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上甘岭打出国威的开国少将崔建功,为何晚年不忍看《上甘岭》?

 新用户49686918 2022-03-13

说起开国将军中从国民党军队起义过来的,大家估计都会想到陈明仁将军吧,其实,开国少将崔建功也是从国民党军投诚过来的,据说还是被一个“艺术家”将军俘虏的。

加入红军之后,崔建功身经百战,为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指挥志愿军第45师冒着美韩军队铺天盖地的炮火誓死坚守,令敌军不能前进一步,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成了名副其实的人民英雄。

多年后描述那一次伟大战役的电影《上甘岭》上映,随即风靡全国,一时间好评如潮,但是他却认为有瑕疵,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从国民党军投诚红军

1915年,那时还叫崔小四的崔建功出生于河北魏县,长大以后直到成家才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崔日发。

崔建功从小家境贫寒,19岁那年,因为没有饭吃,他孤身一人跑出家门,去东北闯荡。

说也凑巧,路上他遇到了3个东北军的逃兵,4人又结伙去了武汉,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混口饭吃很不容易,崔建功没有办法,只好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在第109师当兵。

109师是东北军的老底子部队,师长牛元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二十多万东北军失去了老家的根据地,跟着少帅张学良退进关内。

蒋介石看到机会,便任命张学良为鄂豫皖苏区“剿匪”副总司令,命令他带领东北军去围剿红四方面军。

新兵崔建功入伍一个多月,还没怎么训练,就到大别山区“剿匪”。听说要打仗,新兵们心里十分害怕。

没想到一个老兵却十分高兴,并且向崔建功“传授经验”说:“你别慌。过去我和红军交手过,一打起来,你只管缴枪投降。一缴枪,那红军便待你如兄弟!上次我被俘虏了不愿留,还给我3块大洋当路费!”

文章图片1

退出关内以后的东北军

崔建功为人正直,他感觉老兵油子这样做不合适:“人家把你当兄弟看待,你咋又回过头来打人家呢?”

“我老家是东北的,现在让日本人占着,回不去嘛!再说,人家红军宽宏大量哩,根本不计较!上回我见7班有个斜眼的上士,缴枪后还跟那红军说:'这可是我第三次来给你们送枪了!’人家不仅不恼,反而又发了3块大洋做路费,这不等于拿枪换大洋么!”

崔建功虽然表面上赞成地点了点头,心里还是觉得这样不够意思。

“剿匪”剿了好几年,东北军损兵折将,实力大减,后来红军长征,109师又跟到陕西“围剿”红军。

1935年11月,崔建功跟着部队向直罗镇发起进攻,哪知道这一次109师在直罗镇被红军夹击消灭大半,师长牛元峰也兵败身亡,部队里的很多人成了红军的俘虏。

崔建功的连队被红军堵住了,红军还没有开始进攻,有的国军老兵就喊道:“红军兄弟们,我们在这儿缴枪吧!”

好家伙,这就投降了?崔建功跟着大伙一起缴枪投降,有的老兵还说崔建功缴枪姿势不对,纠正说他必须双手举枪,不然红军会以为没有诚意,他虽然照抄老兵的作业,心里还是不以为然。

就这样,崔建功成为了红军的俘虏,但他不是兵油子,和红军相处时间一久,他发现红军官兵平等,长官和普通战士和平相处,大家吃一样的伙食,领同样的津贴,这在东北军部队里是无法想象的。

这对崔建功内心触动很大,他打心眼里佩服红军,就决心跟着红军闹革命。

据说,后来曾任红15军团政治宣传部副部长的黄镇建国后遇到崔建功,还曾经开玩笑说:“你还是我当初从直罗镇抓回来的呢!”

大概因为当时崔建功投诚之后是他接收的吧,黄镇将军不仅是外交家,还是艺术家,他的书法、绘画均有相当造诣。

陈毅元帅曾经写诗赞曰:“黄镇有三绝,就是书画诗。若能常写作,定为天下知”!

文章图片2

黄镇

但少有人知的是,其实黄镇将军也是从国民党军队里过来的。

黄镇出生于安徽桐城一个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任中学美术教员,后被解职,又去了冯玉祥部队当文书。

蒋冯阎“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军体系土崩瓦解,西北军部队备受排挤,其中的主力部队改编为第26路军,被安排到广西“剿匪”。

1931年第26路军不甘心受蒋介石的压迫,在宁都发动起义加入红军序列后,黄镇成为一名红军,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宣传工作。

1934年10月,他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中央红军和红15军团会师了,他又调到红15军团政治宣传部任副部长,所以在直罗镇战役中和崔建功结缘了。

崔建功被俘后,经过红军整训,也进入了红15军团政治部,和黄镇又成了同事。后来,崔建功在战斗中屡立奇功,没过几年就连升数级。

特别是他后来以“擅守”闻名,这可不是浪得虚名,不信可以看看下面他参加的恶战。

1945年10月,邯郸战役中,太行军区7分区司令员张廷发(1955年开国中将)负伤了,崔建功请求不下火线的司令员说:“您就回后方养伤吧,这里交给我!”

在他指挥下,蒋军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却一连两天没有跨过漳河河岸,这一仗让时年才二十多岁的崔建功声名鹊起。

很快,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李达带来了刘伯承司令员的命令:让崔建功代理7分区司令员!

1947年,在河南西平,崔建功带领27旅与蒋军整3师作战,激战20多个小时,蒋军依然不能前进一步。

1948年的洛阳战役中,崔建功又是身先士卒,在国民党军猛烈的炮击和毒气袭击下,他带领部队寸土不让,死守两天两夜,一处阵地都没有丢失。

文章图片3

崔建功(左)和战友

二、上甘岭一战成名

崔建功是上甘岭战役最前沿的指挥员,他浓眉方脸,身材微胖,性情和蔼,为人亲切,而且诙谐稳妥,处变不惊。解放战争时,崔建功就是秦基伟的部下,1951年入朝作战,崔建功还是秦基伟的部下。

1952年10月14日凌晨时分,上甘岭大战爆发了。敌人气势汹汹,出动了300门大炮,40架飞机,120辆坦克,在弹丸之地上甘岭轮番轰炸。时任15军45师师长的崔建功率全师战士顽强抗击,誓死不让寸土。

15,16,17日,接下来的三天里,敌我双方在上甘岭进行艰苦的拉锯战,上甘岭阵地血肉横飞,一阵是得而复失,刀光剑影,一阵是失而复得,战斗无比惨烈,闻所未闻。

残酷的战斗进行到18日,敌军又投入一个团兵力,四十五师前沿防守部队伤亡惨重,因为多种原因,上甘岭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志愿军剩余的部队不得不退守坑道。15军军长秦基伟急忙给师部打电话了解情况。

擅长防守的崔建功也难得向老首长叫苦说:“军长啊,我的部队快打光了,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了。没有兵怎么打仗?”秦基伟过了一会回答:“老崔啊,阵地丢了,回头不好见我哟。”

崔建功明白,秦基伟是理解部下的,虽然说话语调平和,但是,他的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于是,崔建功说出了那段传颂后世的话:“打吧,打剩一个连,我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当班长。如果我牺牲了,我的第一代理人就是副师长!”

七天七夜,反复争夺,这就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崔建功的45师硬是以血肉之躯顶住敌人钢铁的狂轰滥炸,他们不愧是擅长防守的英雄部队,敌人多次轮番攻击,他们依然坚守阵地,虽然付出伤亡3200多人的代价,但是敌人的代价更大,他们伤亡7100多人。

崔建功下定决心,即使一个师打成了一个班,也在所不惜,敌人的损失更惨,一天的战斗结束后美军一个连长点名,回答他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文章图片4

一名美军与同伴的尸体

10月30日晚上22点,秦基伟在后方集中了133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对盘踞在上甘岭表面阵地的“联合国军”发动毁灭性的炮击。

在2个小时的炮火准备中,志愿军向“联合国军”发射了一万多发各种炮弹,把敌人还没来得及巩固的阵地炸得稀巴烂,据敌军记者事后统计,11月1日“联合国军”从前方拉了30多卡车的尸体。

那天晚上,已经虚弱得几乎走不动路的崔建功是被人扶着走上阵地表面的,他看到无数弹道划破夜空飞向敌军阵地,隆隆的爆炸声中流光溢彩,姹紫嫣红,那也许是他这一辈子中看到的最精彩的一幕。

经过上甘岭战役前半场的15天激战,崔建功的45师依靠坑道工事,最终守住了阵地,但全师一万多人伤亡过半。

关键时刻,崔建功命令所有人员都上前沿参战,勤杂人员上去了,警卫连上去了,他的贴身警卫员也上去了。上甘岭这一次战役,他把擅长防守发挥到了极致,他也因此一战成名。

1952年10月27日,崔建功的45师获得了上甘岭战斗嘉奖令,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发出的,这个荣誉是很高的,以至于秦基伟也吃了一惊。

他说:“立即通报全军及45师。给我接45师崔建功电话。”但电话接通了之后,秦基伟居然说不出话来了:“志司通报了你们师……”

他花了好久才把事情说清楚,崔建功也是潸然泪下,只本能地“嗯、嗯、嗯”,说不出一句话了。实际上,崔建功不仅仅是高兴和激动,这一仗伤亡太大了,他想起了那些伤亡的战友们。

不只是这一次,以后,崔建功每次回忆起上甘岭战役都是如此,战友们上去了,很多人再也没有回来,崔建功总是牢记心里,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舍生忘死,与敌人同归于尽者,另外,还有舍身炸敌群的、舍身炸地堡的,45师有三十多位这样的英雄。

文章图片5

英雄的志愿军战士

此情此景,我们不能不高呼,上甘岭精神万岁!45师万岁!15军万岁!抗美援朝精神万岁!

三、他这样评价电影《上甘岭》

1955年9月,崔建功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并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联合国军”司令部先后调动了 6万多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飞机3000多架次,誓要拿下这个从地图上看起来只有屁股大的地方。

在不到四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人发起900多次冲锋,消耗炮弹190万多发,炸弹5000多枚,43天里,阵地反复易手达59次,然而敌人最终却只得到了一块1000多平方米的阵地。

为此,敌军伤亡2.5万多人,要是把他们的尸体摆开,估计都能把上甘岭阵地铺满。

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他们无愧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我们不能忘记英雄,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故事片《上甘岭》,电影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八连连长张忠发率部坚守阵地浴血奋战的故事。

影片创新地采取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集中表现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突破传统战争片的约定俗成,不是拍摄上甘岭战役全景。

拍摄前,导演带领摄制组去朝鲜进行实地考察,以体会当年战斗的惨烈,他们两次到上甘岭战场寻访,并采访了一百多位当年参战的志愿军战士,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素材。

功夫不负有心人,电影《上甘岭》公映后,观众好评如潮,感动了全国人民,电影在一些细节上,刻画得特别真实,增强了感染力,效果非常好。

文章图片6

崔建功指挥战斗

比如,《上甘岭》中的松鼠,这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经典细节:志愿军在地下坑道休息时,一只小松鼠跑进来,战士们把它捉住保护起来,战役胜利后,他们把小松鼠送回森林,小松鼠回家了,他们也可以回家了。

这个细节,很好地显示了志愿军战士在残酷战争中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其实,原先写的剧本中不是小松鼠,而是小麻雀:麻雀飞入山洞,战士们争相去抓麻雀。

可是那时候朝鲜战争刚过去三年,可能是麻雀受到了惊吓,摄制组在上甘岭附近几乎找不到麻雀。

大家一想:是啊!上甘岭阵地炮火连天,山上哪里还会有麻雀呢?但他们却在战场看到了一些松鼠。

这是朝鲜半岛常见的小动物,由于双方的炮火把上甘岭炸成了一片光秃秃的石头山,松鼠的家园遭到破坏,松鼠无处可去,只好在地面上跑来跑去。

于是,为了让影片的故事更加贴近实际,小麻雀改成了小松鼠。

还有电台呼叫的细节,当时阵地与阵地之间的电台呼叫,都以“张庄”“李庄”等代替,放映露天电影时,孩子们开心地模仿,而且,看过电影后,在游戏中还恋恋不忘,一遍一遍的不厌其烦。

此外,这个细节也格外感人:指导员身受重伤,生命垂危,坑道里缺粮少药断水,他嘴唇干裂,眼神暗淡,声音微弱:“小王,请再给我唱唱《我的祖国》吧……”

女护士王兰含泪唱起了《我的祖国》,战士们也一起唱起来。成为影片中的一个经典镜头,深深印记在观众的脑海里。

文章图片7

电影《上甘岭》剧照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女护士优美的歌声,灿烂的笑容,把生气和活力注入到残酷的战争,好像一缕暖阳温暖了大家,让所有观众动容,成为心灵深处的记忆。

电影里表现了崔建功所率领部队的顽强战斗、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当然也展现了其他兄弟部队英勇善战的优异表现。

一天晚上,昆明军区首次安排放映这部电影,军区首长和机关干部们集体观看,崔建功那时是昆明军区参谋长,他坐在前排,可是放映不久,崔建功就借故离去了。

电影结束时,他一直没有回来,座位还在那里空着。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就问崔建功:“上甘岭战役是你打的,这么光荣的事,上甘岭电影为什么不看了?”

崔建功说:“不是不想看,而是不忍看啊,我们师伤亡了那么多人,你说我能看得下去吗?”

上甘岭战役45师全部步兵连队中,全师班一级骨干的伤亡率达到了空前的100%,排级干部伤亡近90%,连级干部则在65%以上;有的连队只剩一个人还在坚持,危机时刻拉响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至少也有几十人!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我们为了和平付出的代价!没有这些英雄烈士舍生忘死地和敌人血战,“世界第一”的美帝国主义怎么可能跟我们停战和谈?

他还评价电影美中不足有瑕疵:“电影中这哪像打仗啊!这是打着玩,好人死不掉,坏人都死完。像这样打,我这个师长太好当了。”

他不会忘记,坚守上甘岭坑道时间最长的45师134团8连的一面战旗上被子弹和弹片打穿了381个弹孔啊,如果不是钢铁的意志,怎么可能在上甘岭坚持下来!

对于电影中出现女兵的情节,崔建功说:“所有能参战的我都命令上了,唯独没有叫女兵上。”但是,电影是可以虚构的,或许,兄弟部队有女护士上前线吧。

由此可见,多年来,崔建功对于上甘岭战役的这种思想感情,对于战友们的这种思想感情,特别是对于女性战友们的这种思想感情,一直是一脉相承的。

退休后,崔建功担任昆明军区顾问,继续为建设祖国的国防事业发光发热。

2004年9月10日,人民解放战争的功臣、朝鲜战争的英雄崔建功将军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与安宁而流血牺牲、痛歼敌寇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文章图片8

崔建功将军戎装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