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龙杰:旧时剃头匠

 乡土大河南 2022-03-13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旧时剃头匠



作者 |贾龙杰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现在的理发,旧时叫剃头。以剃头为职业的人,叫剃头匠。剃头匠这个职业是伴随着一段血腥的民族斗争史而诞生的。

我国的汉族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清代以前的汉族男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成年后需要把头发绾成发髻而冠之。满人的发型与汉人不同,该族男子把大部分头发剃掉,只留脑后铜钱大的一块头发,辫成如老鼠尾巴一样粗细的小辫子垂下来,称为“金钱鼠尾”式。
我们在清宫戏里看到的清朝男子的阴阳头,即头的前半部分剃光,只留后半部分的头发辫成垂辫的发式,是在清朝后期才逐渐形成的。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头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自此,剃头这个行业便应运而生了。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又规定所有的男子,必须剃掉留在脑后的发辫,改成光头。后又学习西方的发型,理成平头、偏分头和后背头的模样。总之,剃头匠这个职业,世代传承,一直到解放后。
剃头匠因为是伺候人的职业,旧时被列为下九流的行业,如村民轮流管饭时,主人只给两个菜,还不能坐正位。没有人叫他们师傅,姓张的就叫张氏,姓王的就叫王氏。但行内和民间却认为剃头匠是天下三百六十行中的头等行业,因为他们连皇帝的头都能摸,天下谁还能找到第二个敢摸皇帝脑袋的职业吗?
民间流传着内容形象而滑稽的民谣,诸如:“上摸君,下摸臣,能摸武官能摸文。文武百官都敢摸,别说百姓和平民。”“皇帝地位高,照样敢动刀。”“无论国公和将相,把头一低不敢犟。”“不是臣,不是官,剃头挑上立旗杆。文坐东,武坐西,皇帝见我把头低。”
剃头铺还有霸气的春联。如:“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不叫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等。这些都表示业内人士的乐观和自信。
这个职业虽说社会地位不高,但因为活路轻松,收入稳定,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从事这个职业的。老师傅所收的徒弟,同样得三年出师,头二年得为师傅服务,第三年才能真正学到一些技艺。三年出师,才可以自立门户,开业经营。
和其它许多创业一样,剃头铺内也供奉着这个行业的“祖师爷”。剃头行业的祖师爷叫“罗隐”或“罗祖”。据说他是为雍正皇帝剃头的道士。清代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记》中说:“剃工所奉神曰罗祖,每赛会,剃工皆赴祠前。”传说有一年,雍正皇帝头部长疮,他怀疑是太监搞的鬼,连杀了几个太监。
当时,北京白云寺住着一位罗姓道士。他同情无辜的受害者,便想办法制作了剃头刀、刮脸刀和梳辫子用的拢子、篦子之类的理发工具,教给太监学用。太监用这些工具和方法给雍正皇帝剃头和梳辫子,雍正皇帝感到很舒服。问来由,太监们说是罗道士教的。雍正皇帝便赐罗道士以“半朝銮驾、小执事”称号。罗道士于是便成了剃头行业的祖师爷。他死后被葬在白云观里,即如今的“罗公塔”。雍正封他为“恬淡守一真人”。
剃头匠的经营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坐铺,一种是游乡。城镇的多是坐铺,农村的多是游乡。剃头匠担着挑子到农村剃头是有定时、定点的。定时是每月一次,定点多在农村生产队的牛屋院。
对于剃头挑子,民间有一个熟语叫“剃头挑子一头热”,比喻一件事情,只有一方愿意,一厢情愿,另一方不同意。这形象地说明了剃头挑子的特点。
过去到农村游乡的剃头匠都担着一个挑子,一头是一个长方凳,是“凉”的一头。凳腿间装置三个抽屉,分别放置围布、刀、剪之类工具。另一头是“热”的一头,三条腿的木架子上,放一个长圆筒,里面是一个小火炉,火炉上边是一个热水桶,桶上边坐着一个大沿黄铜盆。桶里边的水保持一定的温度,烧水的燃料为木柴、包谷芯之类。下面三条腿的木架,其中一条腿向上延伸至四尺半高,成为“旗杆”,杆上挂着三指宽、一尺多长的鐾刀布和手巾。
每月到了剃头这一天,约定的地点附近,早早地坐满了等待剃头的男劳力孩子们,也有一些带孩子来剃头的妇女坐在其中。男人们吸着旱烟,打着扑克;女人们纳着鞋底,叨着闲话;小孩子们互相追逐打闹。
一见剃头匠担着挑子过来,大家立刻把目光投向他,打渣滓骂笑话就是常用的见面礼。等到剃头挑子往下一放,便有人连忙掂着水桶去村边的坑塘里提水,有人帮忙用木柴去点燃炉子,烧洗头水。也有人趁机坐在凳子上,抢得头一名剃头。
剃头匠用指头伸在热水桶中试试水温,如果合适,就开始剃头。他先把围布在顾客身上围好,再用小葫芦瓢把热水舀在黄铜洗脸盆中,让顾客面向脸盆,低下头来,剃头匠把右手撩起热水反复在顾客的头上揉搓,并用手法在头上发出“咕唧咕唧”的响声。那时不用洗头膏,也不用香皂,只是用手撩起热水在顾客头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复的揉搓,再用双手撩起热水在两鬓揉搓几下,然后用手巾把头上的水擦拭干净,整个洗头过程要有七八分钟。
洗完头发就开始剃头。剃头匠拿起剃头刀子,先在起明发亮的鐾刀布上“啪啪”地鐾上几个来回,就开始剃起来。那时的男人都是剃光头,剃头匠左手按住顾客的头,右手握住剃头刀在顾客的头上行刀自如,眨眼间一个大光头就展现在眼前。
刮成了光头,只是给顾客完成了一半工序,接下来还有刮胡子、刮脸、剪鼻毛、掏耳屎、推拿鬓角等工序。
刮胡子时,还要再用热水把胡子重新洗一下,直到把胡子洗透洗软才能刮。那时也没有理发专用的折叠椅,刮胡子、刮脸时,仍然让人坐在凳子上,仰着脸,剃头匠用热手巾把顾客的胡子和脸擦一下,接着便开始刮胡子。
亮闪闪的剃头刀在顾客的上下嘴唇间“刺啦刺啦”响着,顾客闭着眼睛享受着剃头匠娴熟的手艺;刮过胡子又开始刮脸。先刮面颊,再刮额头,连鼻梁、鼻翅、上下眼皮、大小眼角、内外耳窝等细微之处都轻轻扫除干净。再用热毛巾把脸擦一下。
接着,剃头匠放下剃头刀,拿起剪子,轻轻地剪去顾客过长的鼻毛;再用挖耳勺轻轻地掏出顾客的耳屎;掏耳之后,剃头匠用两个大拇指在顾客的两个鬓角处推拿几次,接着用两只手分别在顾客的双肩上拍两下,最后举起双手在空中“啪”地击了一个合掌,口中说声“好啦——”整个刮胡子、刮脸的程序就算全部完成了。一个人剃头带刮脸,估计得40分钟。
顾客解掉围布,站起身来,睁开眼睛,抹拉一下面颊,伸伸懒腰,一身轻松。这正是:剃头除旧貌,修面换新容。
五六十年代的老剃头匠,很多人只会用剃头刀,不会用推子。年轻人想留“洋头”,就得上集镇上的理发店去理。
那时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子,都是留着“木梳背儿”,即只在额头上边留二指宽、四指长一道头发,长长后搭拉在眉上边,遮住呼吸点(囟门),像一只木梳挂在前额上,所以叫“木梳背儿”。还有一些孩子,环绕着脑袋留二指宽的头发,叫“铁箍”头,有保障健康之意。剃头匠就得根据家长的意愿剃成他们希望的样式。
每个生产队每次剃头得两三天时间,每个剃头匠包好多生产队,平时也没几天休息时间。特别是过了腊月二十三,农村有句俗话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那几年,剃头匠一天忙到晚,没有闲的时间,大人小孩一个接着一个来,大家都想早点剃个头,痛痛快快过个好年,所以得一直忙到年三十。不过等到过了年,一个正月就没有人剃头了。剃头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修理修理剃头工具。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剃头匠就又要忙活起来了。
那时的剃头匠是不开工资的,本生产队,每天记一个整劳力的工分,其它生产队,到年终给一定量的粮食作为报酬。剃头匠给本队社员剃头时,是不管饭的,若去外生产队剃头,要由社员轮流管饭。
许多剃头匠还精通正骨、推拿、按摩之术,这些都是给老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剃头匠这个旧社会人人看不起的“下九流”职业,到了新社会,只要技术精湛,服务周到,同样会受到全社会的尊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演的豫剧《马二牛剃头》有一精彩唱段,十分幽默风趣地抒发了剃头行业解放前后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现在我把这段唱词照录于后,与大家分享:
“谁人不知我马二牛,十三岁上就学剃头,
解放前剃头难糊口,我挑着个担子到处游。
往南到过老河口,回来路过信阳州。
俺大伯、俺二叔、俺姑姑、俺舅舅都说是,
咱辈辈都是那种地户,你不该学那个下九流,
我走到谁家谁不留。
解放后咱山区变化大,都说我没落人后头, 
干活的时候我也干,休息的时候就剃头。
县上开了个评模会,叫我开会到郑州,
和省长一块照过像,还上过、还上过省委办公楼。……”
但旧时剃头匠的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却是不能令人恭维的。如剃头、刮脸,从不用香皂,洗头用的水,都是就近从村子里的坑塘里提过来的,本来就不干净,每个人洗过头的水都又重新倒入锅炉里,甚至一天都不换水。所用的毛巾都不经常用肥皂洗,擦在脸上滑腻腻的,一股脑油味。这也是农村孩子很多长头癣,形成秃头的根本原因。
随着祖传的发展进步,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那些走村串巷的剃头挑子和剃头匠,再也看不到了。代之而来由城镇逐渐扩展到农村的干净、宽敞、漂亮的理发店和发廊、发艺,从业者也多是长相端庄、穿着时尚、举止优雅的靓丽女郎,其工作条件的舒适,待遇的丰厚,是许多农村男女青年所追求向往的地方。
“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俗语,怕以后再也无人会用了。

作者简介

贾龙杰,1940年3月生,方城县赵河镇人。1957年方城二中初中毕业后,曾任民办教师24年。改革开放后,于1981年考入南阳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方城县第一高中工作,曾任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副校长;方城县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十一届副主任。退休后于2004年被任命为方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至今。曾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编印《关爱之路》、《启迪心灵的金钥匙》、《岁月沧桑》等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