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旦華语(壬寅27):借助时令,红疹消逝

 常常喜乐lllll 2022-03-14
图片

2021年是我痛苦难熬的一年,也是让我身心重生的一年。我深刻认识和体验到了传统养生文化的实用性与其独特的魅力。

2021年元旦后,我身上长了一些小疹子,逐渐地成片成团,颜色鲜红或苍白,大小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此起彼伏疯长。到医院用了各种药物压下去,过两天又开始反弹,异常瘙痒,越抓挠越痒,而且扩散越来越快,令我坐卧不安。

持续半年求医,最终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案、各种偏方,忌掉了所有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时注重卧具的清洁卫生,但都没有什么效果。

在我身心即将崩溃之际,闺蜜给我介绍了时令养生。我认真地阅读了承恩老师的节气文章。承恩老师讲解的养生文化令我信服,我坚定地想学习并践行。

我联系了咨询师,她给我做了详细讲解。2021年1月5日进入小寒节气,同时进入庚子年终之气,阳明燥金主政,气候燥寒。但是太过的燥金辐射会引起体内郁热。外燥寒与内郁热,冰火两重天。

我长期睡觉过晚伤了正气,加之午饭在单位凑合,晩饭丰盛,而且每晚饮食过饱,又喜食辛辣。过饱化浊生热,辣补肝泻肺,导致阳气难收。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不仅破坏了免疫力,而且使邪气郁于体表。故从头面到全身的皮肤形成大面积红疹,游走流行。

咨询师建议我借此入夏之际,阳气开泄,寅时借有机绿茶茶灸出汗,茶洗百脉,疏风散寒,巳时大红袍花椒泡澡,化湿通脉;生芝麻油涂抹皮肤,祛痒润燥,修复细胞;早晚饭前半小时山药粉、有机茴香粉配合生芝麻油;辅以饮食纠偏。并叮嘱我入秋后停止一切扰阳活动,收敛阳气,以备冬藏。

图片

一周后,症状有所缓解。近四周后,症状慢慢消退。三个月后,零星偶发,五个月后,这场化湿解郁的攻坚战取得胜利。

小半年的时令调养,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在大自然中是多么渺小!现在我们全家人都严格按照时令养生指导饮食起居,身体和情志有了很大改观。

庆幸自己生长在中国,感恩传统养生文化,让我学会尊重自然,顺应天时。

时令养生爱好者  卢红

(江西南昌张宏咨询师推荐)

2021年12月31日
图片
点评:

大药在天,知者受益

天下诸物无不是药,五运六气无不是药,人之喜怒哀乐亦无不是药,等等。

上述诸药其药力在于令人身心平衡。人在平衡中产生的免疫力自愈百病,而百利无有一害。可惜的是上述利益,无智亦无得,亦无所得故。

《黄帝内经》在阐述庚子年终之气时讲道: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病生皮腠。即气候燥寒,引起内热,发病于皮肤。文中所述的红白风团,《诸病源候论》中分为白疹与赤疹,谓之「㾦癗」。《医宗金鉴》诠释为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

阳明燥金辐射外燥寒内郁热。燥寒使得风邪郁于肌肤腠理,内热而壅闭不得透达所致。故人的饮食起居与时令特点相悖,即会致病

祛寒需候时。诸多内寒之人冬季祛寒效果甚微。因冬主闭藏,寒邪深凝骨髓如石。春季百气萌动,寒邪之气亦动。夏季阳气开泄,通郁解闭,百毒外达。茶洗百脉,疏壅散风。芝麻油生肌,推陈出新。大红袍花椒泡澡,阳气通透于肌表。故夏季为驱寒焕新最宝贵的时空。暑不避暑,圆融于夏。

承恩、李福俊

图片
2022年3月13日寅时

———— / END / ———— 

李福俊、王楠一编审,蘇源二编审
文字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