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谱》(二十三)

 公司总裁 2022-03-13

【原文】

       自汉魏已〔1〕来,论书者多矣,妍蚩〔2〕杂糅 〔3〕,条目〔4〕纠纷〔5〕。或重述旧章,了〔6〕不殊〔7〕于既往〔8〕;或苟〔9〕〔10〕新说,竟〔11〕无益于将来。徒〔12〕使繁者弥〔13〕繁,阙〔14〕者仍阙。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15〕其工用〔16〕,名曰《书谱》。庶〔17〕使一家后进〔18〕,奉〔19〕以规模〔20〕;四海知音,或存观省〔21〕。缄秘〔22〕之旨〔23〕,余无取〔24〕焉。 
                                                                         垂拱三年〔25〕写记。 

                          【注释】

〔1〕已:通以”。

〔2〕蚩:通媸”(chī),丑陋。

〔3〕糅(róu):混杂。

〔4〕条目:按内容分的细目。

〔5〕纠纷:交错,杂乱。
〔6〕了:全然。

〔7〕殊:不同。

〔8〕既往:以前。

〔9〕苟:姑且,暂且。

〔10〕兴:举办,发动。

〔11〕竟:居然,竟然。

〔12〕徒:只,仅仅。

〔13〕弥:更加。

〔14〕阙(quē):古代用作字,空缺。

〔15〕第:次第,次序。

〔16〕工用:功能,作用。工,通“功”。

〔17〕庶: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

〔18〕后进:后辈,也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论语·先进》: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19〕奉:尊重,遵守。

〔20〕规模:摹仿,取法,典范,榜样。

〔21〕观省:反观内省。

〔22〕缄秘:封闭隐秘。

〔23〕旨:意义,目的。

〔24〕取:挑选,采用。

〔25〕垂拱三年:为唐武则天年号。垂拱三年为公元687年。

【译文】

自汉、魏以来,有关书法论述的很多,但好坏混杂,条目纷繁。有的重述旧说,同以往没什么两样;有的另立新论,对将来无益处可言。只是使繁琐的更加繁琐,而空缺的依然空缺。如今我撰写了六篇,分成两卷,依次列举功能,命名为《书谱》。期待它能有一位后生,奉作规范;还望四海知音,聊以参阅。秘而不传的意图,我是不赞同的。

                                                               公元687年书写记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