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下成蹊丨买房前记

 桃下成蹊读书会 2022-03-14

 

在中国人的思维观念里,房子等同于家。

记得在水浒传中,潘金莲和武大郎被张大户娘子赶出免费租给他们的宅子时,武大郎建议两人搬出去重新租一套房子,可潘金莲执意不肯再过租房子的日子,她曾对武大郎说,这租房子是一辈子的事吗?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真正的家,一个可以避风的港湾。

听听,千百年前的女人就已经有了这种观念,于是乎老武和小潘同志拿出了他们全部的积蓄和体己在闹市区购置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栋小洋楼。

有了房子才有了归属感。我想当时小潘姑娘一定是这么认为的。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是千百年的变迁,想不到现如今时代在变,但人们对买房子的执着程度却依旧没有改变。

 
 

 

有人说,外地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到的最深的孤独感便是没有一个固定落脚的地方。我一时想不起来这句话是在哪本书里看到的,直到我前几天路过某处售楼处的大门时,我才想起来,这句文艺十足且煽情的话来自于我们老家县城的某一处售楼处门前的巨幅广告牌上。最近,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飘在这座陌生城市里的孤独感。于是乎,我也冒出了买房的打算。

时下正处于一个尴尬的时节,国家政策不是十分的明朗,令人摸不到房市前景,不知道此时是拐点还是下一个上升曲线的起点,但是身边的人无一例外地告诫我,房子是越早买越好。乌合之众里面提到,人一旦进入群体,便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想这大概就是楼市疯涨的原因。

我在内心安慰自己,我是刚需,不是炒房客,跌跌涨涨的关我屁事。

无独有偶,公司里坐在我身边的女同事也在看房,我们每天工作的闲暇之余便是交流彼此的看房心得。某一天同事和我说,她已经看中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但是对方要价略高,我像一个资深的炒房客似的给她支招,煞有介事地跟她分析道,现在是买方市场,你先晾他两天再和他谈,他肯定得给你降价。她对我的分析很是认可,但是领我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不到三天,她就请了个假去把合同签了,定金付了。

我问她,你干嘛这么着急?她说,最近她老是想着这个事情,每天上班脑子想的都是那个房子,干脆就去把它买下来得了。反正是自住,以后又不打算卖。她还劝我,你也赶紧定下来吧,你是刚需。

我事后反思,是我疏忽了一件事,那就是她有足够的资金,而我却没有。

 
 

 

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买房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那点积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每个房屋中介的开场白似乎都像是一种嘲讽,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无一例外地提到,你的预算是多少,他们的口气让我由衷地觉得他们就是在赤裸裸地询问你的积蓄有多少。如果你提供给他们的数字不怎么理想,对方还会表现的很关切实则阴阳怪气地对你来上一句,你这个预算可不太好找啊。所以当他们在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会下意识的计算一下自己的钱包,然后加上一些依靠自认为比较瓷实的社会关系可以筹借到的资金空间,当然,这个时候一定要底气十足,表情自然。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中一套房子,报价和户型都让我有些心动。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跟着中介去现场看了房子,到了之后,我才知道那是一处十分老旧的小区,虽然房屋里面重新翻修了,但是年代实在是有些久远,坐在小区门口的那位满脸深刻皱纹的老太太简直就是他们小区最直观的代言人。从那个小区出来后,我就在心里狠狠地啐了口唾沫,这么个老破小,竟然还要一万八,呸,想钱想疯了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属实是啐早了,接下来的看房历程大概是这样的。

呸,这么偏僻的地方也敢报价这么高。

呸,回迁房都能卖到这么贵?

呸,连个学区都没有也敢这么拽。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我终于认清了现实,我不止一次地暗暗告诉自己,这里是省会城市,这里是一线城市,这里不是你家的小县城。

 
 

 

心态转变了,对于那些房子的不足之处便有了极为宽容的看法。终于在两天前我看中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但是零零总总的算下来,预算还是超出了我存折上的数字。晚上我给母亲打电话,无意间透露了我要买房子的打算,母亲先是表现的很是支持,直到我告诉她首付还差二三十万的时候,她在手机的另一端沉默了一会儿,继而安慰我似的对我说道,没关系的,不就是二三十万吗?大家给你凑凑就有了。然后她在电话那端把能借到钱的亲戚一一的罗列了一下,语气轻松的好像随时都可以拿到钱似的。

我知道母亲的性格,她是一个经不住事的人。于是我便一再地向她表示钱的事情不需要她操心,我可以自己解决。可是后来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晚上一宿没有睡着,翻来覆去地念叨着买房子的事情。

几天之后,我和远在外地打工的父亲通电话,我一如往常地告诉他,等天热了就早点回家。他也一如往常地和我说,没关系的,他还可以干几年,多攒一点钱。我知道他一直都是这样,便也没有太在意,要挂掉电话的时候,他才小心翼翼地对我说道,你妈跟我说你要买房子,还差很多,你在外面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挂了电话,看着窗外远处的万家灯火,眼前早已是模糊一片。

 
 

 · end · 

分享生活 分享阅读

桃下成蹊读书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