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证候与应激反应的关系 ( 续完)

 鉴益堂 2022-03-13


黄柄山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6  外感病中医分阶段与应激反应的关系

外感病是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 属广义伤寒之范

畴。如《素问·热论》曰“ 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五十八难》也指出:“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

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 其所命名不同, ”由此可

见, 外感热病( 伤寒)是指感受六淫, 疫疬等外邪, 引起

的一切发热性疾病的总称。

外感热病的证候分类方法繁多, 有六经辨证、三

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病因辨证不同, 且伤寒与温病

之间存在着寒温对立,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

证之别, 又异化有药用辛温及辛凉之分, 前者用辛温

之剂, 后者用辛凉之剂, 致使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

学术争鸣。

我们认为虽然伤寒温病辨证方法不同, 二者却互

相联系, 但又各有其适用范围。 综合来看, 新的辨证

纲领主要应概括二者的共同特点。 而对二者的差别

亦即各自的特点则应予保留。 外感病证候较内伤证

候更为复杂。 其演变进度有较明显的阶段性, 由表及

里, 由浅入深, 由轻变重, 这是整个外感热病的主要特

点, 所以, 可以采用能够突出反应这一特点的辨证方

法加以统一, 对此前人已经论及, 但不够详细, 现采用

综合三期辨证纲领, 需说明一点, 为保持伤寒温病之

辨证特点, 促使外感热病证候分类的系统化、规范化。

把外感病以病变部位, 病邪深浅之不同分为初期( 表

证) 、中期( 入里化热), 后期(伤阴、伤阳) 三个阶段来

辨证。

将外感热病按其演化过程的阶段性特点分期;对

各个阶段的病机要点做了简要概括, 其中表证恶风寒

期, 主要包括温病的卫分证与伤寒太阳病, 入里化热

期, 以温病气分证及伤寒阳阴病, 少阳病为主。 伤阴、

伤阳期则包括温病血分证及动风痉厥诸证, 还有伤寒

三阴病:合病并病期主要属于前三期之间的一些病机

较为复杂的证候, 在疾病演化过程中, 可分别出现于

以上各期间, 三焦辨证亦融于各期中。 外感病三个阶

段恰与应激反应三阶段相吻合。 而各阶段纲领证, 则

为应激反应三阶段之非特异性症状。

兹列表以示伤寒及温病辨证之关系

伤   寒 温病

初期 伤寒表证( 风寒、风热) 卫分证

中期 少阳证、阳明病( 证及脏腑) 气分证

后期 太阴、少阴、厥阴症 营分证、血分证

  可有热病皆可借伤寒及温病分类。

6.1  初期( 按伤寒辨证)

太阳病:经曰, 太阳之为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表虚证:发热, 头痛, 汗出, 恶风, 鼻鸣, 干呕, 脉

缓。

2.太阳表实证:恶寒发热, 头痛, 身痛, 无汗而喘, 脉浮

紧。

卫分证:发热微感风寒, 口微渴, 咳嗽, 脉浮数, 苔溥白,

舌边尖红。

初期热病是传染病, 热病共有的病证由于属于警觉期,

故是短期的几小时、几天即过渡至化热期或痊愈康复, 以上

症状均属上呼吸道症状。

Selye 1925 年在医学院第一次示教几个病例是各种传

染病的早期, 每个病人带入讲厅, 教授仔细的询问并检查他

们均有舌苔, 主诉有多少不同的关节痛, 肠道紊乱, 纳呆, 多

数有发热, 神疲, 昏蒙, 脾或肝肿大, 扁桃腺发炎, 皮疹等。

Selye 不能区分他们, 因为症状很少特殊性, 如此广泛不同的

病, 有不同的病原, 可引起麻疹, 猩红热, 或流感等, 而具有非

特异性病状, 甚至著名的教授也难以在早期阶段区别他们,

这是一种证候群, 不属于任何一种疾病。

【93】

这段描述说明, 古代中医对热病、传染病不同阶段的非

特异性证状的描述, 也在 1925 年为 Selye 发现和证实。

6.2  入里化热期( 中期)

少阳病: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口苦咽干, 目眩, 苔白, 脉弦。

阳明病:身热, 汗出, 不恶寒, 反身热, 脉洪大滑数。

经证:身大热, 汗大出, 口大渴, 苔黄干燥, 脉洪大。

阳脏实证:潮热, 谵语, 胀满痛拒按, 手足蕺然汗出, 大便

硬, 舌苔黄燥, 脉涩实有力。

气分证:高热不恶寒, 口喝, 苔黄, 脉数。

入里化热期证候亦属非特异症状, 常伴随体液、免疫功

能变化, 已为前所述。

6.3  伤阳伤阴( 后期)

太阴病:腹满时痛, 喜温, 喜按呕吐, 腹泻, 不欲饮食, 口

不渴, 舌淡苔白, 脉沉。

少阴病:脉微细, 但欲寐。

厥阴病:消渴, 气上冲心, 心中痛热, 饥不欲食, 食则吐

蛔, 下之利不止。

营分病:发热夜甚, 口不甚渴, 躁扰不宁或谵语, 斑疹隐

隐, 舌红无苔, 脉细数。

血分病:营分病进一步发展出现出血, 意识障碍加重。

末期伤寒证多为感染, 内分泌腺功能减退, 手足逆冷, 重者甚

至有休克, 及微循环障碍。

温热病:则多为传染病, 末期肾上腺功能衰竭, 或出血,

引起血管内弥漫性凝血( DTC) 中毒性心肌炎, 神识不清或周

围循环衰竭。

7  从应激反应的角度探讨经络学的原理

· 7 · 2003 年第 6 期

经络系统是应激反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由经

脉、络脉、经别、经筋等组成, 十四经为主体, 网络全身, 内属

五脏, 外络四肢百骸, 运行气血, 调控阴阳, 适应自然, 乃人体

生理病理重要系统。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上均为非常重

要的组织结构。

应激反应在所有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上均为重要构

成因素, 因此使我们开始探讨二者的关系。

7.1  首先探讨经络的实质

7.1.1  经络的体表循行方向;根据经络现象主要指按古典

经络循行, 可出现的特殊模仿现象。循经当可出现带状疱

疹、丘疹、出汗、汗毛竖立、炎症等现象足以证明古人原描述

的十四经确实可信, 1972 ~ 1978 陆续有经络传 感报导,

1972—1978 年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 30 个单位制定统一标

准, 在 63228 人中感传出现率 12~ 24%之间者占 2/3 以上,

灸法更易出现, 出现率达 75%。

【94】

7.1.2  经络深度:根据针灸临床实践, 如果刺深度经络结构

绝不限皮肤表面, 而是个立体带, 在四肢的深度至少含肌肉

整个深度。

7.1.3  据国内文献报导, 经络是一个条带, 而不是一条线,

一般开始较粗, 约 0.5cm, 中心线较细部 2—5mm 针感强而

清晰, 边缘区较模糊, 范围较宽, 肌肉丰满区, 逐渐变宽可达

1—2cm。

【95】

7.1.4  经穴的意义:临床及实验表明内脏病变时, 某些腧穴

处出现色泽斑, 结节压痛及温度感觉属性、皮肤电阻变化等,

因为内脏与经络有关联, 某些内脏变化则引起相应经络上的

穴位变化, 因而是治疗内脏疾病首选的穴位。

7.1.5  经穴与脏腑相关途径:切除家兔右颈上交感神经节,

右耳诸感觉神经节和右颈总动脉的一段后, 造成胃溃疡, 右

耳出现的低电阻显著减少于左耳, 显示右耳肾上腺素能神经

纤维基本消失, 胆碱能神经纤维则或多或少存在, 只切除右

颈上交感神经节, 则其右耳仍有较多的肾上腺素能纤维。 右

耳与左耳同样出现低电阻, 说明交感神经的肾上腺素能纤维

是实现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重要传出途径, 另有测验证明, 迷

走神经是导致耳廓电阻点生成变化的重要传入环节。如切

除肾上腺, 再刺激心脏则耳穴反应大为减弱, 表明肾上腺所

分泌的某些物质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协同。

【96】

7.1.6  经穴针刺对内分泌、免疫功能均有直接影响, 通过针

刺对呼吸功能、心率、心律、心功能的调节, 证明作用途径与

交感、副交感、脊髓、脑干、大脑皮质均有关, 其它对肝、胆、胰

腺、肠道、泌尿功能的调节也主要是通过植物神经实现的。

7.2  经络的实质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资料证明, 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基

础, 而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的联系带, 而植物神经直接间接

地与内分泌, 体液, 紧密联成一个整体。

其上层整合不在脊髓, 由于交感神经与付交感神经分开

传入, 而经络如足三阳经则从头走足如此长度决非颅、脊髓

卢颅部植物神经所能整合, 再上一个层次即下丘脑交感及付

交感中枢, 两个中枢分别存在, 故而也不是整合之最高点, 应

激神经系统之最高点应在网状结构、边缘叶、内脏脑等, 经络

则是植物神经, 交感、付交感神经又是应激反应重要环节, 因

而二者应有密切联系。

交感神经紧张则可引起肌肉紧张度增加, 这种肌紧张则

表现为动物欲逃跑的准备动作, 肌肉紧张的模式二者相同。

早年有学者研究经络, 手足三条阴阳经的变化可引起相

应的肌肉紧张。其肌肉组合与经络相符而认为手三阳经阳

明、少阳、太阳经之相应肌肉收缩而成三个动作, 手臂前上

举、平举和后上举, 而三阴经太阴、厥阴、少阴则为前下, 平下

及后下与之相应足三阳与足三阴亦与上肢类似运动方向。

因而作者认为经络系统是已知系统, 立体结构, 内联脏

腑, 神经、内分泌, 体液, 外贯皮肤, 肌肉通过植物神经神经系

统, 脑皮质的投影, 由于它的整体性主要在脑边缘系统等与

应激反应相同, 故难以发现其整体投影状况。

经络与应激系统一样对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均可引起

反应, 它与应激反应一样有全身的, 及局部的两种经络局部

疼痛, 瘀血、外伤、过劳等可属局部。另外与应激反应形成全

体经络系统的作用。经络系统既是应激反应的重要组成部

分, 因此它的作用将十分重要。

经络的结构已为上述, 而其上层联系与应激反应相同,

脑皮层—间脑—下丘脑—脑下垂体—肾上腺及其它腺体。

由于交感、副交感神经是经络系统的主要联系纽带, 而

它既是独立系统与内脏器官几乎无不与之联系, 因为全身分

器官的功能调节, 组织营养皆为植物神经所控制, 而植物神

经无处不在, 其联系纤维均混杂在一起, 很难区分, 我想这是

迄今西医未发现它特殊存在的原因, 中医的发现是因为周围

十四经的清楚循行感结构的客观存在, 以及它与内脏的治疗

及调节影响, 从而推断发掘出来, 这一全身经络结构与特定

的机体器官及组织全面的联系, 共同完成全身适应机制, 维

持内环境平衡。

体表的这些结构还有什么作用? 人体皮肤、肌肉、肌腱、

关节活动将对这些经络进行按摩, 体表的对物理、化学、机械

刺激也可特殊敏感的起反应而影响内脏。

当个别内脏有病即可反应引体表经络穴, 经过调理也可

有治疗作用。经络之间又有五行克制化的作用, 又有不同脏

腑活动时间, 体表经络子午流注的规律, 生物钟活动, 体表除

了十四经又有局部单一的解剖组织, 如耳、手、鼻、足、舌等,

均又与全身联系, 人与自然又有密切联系, 与人体的其他应

激反应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体液与免疫系统共同调节人

类生理病理活动。

既然经络与脑皮层有联系, 而应激反应又属植物神经系

统功能, 因而思维一般并不能直接联系经络, 然而经过特殊

训练也可影响经络使之归于平衡, 这仍然是医疗性正规导引

经过训练用以治疗疾病机理。

参 考 文 献

[ 1]   21 世纪病理生理学教材:117.

[ 2]   李天心 .医学生理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23~ 32.

[ 3]   教材( 同[ 1] ).

[ 4]   徐斌, 王效道.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医学基础与临

床[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9.

[ 5]   Georgep, Chrousos.应给与尖激系统紊乱的概念———

概述身体和行为的内环境稳定[ J] .美国医学会杂志

中文版, 1992, 11, 50, ( 1) :39.

[ 6]   Selye.THE STRESS OF LIFE.New York.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1984:Preface to the revised ede-

tion.

[ 7]   George S.Everly, Jr.A Clinical Guide to the T reatment of

the Human.Stress Response, New York:A Division of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9:159.

[ 8]   George S.Everly, Jr.A Clinical Guide to the T reatment of

the Human.Stress Response, New York:A Division of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9:71.

· 8 · 黑龙江中医药

[ 9]   杨维益, 王天芳, 陈家旭, 等.肝脏在五脏中的地位演

变[ J] .中国医药学报.1995:10( 3) :10~ 13.

[ 10]   李峰, 杨维益, 梁嵘, 等.从中医学看肝脏调节应激反

应的作用[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 ( 1) 20 ~

22.

[ 11]   周大桥.肝郁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探讨[ J] .湖北

中医杂志.1991.( 1) :41.

[ 12]   车桂燕, 周东丰, 阮燕, 等.肝郁气滞证病人尿 MH—

PG—So4 测定及意义分析 .黑龙江中医药 .1985.

( 5) :45.

[ 13]   李风夕.肝郁气滞血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J] .中医

杂志.1991.( 10) :46.

[ 14]   郑洪欣.老年人肝郁气虚血滞证肝内淋巴细胞浸润

及其表面抗原的研究[ J] .辽宁中医杂志.1991.( 1) :

43.

[ 15]   李先荣, 康永, 程霞等 .注射用黄芪多糖药理作用的

研究———1.对应激反应的实验研究[ J] .中 成药

.1989.( 3) :27~ 29.

[ 16]   陈雄志, 赵家瑜.归脾汤加减治疗术后应激性溃疡出

血[ J]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 1) :83.

[ 17]   吴秀聪, 潘善庆, 田洪, 等.三宝素口服液对非正常小

鼠应激反应的影响[ J] .中成药.1991.

[ 18]   赵佩霞, 刘广余.补肾对老年人抗应激反应的临床及

实验研究[ J] .江苏中医.1995.( 9) ;43~ 44.

[ 19]   刘广余, 宗序美, 王蔚青, 等.益肾口服液抗应激反应

等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6,

( 5) :468~ 469.

[ 20]   王占奎, 李建强 .应激性疾病的汉方治疗[ J] .国外

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 6) :12~ 14.

[ 21]   [ 日] 郭珍.更年期模型大鼠的应激反应特征与加味

逍遥丸的药理作用[ J] .东京医科大学杂志.1998.56

( 2) :143~ 151.

[ 22]   Meepcoh.电针反射性激活应激—限制系统的可能性

及其对心律紊乱的预防[ 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0.( 5) :34~ 35.

[ 23]   Selye.THE STRESS OF LIFE.New York.The Mc-

Graw -Hill Companies, Inc.1984:174~ 177.

[ 24]   黄柄山.从 2000 例内伤杂病证候的结构层次及演化

探讨其统一辨证方法[ J] .中医药信息杂志 .1985:

( 1).

[ 25]   黄柄山.从 440 例肝郁气滞及有关证候探讨其现代

病理生理 学基础[ C] .省中西医结 合会论文 集

.1985.

[ 26]   邝安 等.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医辨证及其与血浆环

核苷酸、性激素的关系[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3( 3) :149.

[ 27]   廖家桢等.心气虚患者免疫功能与中医辨证关系初

探[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2(4) :206.

[ 28]   赵家琪等.心气虚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补益中药

对淋转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 J] .辽宁中医 杂志

.1982.( 12) :47.

[ 29]   易字明.冠心病气虚型与血瘀型部分实验指标分析

[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 3) :188.

[ 30]   张道亮等.心脏病患者心阴虚、心气虚证植物神经功

能的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 1) :

586.

[ 31]   古传琼.慢性气管炎中西医结合分型血浆 cAM P 和

cGMP 测定的初步观察[ J] .天津医药.1982.2:217.

[ 32]   汪慰寒等.心钠素在心肺气虚诊断中的意义[ J] .中

西医结合杂志.1988.8( 6) :521.

[ 33]   赵江云等.肺气虚证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对肺泡

巨噬细胞的影响[ J] .中国中医药杂志.1996.3( 4) :9

~ 10.

[ 34]   谢仰洲等.驴和大白鼠脾气虚证血清溶酶体含量变

化[ J] .中国兽医杂志.1990.16( 9) :43.

[ 35]   葛振华等.脾虚证小鼠胸腺细胞周期和免疫细胞化

学的实验研究[ 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1994.3( 1) :29.

[ 36]   张群豪.慢性胃炎脾气虚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

群的观察[ J] .浙江中医杂志.1993.28( 10) :159 ~

460.

[ 37]   孙弼纲, 刘健.脾虚证分度诊断及病理生理学动态变

化研究[ 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 5) :4~ 7.

[ 38]   王再谟, 周邦增, 黎世尧等.脾虚泄泻红细胞免疫粘

附活性研究[ J]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1.

( 4) :40~ 42.

[ 39]   金敬善, 邓新荣, 邹世杰等.脾气虚证与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相关性的研究[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3( 3) :34~ 37.

[ 40]   陈泽奇等.肝气( 阳) 虚证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含

量分析[ 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 1) :20 ~

21.

[ 41]   郑洪新等.老年人肝气虚血滞证肝淋巴细胞浸润及

其表面抗原的研究[ J] .辽宁中医杂志.1991.18( 1) :

43.

[ 42]   郑洪新等.老年人肝气虚血滞证肝淋巴细胞浸润及

其表面抗原的研究( 续)[ J] .辽宁中医杂志.1991.18

( 2) :43.

[ 43]   陈如泉, 梁毅, 欧敏, 等, 血虚证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变

形性、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及自由机代谢的研究[ J] .

中西药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14:151~ 153.

[ 44]   陈玉春.当归补血汤对血虚小鼠产生 IL —2 影响的

实验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1994:19( 12) :739 ~

740.

[ 45]   吴琦, 王娟娟, 赵琳.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对 60co

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3:16( 4) :53~ 55.

[ 46]   石林阶等.肝血虚证病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

腺素水平研究[ J] .湖南中医学院.1996:16( 3) :51~

53.

[ 47]   石林阶等.肝血虚证病理生理学基础的初步研究[ 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22( 5) 411~ 415.

[ 48]   陈树森.阴虚、阳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述评[ J] .辽宁

中医杂志.1994.21( 9) :429~ 431.

[ 49]   樊良卿等.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探讨[ J]

.中医杂志.1981.22( 7) :28.

[ 50]   南征等.中医肺阴虚证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 J] .吉

林中医药.1990.( 5) :34.

[ 51]   任小巧等.肝肾阴虚证与神经内分泌网络关系探讨

[ J] .河南中医, 18( 5) 338~ 449.

[ 52]   杨宏杰, 赵瑛, 郑敏, 华金福.阳虚证患者雄激素受体

及其服助阳药前后受体变化的研究[ J] .标记免疫分

析与临床.1999.6( 3) :179~ 180.

[ 53]   冼苏.苏翼联, 夏宁, 韦敏怡等 .中医虚证与甲状腺

激素的关系[ J] .广西医学院学报.1992.9( 4) :53 ~

56.

· 9 · 2003 年第 6 期

[ 54]   吕肖锋, 等.阳虚动物模型下丘脑—内啡肽的改变及

助阳药的作用[ J] .中医杂志 .1994.35( 10) :619 ~

620.

[ 55]   陈树森.阴虚、阳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述评[ J] .辽宁

中医杂志.1994.21( 9) :429~ 431.

[ 56]   蔡定芳等.中西医结合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的

思考[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17( 7) :442 ~

445.

[ 57]   沈自尹等.对祖国医学“肾” 本质的探讨[ J] .中华内

科杂志.1976.1( 2) :80.

[ 58]   查良伦等.人血浆 ACTH 放射免疫测定在肾阳虚病

人中的应用[ J] .中华内科杂志.1982.21( 4) :202.

[ 59]   朱楣光等.中医肾虚与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关系

的探讨[ J] .天津医药.1990.25( 1) :37.

[ 60]   宋春风等.补肾益气中药对肾阳虚大鼠垂体—甲状

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杂志

.1999.5( 9) :22~ 24.

[ 61]   杨正望等.月经失调肾虚证内分泌改变的实验研究

[ 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 3) :49~ 53.

[ 62]   张云如等.老年肾虚证与交感神经机能关系的探讨

[ J] .中医杂志.1994.35( 3) :169~ 171.

[ 63]   高博等.肾阳虚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型 NOSmRNA 表

达, 及补肾药的调整作用[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

志.2001.7( 8) :23~ 24.

[ 64]   陈小峰等.肾虚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研究[ J] .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 7) :409.

[ 65]   吴正治等.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化学 ANAE 变

化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 J] .中西医结合 杂志

.19906( 7) :399~ 401.

[ 66]   温泽维, 赖世隆, 陈云波 .血瘀证患者红细胞免疫功

能改变的初步探讨[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

12( 3) :157~ 159.

[ 67]   俞征宙, 方素饮, 余启胜 .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免

疫功能变化的关系[ J] .福建中医药.2000.31( 3) :3.

[ 68]   刘楠, 郑安, 黄华品、叶钦勇.急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

分型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J]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

杂志.1999.11( 3) :169~ 174.

[ 69]   张忠水.117 例冠心病血瘀分型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

关系[ J] .宁波医学.1996.8( 5) :299.

[ 70]   王律修.“证”在中医理论中的意义[ J] .北京中医学

院学报.1985;( 4) :4~ 5.

[ 71]   梁月华.中医寒热本质的初步研究[ J] .中华医学杂

志.1979.59;705.

[ 72]   谢竹藩.从尿中儿茶酚胺及 cAMP 、cGMP 的排出量

探讨中医寒证、热证的本质[ J] .中西医结合杂志

.986.6( 11) :651.

[ 73]   富宏.寒热患者红细胞膜乙酰胆碱脂酶活性测定[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 6) :351~ 352.

[ 74]   富宏.中医寒热不同证型的植物神经机能状态的探

讨[ 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8( 2) :152~ 153.

[ 75]   徐上林.对“寒热虚实”实质的初步探讨[ J] .广东中

医.1962.( 5) :3.

[ 76]   梁月华.电刺激对寒、热证动物痛阈及其惊厥阈值的

影响[ J] .中医杂志.1982.23( 11) :68.

[ 77]   梁月华.寒凉和温热药对中枢递质的影响[ J] .中西

医结合杂志.1985.5( 2) :82.

[ 78]   梁月华 .寒证热证时中枢、内脏、尿内儿茶酚胺及

5—羟色胺的变化[ J] .中医杂志 .1991.( 12) ;38 ~

40.

[ 79]   梁月华.参芪附姜方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J] .北京

中医药科技动态.1992.( 2) :7.

[ 80]   梁月华.三黄汤和知石汤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J] .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 1) :5.

[ 81]   李良.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寒证及温热药治疗

寒证大民时垂体激素细胞的变化[ J] .首都医科大学

学报.1995.16( 1) :7.

[ 82]   金星.二黄汤的一般药理作用及大鼠中枢提取物影

响[ J] .中国中药研究.1995.20( 10) :630.

[ 83]   黄业芳, 唐芸.痰饮咳嗽患者值物神经功能状态的检

测与研究[ J] .河北中医.1999.11, 21( 6).334~ 335.

[ 84]   丁萍.谌剑飞, 关少侠.中风病痰湿证与垂体—肾上

腺激素水 平关 系的探 讨[ J] .放 射免疫 学杂 志

.2000.13( 5).265~ 266.

[ 85]   GEORGE S.EVERLY, Jr.A CLINICAL GUIDE TO

THE TREATMENT OF THE HUMAN STRESS RE-

SPONSE, A Division of Plenum Publishing Corpora-

tion, New York, 1989.32.

[ 86]   沈渔村等.神经病学( 第三版) [ M] .人民卫生出版

社.北京:681.

[ 87]   沈渔村等.神经病学( 第三版) [ M] .人民卫生出版

社.北京:679.

[ 88]   黄柄山.从 440 例肝郁气滞及有关证候探讨其现代

病理生 理学基础[ C] .省中西医 结合会论文 集

.1983.4

[ 89]   黄柄山.奔豚气与梅核气之临床及现代病生基础的

探讨[ C] .辽宁中医杂志.1981.( 9) :21~ 23.

[ 90]   黄柄山.从 440 例肝郁气滞及有关证候探讨其现代

病理生 理学基础[ C] .省中西医 结合会论文 集

.1983.5.

[ 91]   王洪琦等.面向 21 世纪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和

未来[ 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2.

[ 92]   黄柄山.脾虚实质的探讨[ J] .上海中医杂志.1981.

( 6) :28~ 30.

[ 93]   Selye.THE STRESS OF LIFE.New York.The Mc-

Graw -Hill Companies, Inc.1984:33.

[ 94]   循经感传现象调查协作组, 循经感传现象在人群中的

分布及其基本特征的调查[ R] .内部资料.1979.

[ 95]   王洪琦等.面向 21 世纪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和

未来[ 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35.

[ 96]   王洪琦等.面向 21 世纪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和

未来[ 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51.

(2003—11—04  收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