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尾声,其七)——决战前的外交

 金色年华554 2022-03-14

汉末群雄系列之袁绍(尾声,其七)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袁绍重大事件之三十二——路线之争

上期说到建安四年(199)四月,河内郡眭固被曹操攻杀并夺占地盘,紧接着六月袁术欲投奔袁绍又被曹操截击,袁绍怒不可遏,立即开始整军备战。

袁绍集结十万精兵,战马万匹,准备南下攻打许昌。袁绍的首席谋士沮授认为跟曹操开战不同以往,应该做好更加周全的准备。具体而言,跟公孙瓒的长期战争刚刚结束,百姓需要休养,粮草需要积蓄,税赋也刚够维持,这些都不能太着急。应该先派使者把消灭公孙瓒的捷报献给天子,然后大力发展农业休养生息。假如曹操对我们的使者有所为难,那就给我们提供了出兵理由,到时我们可以进屯黎阳,逐渐向河南扩张,大批制造舟船器械,同时分出多路骑兵在黄河沿岸到处袭击,使曹操不得安宁,而我方则可以安心发展。三年之后,便可轻取曹操。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尾声,其七)——决战前的外交

《献帝传》载: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另一边郭图、审配则先后发言表示:“兵书里说得很清楚,十倍则围、五倍则攻,定可战胜敌人。何况主公英明神武,外联河朔各路豪强,出兵伐曹就像翻手之间。现在不赶快进攻,恐怕以后就难了。”

沮授回应道:“想出兵,必须师出有名,才能赢得人心,这叫义兵;只靠兵多将广以多欺少,便失了道义,这叫骄兵,骄兵必败。如今曹操迎奉天子,在许昌建都。我们就这样直接进攻,那是没有道义的。何况就算比硬实力,曹操令行禁止、士卒精练,都不是公孙瓒那种程度可以相比,我们优势并不绝对。既然现在有能够确保胜利的万全之策,为何要兴此无名之师,徒增风险呢?”

郭图等人则称:“袁公伐曹操,相当于武王伐纣,怎么叫不义,怎么叫无名?何况现在正是将士们刚刚打了大胜仗,士气高昂战力精锐之时,不及早定下大业,那叫'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越王勾践为什么能称霸,就是吴王夫差一时心软留下无穷后患,所以吴国反被越国灭了。监军您的策略,太过求稳而忽视未知的变化了。”

最后大家都知道,袁绍还是采纳了郭图、审配等多数派的意见,也就是立即发动决战。至于到底应该急战还是缓战,其实双方都有道理,毕竟历史不能重来,急战不表示必败,缓战也不能说必胜。假如没有乌巢那把火胜负仍然未知,而按照沮授三年休养生息策略,这当中又不知会发生何种变数。只能说沮授的策略基于实力占优的袁绍来说更加稳健,获胜的概率相对更大。因为从地理位置来看,袁绍占据河北四州,拥有稳固的大后方,可以高枕无忧地专心发展后方生产力;而曹操则处在四战之地,东西南北都是敌人,必须分兵应对,这也是官渡之战双方能出动的兵力差距极大的重要原因。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尾声,其七)——决战前的外交

沮授

袁绍重大事件之三十三——失信下属

沮授的提议更加合理,但是袁绍没那个耐心去等。当然前面也说了,既然袁绍实力占优,那么他想要趁势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也很正常,这并不是袁绍最终失败的原因,不论采取哪种策略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举措在于接下来。

沮授有才大家都知道,袁绍也知道,所以自沮授加入袁绍麾下之始就是首席谋士与监军,拥有兵权。但是袁绍能发现人才、招揽人才、任用人才,就是不能采纳人才的建议。在这一点上袁绍的水平就明显比曹操、刘备低许多。袁绍总是能在关键的决策上做出错误判断,缺少力排众议的魄力,习惯于听从多数意见。

《后汉书·袁绍列传》载:“图等因是谮沮授曰:“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

前面沮授与郭图、审配的争论还只是正常的意见不同,那么这段话就开始人身攻击了,后面还有,笔者截图一段。沮授的监军权力是很大,但要说他能威震三军,无人可制约什么的,也真亏袁绍能听信。堂堂四世三公盛名的袁绍,加上三子一甥各据一州,沮授哪里有僭越的可能?更何况沮授的权力都是袁绍给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袁绍这点道理还真就没坚持住,就因为郭图一派人多,居然对沮授产生了怀疑,大战之前先剥夺己方首席谋士的权力,把沮授的军权分给了郭图、淳于琼,三人各领一军。

但是,还没完。您以为袁绍把沮授军权分成三份就完了吗?其实根本没分。史书原文“未及行”。也就是袁绍做出决策又取消了。到底是袁绍当面答应了郭图等人而未发布命令,还是发布命令旋即取消,总之被史书清楚记载出来,表明当时这件事就不再是机密。可以想见如此的反复,不论沮授还是郭图都很不满意。袁绍的反复无疑对阵营团结有百害而无一利,大战之前军权分配左摇右摆,兵家大忌。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尾声,其七)——决战前的外交

袁绍重大事件之三十四——外交战线

按照时间顺序,从袁术死亡不久袁绍就已经在做战前部署了,这个时间在建安四年(199)六月或稍晚一点点。但我们知道官渡之战真正爆发在建安五年(200)正月,近半年时间袁绍没有出兵。袁绍到底在干什么呢?

一方面是处理内政。与曹操的战争不同以往,这是决定天下归属的大决战。所以即便袁绍再着急,也得让将士先休整,更重要的是需要等待秋收,必须有足够的粮草才能支撑庞大的军队。这些因素虽然不如具体的历史细节精彩,但却是最基础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袁绍也在不停地寻找盟友。毕竟曹操地处四战之地,如果有人在其他方向出兵,袁绍获胜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拉拢的重点当然就是荆州刘表以及南阳的张绣。刘表与袁绍算是长年盟友,当年共同对付袁术时两人就是同盟关系。如今夹在中间的曹操天然成为共同的敌人,所以刘表很痛快地答应下来。只是刘表态度明确,行动就几乎没有了,当然这是后话。至于张绣,本来跟曹操已经结下血仇,应该是最没有悬念的反曹势力,怎奈贾诩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动张绣归降曹操。考虑到袁绍的使者要跨越曹操地盘才能到荆州,路途遥远又要避人耳目,所以往来时间较长。等到张绣拒绝袁绍使者加入曹操时已经是建安四年(199)十一月。

在此期间袁绍也派使者到关中拉拢各路豪强。虽然经过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的折腾,司隶关中一带已经非常破败,但也还有马腾、韩遂等大大小小十几支军阀,他们要是能从西面进攻曹操,也颇具威胁。然而曹操早有防备,以钟繇为司隶校尉持节都督关中诸军。虽说钟繇实际无法调动关中豪强们,但钟繇代表朝廷名正言顺,不断地做思想工作,还真说动马腾韩遂等诸侯送人质到许昌。即便如此,关中诸侯纷纷还是表示中立,并未站在曹操一边。当然,更不可能帮袁绍。

另外,在兖州豫州,袁绍也派出使者到各地暗中策动,有不少人表示将会响应袁绍,只等袁公王师南下了。这当中的重点无疑就是豫州汝南,因为这是袁氏的老家,支持者当然众多。

也不能忘了徐州。袁术是被曹操拦截而死,曹操派出的是谁?刘备、朱灵。作战结束后朱灵回师复命,刘备则不知用什么借口径自跑进下邳。

《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

这应该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吧,郭嘉等众谋士纷纷反对刘备带兵,曹操没有采纳。这段刘备本传先“据下邳”后“灵等还”,说明刘备强占下邳在先,朱灵无法就地解决刘备只能赶紧回报。紧接着刘备杀掉徐州刺史车胄并留关羽镇守,自己再次回到小沛。这是真正的放虎归山。紧接着东海郡昌霸(昌豨)以及周边多个郡县起兵反叛曹操,这些原泰山军成员以及徐州本地势力纷纷响应刘备,使刘备瞬间拥有数万兵马,再次成为一股力量。为守住徐州,刘备赶紧派孙乾出使袁绍,袁绍迅速调拨一支骑兵前往支援刘备,帮助刘备击退了曹操派出的刘岱、王忠。

于是在袁绍拉拢荆州、关中各势力未见成效时,却突然在东面冒出来一个强力盟友刘备,这对袁绍无疑是天大的利好。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尾声,其七)——决战前的外交

刘备携徐州支持袁绍,无疑给已经紧张对峙的袁曹双方添了一把火。袁绍到底有没有利用好这把火去烧曹操,下期继续聊。感兴趣的小伙伴敬请点赞关注吧,同时也欢迎翻阅往期三国人物文章。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