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标山东诸城

 海曲上人 2022-03-14

诸城,古称东武。西汉时即为琅琊治,三国时为城阳郡治,隋代为高密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6)改称诸城。唐以降迄今,分别为州、县、市治所。它北倚潍坊,南襟徐淮,西依沂蒙,东近大海,素向为八方通衢的咽喉之区和物资的集散地。

阅览诸城历史文献,人才辈出

伏寿,汉献帝皇后,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是学者伏完,嫡母为阳安长公主刘华。在位20年,于建安19年(214)被曹操幽杀,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诛伏氏老幼。至此,长达400余年的诸城伏氏遂绝。

文章图片1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一帧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作者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籍贯为东武(今诸城岔道口村)。生于1085年,卒于1145年,42岁时曾随高宗(赵构)南渡。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北方。

文章图片2

赵明城(1081—1129)字德甫,诸城龙都街道兰家村人。他是宋代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物收藏家,金石学家。

少年时随父亲赵挺之(官尚书右仆射)居住卞京,入太学读书。建中靖国元年(1101)与当时著名学者,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结为夫妻。

靖康元年(1126)11月,金兵包围了卞京。翌年3月,赵明城的母亲在江宁(今南京)病逝。赵明城前去奔丧时,将重要的书籍文物带去15车。12月,金兵攻陷青州,赵氏十多间房子内书籍“皆为煨烬矣”。

建炎三年(1129)3月,赵明城罢知建康府。5月,被“旨知湖州”在赴朝庭述职途中患疟疾、痢疾,不治而终,年仅48岁。所幸的是,赵明城所著的《金石录》被李清照完整地保存下来,绍兴二年,(1132)8月,李清照在临安(今杭州)将其修订完毕,表上于朝,刊行于市,才得于流传至今。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万贵妃(?—1487)明宪宗(朱见深)贵妃,诸城人,四岁选入掖廷,后为孙太后宫女。本名万贞儿,万贞儿比朱见深年长十七岁,她是在朱见深两岁时奉孙皇后之命照顾他的。朱见深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被俘失去了皇位,即位的朱祁钰后来废掉了年幼的太子朱见深。

朱见深在被重新立为太子之前,一直都是生活在无人问津的南门冷宫,小小年纪便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在朱见深过得最艰难的时候,是宫女万贞儿在他身边保护着他,照顾着他。

朱见深即位后,因其“善迎帝意”而得宠。成化二年(1466)正月生皇第一子。宪宗大喜,封其为贵妃。其子不久即死,以后再没有生育。二十三年(1487)春,“暴疾薨。帝辍朝七日”,谥“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于天寿山。

文章图片5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 人,清代政治家、书法家,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的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进士,先后历任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江宁知府、江西盐驿道、陕西按察使、内阁学士、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调入京师后,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等职。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 。刘墉以为官清廉著称,深得百姓信赖,早在任江宁知府时就获赞誉 “少时知江宁府,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朝鲜使臣称赞。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 ,刘墉去世,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刘墉书法造诣深厚,是当时著名的帖学大家,有“浓墨宰相”之称。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王尽美(1898年-1925年8月19日),原名王瑞俊,山东省诸城大北杏村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1920年,王尽美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21年,作为代表参与中共一大会议。1922年7月中下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终日的奔波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他以带病之身,奔走于济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时年27岁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王愿坚(1929年-1991年1月25日),男,中国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52年调到新的单位,《解放军文艺》的制作。1956年至1966年,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 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王愿坚也是部队的指导员。主要作品有《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等;1974年与陆柱国创作了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文章图片10

藏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生于山东诸城吕标藏家庄,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诗刊》主编,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且被选入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二课;

文章图片11

江青(1914年—1991年5月14日),原名李云鹤,生于山东诸城城关镇陶家岭村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被捕脱离党组织。抗战爆发后,江青到达延安,后与毛泽东结婚。

文化大革命期间,积极策划诬陷打倒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并与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给党和国家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1976年10月被中央政治局审查。1977年7月,江青被永远开除出党,1981年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

1991年5月14日,在北京保外就医的江青在其住地自杀身亡。

文章图片12

康生(1898年—1975年12月16日)原名张宗可,字少卿,笔名鲁赤水,山东诸城县大台庄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康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长期领导秘密战线工作;1966年后与林彪、江青等相互勾结,是发动文革的主要成员之一,1975年12月16日卒于北京。1980年,中共中央鉴于他犯下的严重罪行,决定开除其党籍,撤销其《悼词》,并公布其罪行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诸城,有一个必须得说的一个人,他不是诸城人,在诸城为官,却为诸城增添了浓墨重彩。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北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十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山东诸城)知州

超然台,熙宁八年所建。当时诸城西北墙上有“废台”,苏轼“增葺之”而成“日与其僚”,览其山川而乐之。”其弟苏辙依据老子“虽有荣光,燕处超然”文意,命名曰“超然”

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即是在此台上一气呵成的,脍炙人口的《望江南》词也是在此台的写成“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查阅《乾隆县志》所绘“超然台”图,此台为二层台阁,下一层借以城墙为台基,只是比城墙向前凸出,台基上竖额以“超然台”三字。据说是苏轼的手书。

可惜的是,此台于抗日战争时被毁,遗迹无存。诸城市人民政府重新修复超然台。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常山位于潍坊诸城市南十公里,原名卧虎山,苏东坡主政密州时曾六次率领属僚登此为民众祭神祈雨,常祈常灵,所以从北宋起改为常山,并在此狩猎,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千古流传的诗篇。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宝贵财富。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