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收回自己的能量,做自己的事,一个人就会变得很强大

 陶然0755 2022-03-14

人生来气和,能量充沛。

老子说,婴儿整天哭号,喉咙却不沙哑,“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是因为气和。

随着成长,每一天,人都在消耗自己的能量,却没有及时补充,渐渐地,能量入不敷出,失去最初“气和”的饱满状态,所以成年人会感到累。

若是一个人懂收回自己的能量,做自己的事,就会变得很强大。

声色犬马的生活,在源源不断消耗人的能量。

《道德经》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人有九窍,是人体和宇宙能量交流的关卡。

看,听,说,思,是能量消耗的四大出口。

一个人如果沉迷于声色犬马的生活,那就意味着,在源源不断消耗自己的能量。

逆向推理,如果要补充自己的能量,那就需要常常关闭、暂停能量的外逸和消耗。

具体做法是:

少看,可以闭目养神;少听,可以耳根清净;少说,可以调服气息;少食,可以心神安定。

“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有大智慧的人,会利用物质,为己所用,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但是,他们不会过度沉迷物质和色相,拿得起,放得下,所以没有烦扰。

普通人有难以自控的“占有欲”和“贪念”,过度沉迷物质,反过来被物所奴役,即所谓物质控。

这是悟道人和凡人的本质区别,前者对物质和情感,可拿,可放,一切顺其自然;后者拿得起,放不下,因自己太执着,而产生是非烦扰。

一个人常常清静,可以收回自己的能量,变得强大。

无论道家,儒家,还是佛家,都强调清静的重要性。

佛家说,定静生智慧。

道家《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一个人能常常清静,可以停止能量的外逸,心平气和,逐渐达到“冲气以为和”的气和状态。天地万物之本源,在内心洞见,明心见性,开始觉悟。

儒家《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人在清静时,止于,平息大脑的胡思乱想,就像一碗摇晃的浊水沉淀下来,清者自清。

这种心平气和的状态,让我们从竞争的社会,繁琐的生活,得到超脱,以专注的心态,做好自己的事,而心浮气躁的人,静不下心做事。

行动力强的人,把能量专注到自己想做的事上。

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那些成天说不停的人,行动力通常很弱。光说不练。

真正去做的人,基本不会说太多,“人狠,话不多”,干就是了。

这就是能量的使用。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过度被“口”消耗,说太多,能量已经外溢,等真正去做的时候,就失去了动力,变成“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人想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就要关闭其它消耗之门,专注到行动上来,少说,少听,少想,多做。

把能量专注到自己的事上,没有做不成的。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分享自己的经验说,他不喜欢用手机,是为了全身心地专注创作,不受外界和他人的干扰。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在思维。而最终把思维付之实践的,是对能量的驾驭。

《道德经》的内容是以教条的形式呈现的,作者自信有余,但反省不足,这一点就不如孔子做得好。孔子博学多才却始终敏而好学,五十多岁了还韦编三绝读《易经》。作为儒家学派的宗师,孔子为儒家的发展注入了孜孜求索的精神,而老子强调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对后天的反思和学习重视不够。

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自我超越,一个学派、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所以历史选择儒家而不是道家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学说,与其说它是统治精英的偏爱,不如说它才是社会发展更需要的学说。

《道德经》字里行间,留给人自主思考和理性思考的空间非常小。对比之下,以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为主开启的思辨传统,非常强调开放的对话、探究和争辩,不仅激活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也为后世科学、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