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解读凝血功能化验单?抗凝和抗栓药物需要哪些监测指标?

 天地爱尔 2022-03-13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你学会了吗?


常用凝血功能监测指标,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那么,这些凝血功能监测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使用抗凝药物和抗栓药物需要哪些监测指标?

图片

血液凝固过程

1.内源性凝血途径

当血管内皮受损时,内皮下胶原暴露,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Ⅻ,Ⅺ,Ⅸ,Ⅷ。

2.外源性凝血途径

当组织因子(TF)暴露于血液时,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Ⅶ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

图片

3.共同凝血途径

参与共同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Ⅰ,Ⅱ,Ⅴ,Ⅹ。

图片

图片

常用凝血功能指标及临床意义

1.凝血酶原时间(PT)

在体外,模拟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应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图片

正常值:12±1s。

PT缩短:存在血栓性疾病,或正在使用口服避孕药等。

PT延长: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Ⅶ)+(Ⅹ,Ⅴ,Ⅱ,Ⅰ)缺乏,或者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等。

华法林:华法林是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发挥抗凝作用。

其中,Ⅶ是半衰期最短的凝血因子,因此外源性凝血途径最早受到影响,PT最早出现延长。

图片

头孢哌酮:可抑制合成维生素k的肠道菌群,少数患者会出现导致凝血障碍的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会引起出血倾向。

因此,有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必要时补充维生素K。

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INR是由凝血酶原时间(PT)和测定试剂的国际敏感指数(ISI,试剂出厂时由厂家标定)推算出来的,可以校正由试剂带来的差异。

同一份标本在不同的实验室,用不同的 ISI 试剂检测,PT 值结果差异很大,但测的 INR 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华法林: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患者INR:2.0~3.0;瓣膜病房颤、伴房颤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NR:2.0~3.0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二尖瓣修复术后抗栓治疗患者INR:1.5~2.5。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在体外,模拟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图片

正常值:35~45s。

APTT较正常对照延长10s以上有诊断意义。

PT缩短:存在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

PT延长: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Ⅴ,Ⅱ,Ⅰ)缺乏,或者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等。

普通肝素:首选监测指标,使APTT延长1.5-2.5倍。

4.凝血酶时间(TT)

图片

在血浆标本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Ⅰa)所需的时间,用以反应共同凝血途径是否存在异常。

正常值:16-18s。

TT延长:纤维蛋白原缺乏、正在使用肝素类抗凝药物等。

肝素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若TT延长能被鱼精蛋白纠正,提示血浆中肝素增多。

5.纤维蛋白原(FIB)

图片

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主要由肝脏合成。

  • 正常值:2~4g/L

  • FIB偏高: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急慢性感染、口服避孕药。

  • FIB偏低:重度营养不良、正在使用溶栓药物(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等)。


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属于纤溶酶原激活剂。

本文首发:药评中心

责任编辑:Amelia


版权申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