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善易者不卜”的理解

 梁学伟 2022-03-13

善易者不卜”的理解

易经是人类从收获物不稳定的渔猎采集经济时代,步入到收获物相对稳定的农业经济时代的文明的成果。是那个时代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反复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农业是人类最早从事的一种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河姆渡时期,就有了谷物化石。

对我们的祖先来说,自然界里跟他们关系最密切的东西,就是身边的植物,拿它们的果实吃,拿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治病。人类的早期发展时代,和其他动物相似,是基于生存的需要去发现、认识、了解和使用植物的。人类使用植物的本能,代代相传,逐渐形成经验,并不断积累,发展成为对植物有意识的观察、认识、使用和研究。植物是古人格物的重点对象。

农业社会,粮食生产是立国之本,稷是五谷之王,对稷的重视程度堪比江山,其所属的种类植物,是所有生者的代表物种,源生物质。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是与太阳一年四季的寒暑变化产生关联。四季的变迁就是时间的循环,适应时间是生气的一个必然条件。即植物种子的生发,植物叶的光合作用的发生都是在合适的时间里产生的。而时间是根据太阳与地球运行的空间变化关联在一起,是自然地向前而属天。植物是有形体的物,植物的成实是物质的精华代表,因此又是质即有机物的表达。这种质是生命的质,是含有生殖遗传信息、生长发育信息的有机物,与普通的质有区别。因而又必然出自普通的质,那么这种质的存在,必然有母体的质,这个母体的质就是地,地的水分、矿物质、有机物等,或是宇宙中所有有形体的质,即地外天体的陨落物质。而质的存在方式必然有其形状,因而占有了空间。

《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上》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易经表达的是物性、地宜、天道自然运行规律与人赞育万物规律,顺生,逆亡。

八卦表述了万物的变化,与天的因素、地的因素之间变化的关系,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地载万物的变化,是天的变化、地的变化的二元函数易经卦表述了万物的变化,与天的因素、地的因素、人的因素之间变化的关系,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地载万物的变化,是天的变化、地的变化、人的参赞元函数其目的是用来指导部落成员明吉凶,知得失,趋利避害,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劳动收获,以提高生活水平,聚集财富,成王成圣。《易经》最主要的用途是为了组织好农业生产,其精髓是以物象之阶段变化来类万物生长化收藏之真情,以明神妙万物之功德,变而通以尽仁义之利,成就富有大业。

在古代粮食生产系统中,国家是人的诸多因素中的最为重要的,处于组织的顶端,最重要的组织者是帝王。古代易经是由国家收藏的,不轻易示人,学习它人的是帝王,体现国家思想;帝王用易经思维模式来组织全国的农业生产,正是它的主要用途。所谓帝王之术之一。如果只是把《易经》为占卜的书,就如同把《黄帝内经为房中术一样见识浅薄。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荀子说: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是因为善易者了解易的原理,通过格物能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只要本身遵从事物发展规律处理问题吉凶祸福自然明了,也就不必要占、了。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又都有六个爻,每一卦的六个爻辞又详细表达了时与位的关系,对应每种事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每一个爻都有一个解释与反映其变化真情的象对应,而这六十四卦又囊括了世间万事万物,如果你研究明白了周易,你自然就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方位应该干什么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