不昂贵,也受到了人们的喜欢并且抓住了低消费人群的心理。

这些洗洁精的去污能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其中的化学物质添加剂要更多,经常使用这种洗洁精或者直接用手触碰,对于那些皮肤敏感的人来说,很有可能会导致皮肤敏感过敏,甚至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溃烂的现象。

2、香味太浓的洗洁精

有些人可能对于各种各样的洗涤剂追求气味,觉得使用了有香味的洗涤剂之后,能够让习惯的东西也变得香香的。

对于洗洁精来说,不建议大家选择香味太浓的产品,因为洗洁精当中的香味使用了香精和各种添加剂形成。

如果香味过于浓烈,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呼吸系统比较敏感的人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皮疹等现象,因此这一点也应该特别注意。

3、散装洗洁精

有的地方也售卖一种特殊的散装洗洁精,这种洗洁精连正规的外包装都没有,更不要说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了。

散装洗洁精没有安全保障,若经常使用这种洗洁精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请你别不当回事。

为了降低洗洁精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最好的方法就是少用洗洁精,但是如果洗洁精使用的量太少,可能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这就要求大家在洗碗之前,如果发现餐盘上的油渍比较重,可以用厨房纸巾简单擦拭一下,这样不但能够让餐盘更加好清洗,并且使用少量的洗洁精也能够清洗干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