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锦堂医案(九)

 一个大树 2022-03-13

十六、黄芪建中汤加味治愈胃痛一例

毛某,男,25岁。

初诊∶197733日。

主诉及病史4年,每逢天冷或稍进冷食即发作。近几天来胃痛加重,并放射到后背,疼痛夜间加重,喜温喜按,经常冷酸,饮食减少,大便常干。

诊查舌淡尖红,苔白,脉弦细而数。经某医院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辨证脾阳已虚,胃阴不足,兼有瘀滞。

治法温补脾阳为主,佐以行气和血。

处方生黄芪24g肉桂6g生白芍24g生甘草9g炮姜9g法半夏9g瓦楞子24g制香附12g五灵脂9g麦芽12g6

二诊药后胃痛泛酸已除,食欲增加,白苔已薄。但仍口干,大便干,舌尖红。中阳初复,胃阴不足。前法中增养胃阴之品。

生黄芪24g肉桂6g生白芍24g生甘草9g炮姜9g生地黄9g麦冬9g生麦芽12g瓦楞子15g大枣510

三诊迭进温脾养胃之法,胃痛未发作,大便转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患者要求服成药,乃以丸代煎。

丸方生黄芪24g肉桂6g生白芍15g生甘草9g炮姜9g生地黄9g麦冬9g瓦楞子15g陈皮9g党参12g大枣5

取上方药10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2次,每次6g。半年后随访,胃痛未犯,并能稍进冷食。

【按语】消化性溃疡属于虚寒型的居多。本例虽见舌尖红、大便干、脉弦细而数等胃阴虚之象,但胃脘痛遇冷即发,喜按喜温,舌淡,显然以脾阳虚为主,故以黄芪建中汤为主方,方中黄芪、白芍、甘草生用不仅缓急止痛,而且能促进溃疡愈合。同时肉桂、炮姜与黄芪、甘草配合,甘温扶阳,建立中气;使水谷精微敷布,全身机运流畅,有利于恢复健康。此外,胃脘痛夜间加重,为血瘀之征兆,亦应兼顾。

十七、通里导滞法治愈腹痛一例

张某,男,67岁。

初诊∶1979829日。

主诉及病史腹部胀痛3天,伴见胃脘胀满,连及两胁刺痛,嗳气频频,时吐黏痰,口干口苦,头中热,耳内堵塞,不思饮食,大便干,小便赤。

诊查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弦而数。查血象白细胞数22×/L;分类中性粒细胞0.84

辨证湿热夹滞,交结肠胃,通降失常。

治法清热行气,通里导滞。

处方柴胡10g黄苓10g法半夏10g炒枳实10g生川军9g青陈皮各9g木香6g川厚朴10g炒苍术10g木通6g竹茹10g2

二诊药后大便转稀,胃脘胀满、嗳气及吐黏痰均减,头热耳堵已除,小便色变黄。惟腹痛转移至右下腹部,拒按,有反跳痛,无矢气,口干口苦而涩,饮食不香。舌淡,苔白中黄,脉弦滑而数。腑气虽有下行之势,湿热仍壅积肠中,气血瘀滞。当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导滞。原方去半夏、苍术、竹茹、木通,生军改为6g,加丹皮10g、桃仁10g、败酱草30g、连翘24g、忍冬藤45g5剂。

三诊迭进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导滞之剂,现右少腹仅感微痛,亦不拒按,大便正常,饮食虽乏味但较前增加,偶见恶心,口中仍苦涩,小便淡黄,脉弦滑。舌苔薄白中黄。肠中湿热渐化,气血瘀滞亦渐消散,余邪未尽也。

处方熟军6g桃仁9g炒枳壳9g青陈皮各9g川厚朴10g忍冬藤30g连翘18g败酱草30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冬瓜子30g3

服上方药1剂后,患者即返家乡。过半月来信,上述症状皆退,精神、饮食恢复。查血象均在正常范围。

【按语】本例属实热性腹痛,故以通里导滞为主要治法。但初诊所见,腹痛伴胃脘胀满,两胁刺痛,嗳气频频。头热耳堵,病位偏干上。即湿热夹滞交阻胃及肝胆之络,故以大柴胡汤加减治之。三诊腹痛转移右下腹,拒按,无矢气,是肠中湿热蕴积、气滞血瘀之象,因而改用大黄牡丹汤加减,通里活血,着重清热解毒,目的在于截断病势,以防热壅血瘀成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