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管理第一性原理

 止观观止 2022-03-12

环境在变化,项目在变化,我们的管理似乎也应该变化;环境很复杂,项目很复杂,我们的管理似乎也应该复杂。但是,我们变化不起,我们也复杂不起。应对变化和复杂性的有效方式是依靠原则的简单性和坚定性,这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应对复杂性的思维原则。复杂性越强,系统要素间的连接关系越多、不确定性越大,但是任何复杂的系统都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毛泽东说的“ 纲举目张 ”,是彼得·圣吉在《 第五项修炼 》中说的“ 杠杆解 ”,也是传统项目管理中的关键路径或关键链。1992 年,针对当时国内无比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邓小平提出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举抓住了主要矛盾,使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项目是动态的、开放的,其主要矛盾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会随着内外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其里程碑将随着这些动态的主要矛盾而设立。
从辩证法则中找策略是应对复杂性的方法原则。一个矛盾可以抽象为两个或少数几个关键变量之间的冲突,找到了这几个变量就能够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这是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达到删繁就简的分类方法。例如,项目计划复杂性的特征之一在于未来难以预测。那么,预测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给我们留下足够应对未来的准备时间。预测得越远,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越宽裕;预测得越近,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越紧迫。在复杂世界里,预测越来越难,我们有效的方式不是提高项目计划的预测能力,而是提高项目资源胜任的响应效率。 规范项目的工作语言是应对复杂性的沟通原则。复杂性有项目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项目管理方面的原因,而沟通不规范则是造成管理复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有一则关于通天塔的故事:人们为了避免再次遭遇洪水,准备修建一座通天高塔。在大家齐心协力工作下,塔越建越高,神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就施展法术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由于沟通的障碍,人类引发了误解甚至争斗,通天塔最终没有建成。术语是凝练人们对理论、方法和事物的理解,规范沟通用语是减少管理复杂性的有效途径。
增加价值和利益的透明度是应对复杂性的底线原则。对价值和利益的理解与预期不同是项目复杂性的根本,因为没有价值和利益的驱动,项目根本就不会存在。与技术和管理相比,更复杂的是人心。越是隐秘的价值和利益诉求越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猜忌,很多项目的复杂性是人为造成的,解决这种复杂性的方式是透明。统一思想很难,统一利益也很难,但是如果将价值和利益尽可能透明就能形成彼此之间的约束。

原则越简单,给项目相关方留下的自由空间就越大,也就越能够让人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由于原则的坚定,项目这个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也能够保证。复杂性不仅在于“ 多 ”,更在于“ 新 ”。因为“ 新 ”,我们缺乏现成的经验,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索。然而,大多数的“ 新 ”只是外在的,正如管子曾说的“ 万物之生也,异趣而同归 ”,管理项目的内外基本原则是稳定的。抓住了这些基本原则,做到“ 若见诸相非相 ”才能够看到“ 如来 ”,才能解放自己。这就是大道至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