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15痹症

 本能学堂a昨年 2022-03-13

温补三阴、散寒通滞法治痹证

韩某,女,46岁。11月22日初诊。

主诉:膝关节及背部疼痛4年余,加重1年,伴头痛10年。

初诊:4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膝关节及背部疼痛,遇冷加重,到某西医院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止痛药治疗,症状暂时缓解。曾多方求医,进行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后经人介绍遂来诊。就诊时膝关节及背部疼痛,头痛,口干,畏食生冷。舌质淡,苔白,脉弦数。

中医辨证:痹证(肝脾肾功能失调)。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温补三阴,散寒通滞。

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

当归15g,通草15g,细辛3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茯苓20g,党参15g,附子6g,干姜12g,黄芪30g,炙麻黄6g。6剂,水煎服。医嘱:避风寒,勿过劳,畅情志。

二诊:11月28日。服上药,疼痛加剧,自觉口干,头昏。舌质淡,苔薄黄,脉弦数。上方加黄芩12g、知母15g。10剂,水煎服。

三诊:12月8日。服上药,诸症大减,现受凉后头痛时发,伴四肢及腰部酸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茯苓、党参,桂枝20、干姜20g、加羌活20g、防风10g、白术10g、苍术10g、川芎30g、开麻6g、白芍10g。续服30剂。

四诊:1月10日。服上药,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现受凉后时发头痛(微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嘱上方不变,续服60剂。

五诊:3月11日。服上方病情稳定,疼痛全部消失,自述身穿单薄衣服验证无复发。舌质淡,苔白,脉弦细。上方去升麻、柴胡、白术,炙麻黄加至12g、炙甘草加至15g、附子加至15g,加茯苓30g、党参15g、土鳖虫15g。10剂,水煎服。

感悟: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本案辨证应注意两点:一是患者背痛头痛,为风寒湿之邪客背部经脉,经气不畅,血脉凝滞,不通则痛,血藏于肝,经脉不通则肝木不达。二是诸痛遇冷加重,为素体阳气不足,无以温经通脉。如《济生方·痹篇》曰:“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说明痹证的病因病机是正虚复感受外邪。正虚主要责之于肾阳不足,致风寒湿邪内伤,并深侵督脉,气血凝滞不通,且肝虚生风、脾虚生湿、肾虚生寒,肝脾肾功能失调,又可导致风寒湿邪内生,故肝脾肾功能失调是引起本病的根本原因。治宜温补三阴,温经通脉。方选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入肝,能温能疏,为补血要药;桂枝入肝,温通血脉,芍药入肝,养血和营,两药合用助当归共奏养血疏肝之功。附子、党参、茯苓、炙甘草温补脾肾,健脾益气。麻黄附子细辛合通脉四逆汤,温肾壮阳,通脉止痛。九味羌活汤祛风,胜湿,止痛。柴胡、黄芩、知母以防肝郁化热。芍药、土鳖虫益阴和营,活血通脉,与桂枝相伍,内疏厥阴,调和营卫;甘草既可补中健脾,又可调和诸药。如此相伍则邪祛正复,营卫调和,血脉通利,关节灵活,而疼痛自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