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启示录031:为啥说“忠恕违道不远”

 新用户17779036 2022-03-14
导读
孔子为什么说忠恕违道不远?在今天,忠恕二字该怎样理解?忠恕二字为何难以做到?为什么说中庸就是维持人和人之间索取与付出的动态平衡?为什么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容易做到中庸?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在精读《中庸》第13章的时候,一定会有这样一个问题:
孔子他老人家告诉我们,只要是能够做到“忠恕”二字,那么就是离中庸之道的境界不远了,还特别交代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我们要追问:为什么说忠恕二字,道不远呢?
01
我们还是先去找权威。
宋代的大儒朱熹先生这样解读: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明代的高僧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忠者,无人无我,道之本体也恕者,以人例我,以我推人,修之方便也
刚刚离开我们不久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话说中庸》一书中这样说:对人尽心尽力叫忠,能够原谅包容别人叫恕
我们把他们三位的解读再归纳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就做到了把别人和自己看成平等的、一样的、没有分别的、没有任何偏私的。
也就是,自己的心念完全居中,不偏左也不偏右,不偏自己,也不偏别人,这个时候叫“忠”。
02
有了这种内心的忠正,那么对外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对待别人就会和对待自己一模一样。
自己不喜欢的,能够想到别人也会不喜欢,所以自己不会强加给别人。
别人喜欢的,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帮别人一把,这叫 尽“忠”。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把它强加到别人头上去,这叫“恕”。
我们在生活当中去看一看别人,再闭上眼睛好好地反思反思自己,有谁能真正做到。
就算是偶尔能做到,又有谁每件事情都做到呢?这两个字是说起来非常容易,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情。
03
我个人对“忠恕”二字的理解是,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于是必然会有你我、彼此之分。
既然有分别,就一定会有利益上的、情感上的、责任上的分配问题。
而不管任何人,本性都自带贪欲,都没有办法把那个心放到中正的位置上。
于是就会有好恶心,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
在现实生活当中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十有八九别人也喜欢,而且我们绝大多数人本能上,都希望多得少舍、多取少予。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和这样的做法,彼此之间的利益、情感,付出和回报之间,就很容易失去平衡,一旦失去了平衡,就一定会有矛盾和冲突。
04
孔子讲的中庸之道,还有佛家、道家讲的道,本质都是一回事,都是超越时空而存在的。
人作为自然之子,没有能力去改变大道,唯一能做的就是遵道而行。
大道的法则是虚无和平衡,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数学坐标轴上的原点。
而人和人之间相处,就是要做到彼此取舍之间的动态平衡,最理想的中庸状态是,谁都不多吃多占。
我多得到了,要想办法再还回去,也绝不用自己不喜欢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而且,真的能够领悟了虚无、空性的大道,人的分别心就会弱了,好恶心就会淡了。
就算是别人有了失误,乃至是错误,也不会像普通人那样简单的怨恨,而是能够将心比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下对方的难处。
05
其实,说白了,儒家讲的“忠恕”,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质上跟佛家所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同理心应该是一回事。
本质上都是告诉我们,要忘掉自己、去掉我执,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
这样,就会发自肺腑地帮助和理解别人,同时对别人的误解和伤害,也不至于挂怀放不下。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自己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帮助,这就是老百姓常讲的“人心换人心,五两换半斤”
真的能够做到这种地步,就达到了人我两忘,就是虚无、平衡、对等的中庸之道的境界。
所以,我们谁能够做到把自己放下,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那就自然而然会做到忠恕,也就慢慢地接近了中庸的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