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宰相杨炎才高德薄!《资治通鉴》: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

 新用户49686918 2022-03-13

《新唐书》:唐德宗任太子时,听说杨炎的名字,曾把杨炎写的《李楷洛碑》挂在墙上,每天拜读欣赏。等到登基后,宰相崔祐甫推荐杨炎可以重用,于是就任命他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杨炎做了宰相之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把国库钥匙从宦官手中拿回来,交给户部保管,结束国家财政与皇宫财政混乱局面;二是在唐德宗支持下,推广两税法,提倡按资产征税,富人多缴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税收财源,取得不错的效果。

宰相崔祐甫患病去世后,另一位宰相乔琳也因事免职,杨炎得以大权独揽。处于权力巅峰的杨炎,和元载一样开始迷失心智,开启自我膨胀的模式,做了几件错事,导致他很快垮台。

文章图片2

1、 杨炎讨厌颜真卿,调任太子少师。

杨炎当宰相后,非常讨厌颜真卿的刚正不阿,什么事情都要按原则办事。朝廷哪里有那么多原则,什么事情都按原则办事,我这个宰相还做个屁。

杨炎要培养自己班底,就必须要掌控人事任免大权。而颜真卿坐镇吏部,是个油盐不进的角色,从来都不会依附谁。杨炎也知道颜真卿是四朝元老,在朝廷德高望重,又是个老刺头,不好对付。

《新唐书》:杨炎当政,颜真卿因正直不被容纳,改任太子少师,但仍领任使职。

杨炎,倒也没有怎么为难颜真卿,直接把他调任为太子少师,让颜真卿改行做老师。颜真卿阅历丰富,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书法精妙,做太子老师绰绰有余。

颜真卿这个人,对权力欲不强,看重的是名节与名望。对于杨炎这个安排也没啥意见,毕竟帝师也是一种荣誉。

但是朝廷清流不这么看,认为杨炎在排除异己,搞山头主义,容不下正直不阿的大臣,缺少贤相的气度。

文章图片3

颜真卿

2、杨炎器量狭小,喜欢搞打击报复。

《资治通鉴》:左仆射刘晏为吏部尚书,杨炎为侍郎,不相悦。

杨炎和另一位理财名臣刘晏有很大的过节。

刘晏担任吏部尚书时,杨炎担任吏部侍郎,两个政见多有不合。元载倒台后,刘晏负责审理元载案件,元载被诛杀,杨炎定性为余党,被贬为永州司马。这两件事情叠加在一起,导致杨炎非常怨恨刘晏。

杨炎得势后,常感恩元载的提携,老想着给他报仇雪恨,所以处心积虑构陷刘晏。

文章图片4

《资治通鉴》:元载之死,晏有力焉。及上即位,晏久典利权,众颇疾之,多上言转运使可罢;又有风言晏尝密表劝代宗立独孤妃为皇后者。

先是在唐德宗面前诬陷刘晏,说当年代宗非常宠爱独孤妃,因此也非常宠信其儿子韩王。太监刘清潭与皇帝亲信刘晏等人,曾建议代宗改立独孤妃为皇后,还说韩王有吉兆,意在劝说代宗废黜太子。

唐德宗听信杨炎谗言,于是罢免刘晏掌管国家财政的大权。

文章图片5

建中元年(780年)初,杨炎借工作问题打压刘晏,把他贬为忠州刺史(今重庆市)。然后再借刀杀人,诬告刘晏在地方密谋造反,对抗朝廷。刘晏上书申辩,杨炎出面做反证,唐德宗轻信其言,派使者到忠州诛杀了刘晏。

刘晏也是一个精通财政管理的技术官员,几十年来都是从事国家财政管理工作,刚贬到地方去怎么可能,起兵造反对抗朝廷呢?刘晏被诛杀半个月后,朝廷才昭告天下,朝野上下哗然,人人为其喊冤申屈。

刘晏四朝元老,做过吏部尚书,是代宗朝宰相,大唐中期理财有方的高级官员,朝廷重臣,国家栋梁。掌管国家财政几十年,死后家里只有藏书两车,粮食几斛,堪称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人民好公仆啊!

搞死刘晏,表面上杨炎赢了,其实他已经彻底输了。朝野上下,杨炎输掉了人心与口碑,他不可能成为房玄龄、杜如晦、张九龄,最多是一个另个元载罢了。

文章图片6

名臣刘晏

3、杨炎当政,假公济私,强行修建原州城。

整死刘晏,算是给元载报了大仇。但是杨炎觉得这还不够,还需要帮元载完成生前的政治夙愿,修筑原州城。

《资治通鉴》:杨炎独任大政,专以复恩仇为事,奏用元载遗策城原州。

建中二年(781)二月,杨炎再次提出修筑原州城的计划。唐德宗就派人咨询泾原节度使段秀实,想听取地方官的意见。段秀实为人耿直,说话也不绕圈子,直接对皇帝说:在边防修筑城池,应该从长计议,不要太草率,现在有是春耕农忙时期,不适合修筑城池。

杨炎听后大怒,认为段秀实和自己在抬杠,果断把段秀实调到户部担任司农卿,负责农业工作。命李怀光兼任泾原节度使率军驻防原州,派朱泚、崔宁率兵数万在两翼驻防掩护,同时命令驻守泾州的军队,准备好筑城工具,去荒郊野外搞房地产开发。

泾州士兵听到这个消息后,炸开了锅,先是集体问候了杨炎十八届祖宗,然后再表示强调抗议。泾州士兵也是人啊,我们为国家守了十几年西大门,好不容易在这里站稳脚跟,凭什么要去原州这个鬼地方开荒?

李怀光也不是善茬,见有人闹事就杀人立威,砍了几个基层将领。结果导致泾州士兵积怨更深,副将刘文喜利用士兵怨恨之心,乘机到处煽风点火,要求朝廷调段秀实回来担任节度使,或者让朱泚担任统帅。

朝廷没有调回老段,改任朱泚替代李怀光。按理,这个折中办法,符合当初副将刘文喜提出的要求。可是副将刘文喜拒接诏令,他真实目的是想拥兵自立,借助外援吐蕃力量,割据地方。

结果朝廷命令朱泚、李怀光率军攻打刘文喜。后来刘文喜被部将杀害,总算躲避一场内讧。因为泾州士兵强烈反对筑城,杨炎担心强行执行,会引发新的叛乱,只好放弃筑城计划。

这件事,先不管修筑原州城是否合理,就凭杨炎粗暴的执政方式,都会让人产生非议。杨炎身为宰相,执政水平竟然跟乡村干部一样。

4、杨炎,想让皇帝背黑锅。

理财大臣刘晏,曾经也做过宰相,从事财政管理改革工作多年。在朝廷得罪不少人,但多少也积累了不少人脉。刘晏被杨炎陷害之后,有很多人抱打不平,向皇帝上书反应情况,要朝廷给刘晏之死一个明确说法。

《资治通鉴》:杨炎既杀刘晏,朝野侧目,李正己累表请晏罪,讥斥朝廷。

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同志,就是为刘晏伸冤最积极的人。他是地方节度使,手握重兵的实权派人物,说话还是很有分量。老李多次上表朝廷,询问刘晏何罪被杀。文风犀利,含沙射影,讥讽朝廷乱杀国家重臣,制造舆论压力。

杨炎见势不妙,生怕戴上乱杀忠良的帽子。于是派自己亲信去各道宣慰,向各位封疆大吏讲明真实情况,安抚当地百姓。其实杨炎是别有私心,明面上为朝廷宣传政令,实际是为自己辩解,甩锅给别人背。

遇到好事一个劲往自己身上扒,遇到坏事就推得一干二净,这是多数官僚的通用法则,也是官场老油条,在朝廷混日子的两大独门诀窍。往自己脸上贴金,往别人身上甩锅。正常情况下,最多甩给下属,或者甩给自己政敌。杨炎却甩出新高度,新境界,新水平,他直接把杀刘晏黑锅,甩给最高领导人唐德宗。

《资治通鉴》:炎惧,遣腹心分诣诸道,以宣慰为名,实使之密谕节度使云:“晏昔附奸邪,请立独孤后,上自恶而杀之。”

当年唐代宗立皇后时,刘晏建议立独孤氏,不立德宗生母沈氏,导致皇帝厌恶他,才招来杀身之祸。这等于把杀刘晏的黑锅,完完全全,结结实实地甩给唐德宗。刘晏被冤杀,和他杨炎没有半毛钱关系。

唐德宗听说此事后,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派宦官到李正己那里打听情况,宦官回来报告说确实如此。因为这事,唐德宗开始厌恶杨炎,但没有当面发作,把怨气埋在内心。

在唐德宗心里,杨炎是个小人,两面三刀,不值得信任,更不能委以重任。遇到事情,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把杀人黑锅甩给皇帝背。最过混的是,自己被杨炎利用了,错杀了刘晏,到最后还被杨炎卖了。

这就是杨炎的狡猾,貌似自己很 聪明,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其实愚蠢透顶。让谁背黑锅都可以,唯独不能让皇帝给你背黑锅。得罪皇帝,失去皇帝的信任,没有皇帝做靠山,你杨炎什么都不是。

杨炎做了婊子还想立牌坊,连皇帝都敢出卖的人,还有什么人不敢出卖。这件事情的发生,直接宣告杨炎政治生命的结束。

在唐德宗眼里,杨炎是个有才无德的小人。

4、自命清高,得罪奸相卢杞。

杨炎想让领导背黑锅,结果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因为唐德宗开始讨厌杨炎,所以开始有意冷落与疏远杨炎。先是提升卢杞为门下侍郎、平章事,进入宰相班子,剥离杨炎部分相权,有步骤地架空杨炎,重组宰相班子成员。

建中二年(781年),卢杞和杨炎共同执政。

《资治通鉴》:迁炎中书侍郎,擢卢杞为门下侍郎,并同平章事,不专任炎矣。杞蕞陋,无文学,炎轻之,多托疾不与会食;杞亦恨之。

杨炎看不起卢杞,觉得卢杞不学无术,人也长得磕碜,整天只会溜须拍马。遇到剪彩之类的事情,杨炎经常托病或找其他借口不参加,目的是不想和卢杞在一起混,显得自己没有档次。工作方面,两个政见也完全不合,动不动就吵嘴拍桌子。

因此卢杞怀恨在心,对杨炎咬牙切齿,发誓要把杨炎往死里整,才能出口恶气。为了扳倒杨炎,卢杞开始在朝中拉帮结派,安插亲信,重点提拔和杨炎有过节的官员。

大理寺卿严郢和杨炎有很深积怨,曾担任京兆尹,能力出众,口碑很好。只因为不依附杨炎,提出不同的政见,就遭受杨炎的多次打击报复,降为大理寺卿。卢杞故意让严郢担任御史大夫,其目的就是为了抓杨炎的小辫子。

杨炎做官到还干净,可是他宝贝儿子杨弘业,屁股沾满了屎。这货充当政治掮客,四处伸手吃回扣,坏事做了几箩筐。问题是,这些违法违纪的事情,都是瞒着杨炎做的。杨炎知道儿子不成器,但没有想到他陷得这么深。

严郢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掌握了杨弘业大量违法违纪的证据。立案侦查后,拔出萝卜带出泥,顺藤摸瓜发现杨炎也不怎么干净。

先前,杨炎为了修建家庙,就委托河南尹赵惠伯帮他转让东都的房子。赵惠伯并没有把杨炎房子挂到房产中介出售,而是直接以政府名誉买下来,用来作政府办公室。按理,这个也很正常,可是严郢查过账目,发现赵惠伯支付给杨炎的房价,严重超出市场价格,涉嫌假公济私,大搞利益输送。

唐朝建筑

卢杞,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开心,让大理正田晋处理此案。田晋是个老实人,秉公断案,认为根据大唐律法,属于贪污腐败罪,应没收多余钱财,最多只能判个免职。

这个判决,卢杞明显不满意,直接把这个不上道的田晋,调到山区基层去蹲点。换其他人重新审理案件,结果罪名是监守自盗,罪当绞刑。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大理寺还查出惊天的新线索。说杨炎之所以要卖掉东都房子,在老家盖座家庙,是因为杨炎知道那块地有王气。

这件事,成为压死杨炎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炎在王气之地盖家庙的事情,很快就被唐德宗知道,听后也是大为光火,下令三司法重审杨炎案件。三司法都被卢杞所控制,案情结果以卢杞目的为导向,复审结果坐实杨炎蓄意谋反。

在朝廷做官,你做了多少好事,估计没有多少人会提及;你做了多少坏事,很多人都给你记得一清二楚。

建中二年(781)十月,唐德宗下诏,免除杨炎宰相之位,降职为崖州司马。杨炎认命了,在距离海南岛100里的地方,他再次接到皇帝的诏令,不是开恩赦免,而是赐死。这一年,杨炎才五十五岁,男人最鼎盛的时候。

杨炎,相貌堂堂,才华横溢,官运亨通,算是天子骄子。但做人心胸狭窄,眦睚必报,排除异己,缺少气度,欺君罔上,忤逆圣意。

最后,再引用《资治通鉴》一句话来结束文章。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杨炎才高德薄,是个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