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国家线想让你回家生孩子

 高一朗 2022-03-13

文章首发自高一朗(ID:gaoyilanga)

/ /

01

作为一个23考研党,看到国家线的那一刻真的哭了。

一眼就看到了经济学的分数线,A区360,B区350。正如网友所调侃的,360经济学这是想杀毒吧。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众所周知大学数学是难的,而经济学所考的数学三正是最难的那本。它考了最难的科目,分数线却和不考数学的专业不相上下,甚至更甚。

经济学的线往年也不低,但今年却是尤其的高,做个比较:2021年A区348,B区338.

当然除了我所关注的经济学,其他学位类的国家线也相对往年高了一些。

往年四百分以上的风毛菱角,今年却遍地开花。

大家纷纷留言:国家线让我们别读书了,回家生孩子去。

0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零零后在学习这一方面已经卷的离谱了。竞争十分激烈。

从高考卷到考研,真的没学上了吗?

这两年受疫情的影响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

由于疫情影响,许多准备出国的名校毕业生都留在国内考研或就业,考研人数暴涨80多万。从去年的377万涨到了今年的457万,然而却只录取110万人,注定是有300多万人没有学上的。

这样就会将许多985,211的学生挤下来,以此类推,那些普通本科毕业本来有机会找到工作,考上研的人都被挤了下来。

于是没考上研的这批人又去考公考编,原本一个岗位十个候选人的变成了一百来个。真的一点点也不夸张。

或许这也是今年分数线如此之高的一个原因,当然其他就不赘述了。

这两年毕业考研或者考公仿佛成了一种常态,趋势所向,一半人考研,一半人考公考编。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学校,就算是这样我也能切实感受到身边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学习,考证,提高绩点,渐渐的大家都变成了卷王。

就更别说是重本院校的学生了。

03

我刚上大一那年机缘巧合认识了我们院的一个学姐。

她是20年考研的考生,当时她们班有四十三名同学,考研的人也就只有十五六个罢了。

但是据统计,现在一个班四十多个人准备考研的人占了三十多。

所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准备,优秀的人越多,国家线将不断上涨。

那个学姐成绩是很好的,老师也很看重,但是她依旧没有考上。

当时她离国家线都差十几分,因此她选择了二战。

然而今年分数线暴涨,但是她也只是刚刚过线。

第一次没考上她真的很绝望,所有的情绪积攒在一起让她的身体出了很大的问题,在医院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病养好之后就开始准备二战了,整个人都和社会有点脱轨,变得不爱社交,有点敏感。

她第一次失败就这样了,我真的无法想象那些三战四战的人看到分数线的那一刻是有多失望。

备考时的压力或许只有考过的人才能深切体会的到。

我们人类会下意识的去认为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可是幸幸苦苦努力了一年没过线就是没考上,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

这时候我们才明白:“原来真的有那种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实现的梦想啊。”

04

人生的这条路上大事很多,高考那年我以为这就是我人生中一个十分重大的转折点,然而走过之后才发现不过尔尔,后面有更大的怪兽等着我们去打。

走过了,亦或者是被绊倒了,你回头看看,原来都是会过去的。

“不是说没有上岸就是不够努力。”

考研的战线很长,孤军奋战很累,人生也不是只有考研这一条路的。所以emo一下下就好了,不要一直emo了。

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去做下一个决定。

二战,考公考编,亦或者是找工作,你都要把握好机会。三四月能找到的工作五六月就没了岗位。

希望考上的同学复试成功,也希望没过的同学能够理智的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更希望我们22考研和23考研的同胞们能早一点下手准备,情势所迫,不早不行。 

-完-

往 期 推 荐

点击下方文字即可跳转

身体碰撞的声音,没一处往心里去

有人需要你的没事找事

异地恋才不是你们分手的根本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