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从一封信中学来“修理腰间盘”的方子,改善腰突,腰疼,腿麻,虽然只有十几块钱,但我一用就是40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当想念老师的时候,都能想起李商隐的这首《无题》 我这辈子最敬佩的人就是我的老师,在行医的这条路上,他教给我的不仅是书面上的东西,更多的是做人,为人处世的道理。 而他的医术,我虽然不敢自夸妙手回春,但是他对患者的用心和对医术的钻研,我想,我们现在很多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 记得有一次,老师收到一封来信。信中说,有一个人非常需要老师的治疗。 这个人是老师的一个远房亲戚,男性,恰逢壮年。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劳累,所以渐渐地形成了腰痛的病症。信中描述,他的疼痛就像针扎一样,两条腿发麻,如今整个人不敢下蹲,不敢翻身,不敢行走。 经过检查,说是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但是,多次治疗后,无效。 对于这个人,老师略微还有点印象,他是干房屋建造的话,所以总是需要弯腰持力,从前的身体状态还是比较不错的。 于是,写下一张方子: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地龙、土鳖虫、续断、杜仲、川牛膝。 结果,没过多久,患者那边来信了,说是用药之后,感觉大好,疼痛大有减轻,可以下地自由活动,走路也能直起腰。后来嘱咐继续用药一段时间,到最后,患者痊愈。 看不见病人,却能隔空开方子,取得良效,这充分说明老师对于此病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 这么多年来。从追随老师,到跟随,再到逐渐成为他,我还有很多不足,但是面对此类疾病,我也慢慢摸索出了里面的道理。 首先,在西医中,腰间盘突出所致的诸多症状,现代医学一般考虑神经压迫或者脱落来解释,毕竟你都压迫神经了,肯定会疼痛。 但是,中医没有医学影像那些,也看不到病变的腰间盘,但是通过数以万计的患者病症归纳发现,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时痛时休。那么,如果问题真的是在腰椎间突出压迫上,那患者应该是一直都疼才是啊。 所以,用中医的视角来看:一般属于气血失调,筋骨失养所致。 也就是说包括“突出”在内的各种原因条件,影响了病变部位的气血运行,于是发作疼痛,气血运行状态不稳定,所以患者时痛时休,所以我们不能只着眼于腰椎间盘突出,而是应该活络和改善局部气血状态度。以及筋骨对人体的濡养。 我们在看这个患者,这个人既然正值壮年,当然不会有太大的肝肾不足的问题。结合患者的工作,劳力不辍,很大的概率在于腰部筋骨不利,气血不通瘀滞。 再看老师当时开的方子: 这里面当归,丹参用于养血活血,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经; 续断,杜仲,补益肝肾筋骨; 乳香,没药,地龙,土鳖虫,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这样一来,不是就很简单明了了。 虽然在临床扎根了一辈子,但我深知,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毕竟有些人能来门诊看病,还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来不了,不管是什么,我觉得都是无法阻挡医者为患者的担忧。 我把这些写出来,不知道能帮助到多少人,但是我深信,只要写出来,哪怕有一个人看到也不算白费,毕竟天下医者父母心,哪怕是在外漂泊的游子,也能多一份光亮和方向。 ![]() |
|
来自: 新用户88302mX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