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靖远古钟,三百出秦腔剧目,有的比京剧还早,这才是京剧源头

 陇史荟王文元 2022-03-13

甘肃靖远县古钟上的秦腔剧目

陈  岚

秦腔在甘肃,源远流长。据《甘肃通志》记载:清康熙时,“靖远哈思堡旅行社林立,万商云集,城堡内外有大戏,(过去把唱秦腔叫大戏,唱曲子剧叫(小戏)演出),解旅客之寂寞,三台市场之交易,民间传有“日进斗金”之说。”乾隆年间编纂的《甘州志》及《庄浪志》都提到甘肃省秦腔戏班演出活动的情况。到了清中叶以后,秦腔以其对甘肃人民特有的魅力和巨大声势在甘肃大地迅速发展起来,其演出剧目也相当丰富起来。靖远县老君庙有一口清嘉庆年间铸造的铁钟,钟上铸造了秦腔剧目320出。可见当年秦腔在甘肃演出之盛。

提起甘肃靖远县老君庙古钟上的秦腔剧目,这里作一番详谈。

靖远县老君庙位于原供水站处。在庙门之东,有一钟楼,钟楼上悬挂的一口大铁钟,大铁钟由炉院工匠苏可美铸献。钟高五尺余,重千斤,钟身内可藏三人。钟为兽钮挂环,钟下端为莲花八瓣,各铸造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符号。钟身分八栏,每栏都镌刻秦腔剧目,以数字、地名、山关、阵图、动物、人名、器物、杀斩铡等分为八类,每类四十出剧目,共铸了三百二十出。钟身一边铸有“大清嘉庆拾贰年(1807年)拾月谷旦信士弟子金火匠苏可美敬献”字样。

据靖远有关史料介绍,苏可美是清乾(隆)嘉(庆)年间铁钟铸造有名匠人。苏可美本人十分喜爱秦腔,业余时还以好家身份在自乐班演唱,并经常拜秦人求艺,其身边多为秦腔好家,为表示对秦腔的热爱,大家便劝他何不把秦腔剧目镌刻一钟,献给老君庙,他采纳了众人的建议后,便求教秦腔艺人,收集秦腔剧目,便铸造成了这口铁钟。这口铁钟在老君庙挂起后,当年“每逢朔望(即农历初一和十五)必敲此钟,叩击之声,音绕全城”。

在抗日战争时,日本飞机经常空袭靖远、兰州、铁钟又曾作报警之用。当年靖远人常戏言:日本飞机要来炸靖远,铁钟便唱起秦腔为我们报警。1958年在大炼钢铁之时,这口铁钟被砸碎炼了钢。在铁钟被砸之前有位细心的秦腔好家早已把钟上的剧目抄了下来,书写成册。

据有关戏曲史料记载,靖远老君庙为靖远戏曲演出活动的重要场所,除当地班社在庙中戏台常演出外,外地去靖远演出的班社必去老君庙演出,因此古钟铸有剧目艺人们都知道。据著名乾旦陈景明当年讲,在靖远演戏,当地人便来用钟上剧目考问班社,哪些戏会唱,哪些戏不会唱,如果问的戏不会唱,便不让班社进老君庙演出;班社的艺人在老君庙演出时,也互相考问哪出戏是啥朝代,哪出戏怎么个演法。靖远人常说:“靖远人虽然不会人人唱秦腔,但人人都知道秦腔有多少”。靖远人也常常考问来演出的艺人,民国初年著名老艺人张雨亭(1885——1970)在靖远演出时,有人考问他《恶虎村》时秦腔戏还是京戏(京剧)?张答:“那是京戏名武生戏啊!”靖远人笑他糊涂:“清代嘉庆年古钟上就铸有《恶虎村》,那时京戏还没出世呢!”当时让张雨亭下不了台。从“古钟剧目”上看,现在好多京剧演的经典剧目,如《玉堂春》、《打渔杀家》、《单刀会》、《花田错》、《定军山》等等,其实在清嘉庆年间,就为甘肃秦腔的常演剧目了,《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辞典》提到的有些剧目“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铸有剧目”,反映出早在200年前的甘肃,秦腔演出已相当兴盛,老百姓爱戏都把秦腔剧目铸在铁钟上,这种事儿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

剧目是戏曲演出之本,这些琳琅满目的剧目曾满足着一代又一代观众的精神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秦腔的文化舞台,当年出版不发达,印成册的剧目凤毛麟角,剧目都是艺人们口传心记的腹本,从这点上讲,靖远古钟剧目,相当可贵,是甘肃秦腔史上一份珍贵材料,它准确记载其他剧种有些经典剧目,其实早在200多年前已为秦腔所演。如好多剧种常演的《马前泼水》一剧,就连现在秦腔演的此剧,都是从京剧移植而来,实际上此戏实为秦腔剧目。另外,如红生(净)戏(即演关羽的戏),有人认为'红生戏源自京剧’,实际上,“靖远古钟”上就有《古城会》、《出五关》、《斩颜良》、《斩华雄》等剧目了。


作者简介:

     陈岚,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后分配到兰州市秦剧团工作。2007年调入“中国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工作,从秦腔博物馆筹备到隆重开馆,负责馆里的六个展厅内容陈展,文物征集,馆藏文物的登记造册,挖掘抢救秦腔剧目等日常业务工作。
     十余年来,在工作之余专心进行戏剧学研究和评论工作,在报刊杂志媒体发表多部论文。其中发表于2008年《中国戏剧》及《中国文化报》上的《藏在深山人未识——关于古老剧种“麻布戏”调查报告》一文引起国内文化界关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麻布戏因此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首次考证出秦腔传统剧目现存2335出,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另外,对兰州曲子戏的研究亦取得有关方面的重视。并于2017年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被甘肃省艺术研究所特聘参与“甘肃省戏曲文献工程”的编写工作。







本文作者陈岚先生授权陇史荟平台刊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