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4月初,东北军第109师在师长牛元峰的带领下,奉命前往大别山和红28军作战。牛元峰是山东沂水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军校毕业后进入东北讲武堂担任教官,后来又出任东北军辎重兵司令,1935年年初才调任109师师长。虽然长期身居高位,但牛元峰的实战经验却极为缺乏,加上对手又是以游击战擅长的高敬亭,因此109师在大别山“围剿”数个月,不仅毫无战果,还损失了不少人马和辎重。 就在牛元峰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收场的时候,中央红军主力到达了陕北,老蒋急令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17路军前来“围剿”,牛元峰也奉命率部赶往陕北。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红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各个歼灭的方式来打破敌人的进攻,并把伏击地点选在了直罗镇。牛元峰在大别山被高敬亭打得灰头土脸,感觉脸上无光,急于找回脸面,因此一个劲地催促部队前进,结果一头撞进了红军在直罗镇布下的伏击圈。 1935年11月21日拂晓,红一军团和红15军团的主力对109师发起总攻,牛元峰在睡梦中被惊醒,匆忙指挥部队抵抗。但在红军两大主力军团的夹击之下,109师很快全军覆没,牛元峰也被击毙。在这场大胜仗中,我军共俘敌5300余人,其中包括了一个名叫崔日发的二等兵。崔日发是河北魏县人,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吃了不少苦。 1934年,19岁的崔日发外出谋生,辗转多地后,最终来到了汉口。一开始他给别人当小工,工作苦不说,还赚不到多少钱。这一天上工前,崔日发在街头看到东北军的一个征兵站正在招兵,他感觉这或许是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当场就报了名,被分到109师当了一个二等兵。不料当兵刚一年,就成了红军的俘虏。 直罗镇战役结束后,时任红15军团宣传部部长的黄镇亲自对俘虏讲话。他上来就问:“各位丢了什么东西没有?有就报告,我们找出来如数发还。”俘虏们齐声回答:“没有”。接着黄镇详细讲解了红军和白军的区别,以及红军的抗日主张和东北沦陷的前因后果。109师的官兵大多数都是东北人,他们做梦都想打回老家去,黄镇的这番话讲到了这些人的心坎里,许多人当场就报名参加了红军,其中就包括崔日发。 当时恐怕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军二等兵,竟然在17年名扬天下!1952年10月14日,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负责防守上甘岭的正是崔日发任师长的45师。在15军所属的三个师当中,45师以擅长防御著称。1947年12月,该师第133团在河南西平阻击国军精锐整编第3师,激战20多个小时,未让其前进一步,为陈谢兵团围歼敌第5兵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48年3月的洛阳战役中,该师奉命阻击胡琏统领的整编第11师,在炮火中和优势之敌血战两个昼夜,愣是一个阵地都没有丢。同年10月,郑州战役爆发,国军第40军弃城北逃,45师奉命在薛岗阻敌,挡住了敌人一轮又一轮的攻势,为全歼该敌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因为45师擅长防御,所以秦基伟才将上甘岭交给该师防守。 崔日发也确实没有辜负秦基伟的信任,在血与火的上甘岭上,他指挥45师和美韩联军血战了整整43个昼夜,战役最紧要的关头,他向秦基伟表态说:“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剩下一个班,我当班长,我牺牲了,副师长是第一代理人”最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45师击退了敌人900多次冲锋,牢牢守住了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军威和国威,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此战过后,美军再也没有对志愿军发起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并最终老老实实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1954年,崔日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秘书处为了表彰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立下的卓越战功,将他的名字改为“崔建功”,这个名字很快家喻户晓。1955年,崔建功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担任过昆明军区的参谋长。2004年,崔建功病逝,享年89岁。 关注作者不迷路,每天稳定更新,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和转发 |
|
来自: 冬不拉拉 > 《中国革命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