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著名古建筑——霍州鼓楼

 智宇张瑾 2022-03-14

霍州鼓楼在山西霍州市城内中心,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建,又称文昌阁。清代重修,台基高峙,用青石,青砖混合砌成十字券拱形通道,四向贯通。

上筑木构楼阁两层,面宽进深各五间,二层三滴水,十字歇山式屋顶。四周围廊雕刻有花卉、禽兽等图案阁楼一层四周屋面楣额上方各悬挂贴金匾额一块,楼上二层回廊外沿设有观景台,木制围栏,刻有各式图案,做工精细,文物专家认为是明代雕刻之杰作。瓦顶安装有二十八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

楼总高29米,虽经历史沧桑,但其历史魅力犹存。明历十一年(1583年)建,清代重修,台基高峙,用青石,青砖混合砌成十字券拱形通道,四向贯通。上筑木构楼阁两层,面宽进深各五间,二层三滴水,十字歇山式屋顶。四周围廊雕刻有花卉、禽兽等图案。

瓦顶安装有二十八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鼓楼总高29米,登楼眺望,山川风光,霍州城景,尽收眼帘。

霍州鼓楼是临汾市霍州市城内的古建筑,一年四季都时宜。不过天气好的时候在古楼上能看见远处的霍山和环城河,清乾隆七年(1742),州民曾捐资对鼓楼予以补修,并增设围栏,装饰龛阁、金柱等。

这是鼓楼历史上第一次维修工程,在阁楼一层回廊内现存乾隆七年(1742)的《补修谯楼碑记》。解放后对鼓楼进行了整体重修与彩绘。鼓楼建筑为三重檐十字歇山式阁楼,八卦琉璃罩顶。总面积225平方米,通高22米。底座基用青石、砖砌而成,十字拱洞贯穿南北东西。

霍州鼓楼外表是明二假三层。霍州鼓楼主要优点,在于它的间架结构,复杂新颖巧妙结合,长的、方的、三角多型的,横竖单双多层的卯榫衔接,精密谨严天衣无缝,行家里手惊佩它是工艺精湛超群绝伦。

它东依霍山,西襟汾水,南临白壁关,北控韩信岭。拱洞东楣书“对霍”,言东迎霍山之意;南楣书“迎熏”,意谓迎接南方的熏风;西楣书“镇汾”,言鼓楼威镇汾河泛滥之意;北楣书“拱辰”,语出自《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意谓执政者,如能以德感人,则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

牌匾字体苍劲有力,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省书法家徐文达、郭伯英等撰写。楼的二、三层为木构制作,布局精巧,风格独特,整体造型雄伟壮观,典雅别致。

四面各悬挂贴金大字匾额一块,东书:护国安民;西写:览秀西河;南匾:辅元开化;北刻:保障冀北。匾额环周祥龙瑞云,镂刻剔透。门面上雕有各种花卉、鸟兽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与四周精雕细刻的木制回廊和花卉图案形成了一组精美的艺术珍品,达到了“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意境。

楼的屋面的修造采用琉璃筒瓦覆盖,三角形滴水,在戗脊头分别制置二十八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工艺精湛,形象生动。各层檐角起翘,加以檐下斗拱重叠,宛如云朵簇拥,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每个翼角、仔角梁上装有龙头套兽,下部悬挂风铃,风吹铃动,其声清脆悦耳。

鼓楼楼顶正脊两端设有琉璃鸱吻,其造型凶猛生动,配有神态各异的骑马武士。正脊的中央有一琉璃葫芦宝瓶,附设避雷装置。游人登楼眺望,山光水色,争相辉映,古城风貌一览无余。鼓楼虽经历史沧桑,但其精湛的艺术造型和永不磨灭的魅力,永远为人们所欣赏。

当年,修建鼓楼时,还有一段故事更耐人寻味。传说当年承修的木匠老师傅,精心负责,一丝不苟,他亲自设计绘图,四处选购材料,尺寸计算划线定规,管理加工要求严格,毫厘不差,殚思竭虑,辛劳备尝,迨及万事俱备就要上梁时,他却病倒了。

众师徒接着立木上架,大小楹柱、檀梁、各衬一齐搭装上去,却是个个卯榫无一合槽;改尺寸吧得整个返工,且老师傅禁止在先,大家瞠目结舌束手无策,无奈趋病榻请教,老师傅胸有成竹地笑着说:“这不难,回去朝东南方向某根大梁上,用榔头使劲捣上一捶”。

回来刚试捣了一下,就听得哗啦啦……连声响动,全部合拢了,别想撬动一根,比鳔胶还紧呢!大功告成,向老师傅报了喜,这位老人家也就安心瞑目了。人们久久怀念他,故事随之相传下来。究竟捣一榔头奥妙何在?后世无人知晓。

古时,每年夏秋之交都要邀请众位盲老艺人,在鼓楼上说书三天,许多三弦、扬琴、四胡、笛子成双配套,小镲、钟铃、檩板伴奏,白天楼上楼下男女老幼熙熙嚷嚷,入晚满座街心乘凉听书一举两得,余音绕梁居高临下声波远扬,四街居民夜深人静躺在床上侧耳细听,乐声时断时续、时隐时显,如同催眠曲欣然入睡。有时改在南街塔台朝鼓楼演木偶戏三天,另是一番热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