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1年,万历七嫔墓出土“粪水金汁”,竟是嫔妃之宝

 思明居士 2022-03-12

明朝是华夏大地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完成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国祚绵延276年。

在明朝的这二百多年里,曾经无论是制造业、科技、铸造业、织造业、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都遥遥领先于世界,明太祖朱元璋接手时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版图最辽阔的时候。

可即使是这样偌大的家业,大明王朝的历代君王活脱脱的把明朝治理成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动荡、最乱套、最奇葩的朝代,明朝的276年里,百姓没有几天过的是安稳的日子。

尽管如此,这仍旧不耽误后宫妃子们争芳斗艳,争夺宠位。七嫔墓出土的文物,就有一个金灿灿的小瓶子,据说装着的是明朝后妃美容养颜的“神秘武器”——“金汁”。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金汁”,让这些文物带我们梦回大明,看看奇葩王朝那些事儿。

文章图片1

万历七嫔墓发掘,珍贵文物重现天日

明朝是很罕见的在中期就出现衰败状态,却还颤颤巍巍地坚持了16任皇帝的王朝。除了前三位皇帝很有皇帝样外,其他的皇帝都属于“奇葩”类型。

有胖到要两个人架着才能走路的皇帝;有即使被敌人俘虏,还能完好无损地被送回来的皇帝;有宠爱年长自己17岁老宫女的皇帝;有偷偷摸摸活到6岁,才知道自己是皇子的皇帝;有一言不合就出宫游玩一年半载的皇帝;

有专心修仙问道的皇帝;有三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在位只有30天的皇帝;还有专业木匠“兼职”做个皇帝的皇帝。总之,看上去没一个正常皇帝。

文章图片2

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奇葩皇帝中不算太奇葩的一员,他在位的48年里,有三十几年不上朝。万历十岁继位,因为年幼,朝中大事皆由太后以及大臣张居正做主,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万历年间国力渐渐有了恢复的势头。

但可能是被母亲和首辅管得太严了,万历在亲政之后,不但一改张居正执政时的改革政策,更是对朝政大事不理不睬,贪图享乐。

万历皇帝的定陵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被发掘的皇帝陵寝。在发掘定陵前的几年,万历皇帝的七嫔墓先被发掘,一系列明朝文物得以重见天日,让我们对明朝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文章图片3

1951年以来,北京的考古工作人员,在持续的关注收集工作之中,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明朝妃嫔墓的相关信息。于是工作人员们决定,对金山的两座妃嫔墓展开保护性发掘。

这就是著名的董四墓村,所谓“董四墓村”的称呼也是由坊间对《海淀杂诗》的“东四墓西四墓”讹传而来。

金山陵园是明代的皇家园陵,后妃、王公大臣、公主等都安葬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景帝朱祁钰因为与皇兄朱祁镇之间的嫌隙,死后也被安葬在金山陵园。

金山陵园中的陵墓众多,在明嘉靖到清顺治的百余年间,由二十几个升至五十三个。到清乾隆年间,这里因陵园荒废而逐渐形成了村落。

文章图片4

乾隆年间的《重修天仙庙记》和魏源的《海淀杂诗》中都有记载,此处是明代的贵族陵园,后聚集了人烟,变成了现如今的村落。

考古工作人员现如今发掘的两座妃陵,一处是天启帝朱由校三个妃子的合葬墓,另一个就是我们本文要重点讲述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七个内嫔合葬墓。

从出土的圹志能够看出,这七位合葬与墓陵中的女性皆是万历皇帝的内嫔,她们分别被安葬在这座嫔墓之中,享年不尽相同。按照先后亡故的年纪,去世的先后时间差竟长达五十多年。

嫔陵的形制有宝顶、墓门、前室和后室组成,大小、长短和规格都是严格按照明朝后妃等级制度修建的嫔墓形制。

文章图片5

但是,其中有四个墓室都被洗劫一空,看得出来,先后有很多批盗墓贼光顾。可不知为什么,其中三个墓室却幸免于难。

保存完好的三间墓室里,陪葬品数目众多、品种齐全,为专家研究明朝的制度及后妃生活提供了相当完整的实物考证。

出土文物包括金银盆、手镯、耳环、凤冠、法器、银元宝、全幅头面等等,还有十分珍贵的仿宋隐花“大明嘉靖年制”白瓷梅瓶和“大明万历年制”梅瓶。

这其中最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个精致的小瓶子,摇晃一下感觉里面装着液体,这支全金打造的瓶子,外表无花很是素雅,混放在后妃的头面首饰之中,难道是什么神秘的美容“药水”?

文章图片6

出土物“粪水金汁”,竟是古代妃嫔之宝

清理好了墓室中的陪葬品,专家组把它们带回研究所里进一步清理研究,随着进一步的研究,这个小金瓶的真身显露人前。

按照陪葬品的一般习惯,珍贵的东西都要贴近墓主人,甚至是放在棺椁里。

这样看来,这一小瓶不明液体就显得十分贵重,因为它是与梅瓶放在一起,最靠近墓主人位置安放的。这瓶不明液体是古方的防腐产品吗?可一般墓室里的防腐用品怎么会被密封在瓶子里?

文章图片7

带着这样的疑问,专家组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打开了小金瓶,专家手法娴熟,并未损坏金瓶,瓶中液体也并未洒出。

打开金瓶之后,瓶内的液体澄清透明、无色无味。专家们一时也拿不准这是什么,只好把液体送到检验部门进行化验,得知具体成分之后,才好顺藤摸瓜、翻找史料,再来确定液体究竟何物。

文章图片8

很快成分检验结果出炉,专家们再经过翻找古籍、详细对比之后得出结论——这个小金瓶中的液体就是“金汁”,又叫“粪水金汁”!

“金汁”听起来就是很金贵的东西,可是再一听“粪水”,相信很多人顿时就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了吧!没错!就是字面意思!

“粪水金汁”就是粪水。不必诧异,这“粪水金汁”在古代是一种圣品一样的存在,能解毒凉血、消痘祛疮。如此说来,被当做珍贵物品放入陪葬品中也就不是奇闻了。

文章图片9

《本草纲目》有记载,“金汁”竟是珍惜药材

粪水怎么会是金贵的药材?明明应该奇臭难闻,又怎么会清澈无味?怎么会有“金汁”这么雅致的名字?这些疑问古籍中都有解释。

古籍中首次记载“粪清”一词是在《日华子本草》中:“粪清,冷。腊月截淡竹,去青皮,浸渗取汁”。

之后,再被医学世家取名为“金汁”。可见,“金汁”果然是人类粪便的提取物。至于为什么能被称为“金汁”,应该源于这味中药的提取过程太过繁琐吧。

文章图片10

很多古籍医书中都有记载“金汁”的制作方法,传统的制作方法描述都是大同小异的。被大家最为广泛了解的医书《本草纲目》中记载,“金汁”的制作方法不仅繁琐,还需要很久才能完成。

文章图片11

在冬至前后一个月左右,采取十一二岁男孩子的粪便为原料。因为中医学者认为,在这个时候是人身体状况最好的时候,这时候人的粪便最不容易变质,是制作“金汁”最好的原材料。

把粪便加五桶上好的井水或者是泉水后,充分搅拌均匀。

此后,再依次用竹筛和纱布进行两道过滤,把原浆中的杂质彻底滤除,再把剩余液体倒进准备好的瓦罐中。之后,加入一小碗甘草水,用碗碟将瓦罐口盖住,再用赤土进行密封。最后,还要埋入两米深的泥土里。

文章图片12

接下来,就跟酿酒的方式大概相同了。瓦罐中的液体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封存,而且是封存的时间越久,药效越好。

文章图片13

古籍中记载,至少要密封一年才可取用,而密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启封取用的液体分为三层,最上一层的液体即为可以入药的“金汁”。

制成的“金汁”是微黄色的,有点像浅茶的颜色,无毒无味。由此可见,“金汁”的制作过程耗时数年,这样看被称为“金汁”就不足为奇了。

文章图片14

“金汁”不仅制作程序繁杂,成药需耗时数年,从古籍中记载的疗效看,“金汁”也确实是一味难得好药。总结起来,关于“金汁”的药性药效是这样的:性大寒,无毒,味甘苦,入心经。

可以治疗阳亢、解毒、消热痰、祛疮毒、退烧、凉血消斑,是一味难得的凉药。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金汁”是后妃之宝了,因为它能祛痘消斑,是一个美容圣品!

文章图片15

古凉药之宝“金汁”,现代医用还需慎重

翻阅众多的古今文献中,关于“金汁”的使用很是频繁,疗效也是非常显著。因为“金汁”属凉药,就被频繁的使用在真对治疗各种热病、毒伤等等病症中,这在《本草纲目》、《白喉条辨》、《伤寒指掌》等古籍中均有治疗的医案作为佐证。

而且据这些古籍中记载,“金汁”对内火旺盛、中毒等病症都有很好的效果,针对很多毒热之症可以说是效果立竿见影也不为过。

文章图片16

“金汁”不仅能治疗毒热之症,治疗疫病也是一位难得的良药。

在《吴医汇讲》中记载,“治疫之法,总以毒字为纲领,凭他如妖似怪,自能体会无疑”,书中详尽的阐述了,古往今来治疗疫病的方子都是以解毒为主的。

因此,“金汁”这味解毒凉药一下子就成为了治疗疫病的良药,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可这些都仅仅证明,“金汁”在古代被应用甚广,现代医学基本上没有人应用。

文章图片17

非也!现代医学家也有运用“金汁”成功治疗的案例。孟澍江老先生就曾记载过,一例运用“金汁”治愈瘟疫昏痉的案例。孟老曾经跟随岳父学医,一年的夏天,当地疫病四起,成流行趋势。

其中一位姓周的夫人找到了他们治病,这位夫人三十岁左右,按脉象看来是温热病,内热、口渴、烦躁不安、舌苔黄、舌头焦红、有痉厥的症状,脉数滑。

之前看过医生,但是医生误诊给她开了疏肝理气的方子,这一下病情不但没好,还更加严重了。

文章图片18

孟老的岳父少江公给这名妇人号脉问诊后,开了“金汁”为药,让她自己去寻找“金汁”服用。妇人遵医嘱服用了“金汁”,第二天傍晚病情就有所好转,在经过几天的调养就痊愈了。

泉州市中医院的张永树教授也曾公开表示“金汁这一珍贵药材的疗效确实很好。”张教授的讲述中就说道,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人用“金汁”给小孩子退烧。他当医生后,也用过“金汁”治疗高烧不退的孩子。

张教授还说,在《泉州民间偏方选编》里也记载了“金汁”治疗发热的方法,还曾经在2007年向上级部门报告过“金汁”的治疗方法。

但是,“金汁”治疗发烧的应用还是很复杂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用。这要区分不同人的体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来制定治疗方案。

这很考究医者的基本功,医者需要对病人的诊断和药理都很熟练才行。张教授还详尽的推测过“金汁”能清热解毒的原因,他说,埋“金汁”的红土本身就是能清热解毒的凉药,“金汁”的药性和疗效可能与制作材料和过程都有关系。

文章图片19

福建中医药大学施文荣副教授也认为,“金汁”的疗效来自于红土。

因为红土中存在放线菌,这种放线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抗生素。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的抗生素很多且都有毒性,所以“金汁”有疗效,但同时也存在毒副作用很大的风险。

虽然“金汁”在医学界很有研究价值,但是缺少实验数据来对毒副作用的大小作为实际支持,还是要谨慎使用于临床中。

文章图片20

结语

可见,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医家都认可了“金汁”的药效。

这味很好用的凉药曾经不只一次被医者使用,无论从解毒、消热、凉血、消痘、治疗疫病等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这味良药几乎很少被使用在临床上,而且很多医生都很少听说,这不得不说是医学界的遗憾。

参考文献

[1]刘精义,明代妃嫔陵园及圹志<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考古;《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02期32_47

[2]赵妍,基于古今文献金汁及人中黄考析<期刊>·医药卫生科技·中药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4期94_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