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32

 本能学堂a昨年 2022-03-13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这段条文看着文字挺多的,但没有难点,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我们先说两个重点字词:

除中——“中”是指中气,也就是太阴脾胃,“除中”就是指中气衰败,这涉及到生死问题。疾病后期,病家可能出现回光返照,也就是本来精神萎靡不振,突然神志清明,本来不能饮食,突然胃口大开,这都是“除中”的表现,这是体内之精突然外散引起的一过性恢复,精散没了,人也就没了。

索饼——索然无味的饼,也就是白饼,没有馅、没有酱,这种饼是没有味道的,容易消化。

我们再说说这段条文完整的含义:

病家一开始是发热的,发热了六天,接着出现了手脚逆冷以及下利,厥利出现了九天。

大部分情况下了,厥利说明体内虚,是运化不好的,应该胃口受影响,是不能饮食的。现在病家出现了厥利,反倒能食,担心是疾病后期的除中,就先试验一下:让病家服用白饼,吃完后没有突然爆热,说明体内之精没有外散,那就不是除中,而是正气逐渐恢复,身体消化功能在逐渐增强,病家慢慢是会痊愈的。如果是除中的话,病家会正气突然来复,然后迅速衰退,这也就是常说的回光返照。

热六日,厥利九日,然后接着又热了三日,按照医理推测,病家会在下一天的半夜身体恢复。

恢复的原因在于:一开始发热了六天,厥利了九天,接着又热了三天,热的日期跟厥利的日期相等,说明身体的阴阳恢复了平衡,所以推测旦日夜半愈。

如果最后热了三天以后,病家仍然脉数,火热没有消退,那说明体内火热偏多,热伤皮肉血脉,病家可能出现痈脓。

这段条文没有特殊的深意,就是说明厥利与热的日期相等的话,病家就会痊愈,热多的话可能导致痈脓,另外就是说明了疾病的重证——除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