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洪彪、张旭光等人的楷书为什么要写颜体?这才是背后的原因

 龙岩半主 2022-03-13

书法爱好者时常可以看到当代一些书法名家所写的楷书作品,但看后令人非常遗憾,作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为什么所写的楷书作品那么难看,足以见得他们的楷书功底是非常差的。细心一点的人也会发现,他们所写的楷书,大都是取法于颜真卿的楷书?难道他们都学过颜体楷书,或是颜体楷书容易写吗?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颜体楷书的确是在书写中可以有让人变化的余地,它不像欧体、柳体那样,是无法从中得到当代书法的“变法”余地的。至于名家的楷书功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没有看到过他们的临摹作品,这个结论是下不了的。

刘洪彪、张旭光等人,曾经拿出了他们所“创作”的楷书作品,都是取法颜体的,并且他们对颜体进行了夸张、变化,“创作”出了他们的楷书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以“艺术性”为根本目的,已经从完全意义上取消了颜真卿楷书的本来面目,而形成了自己对颜体楷书理解,从字法、笔法、墨法、章法上穿上了书法艺术的的外衣。

第一,创作均以颜体为底子,创作自己的楷书作品。早在2007年的全国九届书法展上,李国胜以颜体楷书创作的楷书作品获得了一等奖后,许多书法家便把目光放在了颜体楷书之上,并且对此进行了细致研究,后来,刘洪彪、张旭光等许多书法名家也用颜体楷书创作自己的楷书作品。但仔细观看后发现,这些名家的楷书作品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颜体楷书,而是以颜体的“意”来写自己的作品,这是取法于“颜”。

第二,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写颜体。细观他们的楷书作品,包括李国胜的一等奖作品,他们几乎都是采用的变形、夸张的手法,表现颜体楷书的主要风格。懂得颜体的人一看便是从颜体那里来的。但这些名家们却并没有完全写成颜体,而是整幅都是采用了对字的变形、夸张来写,不是大,就是小,甚至还带有一些行书的写法,虽然弄得面目全非,但也自然协调。

第三,用墨色来增强艺术性。当代书法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书法作品中用了墨色来表现书法的艺术性,墨色的参与,使得书法就有了层次感,就像国画中的远中近一样,看起来就有了画面感。这些名家在他们的颜体楷书中,也大量使用墨法来完成。最大的特点就是轻重、浓淡、湿枯等,多以“蘸一笔写几个字”的方法来实现。

尽管名家们用了多种方法来书写颜体,但许多书法爱好者并不认为他们所创作的作品是有很深的功力或高超的技法水平,相反,却认为这些名家水平太低,楷书功底太差,才以颜体楷书作为遮羞布,掩盖他们书写能力太差的真相。

但是,我认为,书法一方面是要学习古人,在这个阶段要打下坚实的技法水平,只有这个基础牢靠了,才会在书法方面自成一体。另一方面,书法是要表现“意”的,正如王羲之所说“点画之意皆有意”,这个意是要有“意趣、趣味”的,而“意”还要来自人的悟性,刘洪彪、张旭光等人通过对颜体楷书的学习,是要写出自己的意趣来,然而,他们的意趣是什么?还需要大家一起来讨论了,我是看不懂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