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脾胃”的方法这么多,到底哪个最有效?

 蓝弧营养师 2022-03-14

孩子正处于快速生长期, 身体各脏器组织和肌肉增长 ,都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

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 ,很多孩子存在消化能力弱的情况,要么吃不下, 要么吃下了消化吸收不了。导致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影响发育。

这种消化弱的情况,父母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认为是“脾胃虚弱”,然后去寻找各种“健脾胃”的方法。

在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去医院,医生开赖氨酸VB;以及网上查一下又说三星汤、鸡内金可以健脾胃消积食,去母婴店更有一堆健脾胃产品推荐,问营养师又说要吃助消化营养素.......

这些方法到底哪个好,说法都不同是咋回事呢?

其实“健脾胃”和“助消化”是差不多的意思。“脾胃”和“消化”都是泛指整个消化系统,不是单指某个器官,“健”和“助”又都是推动和加强的意思。

给孩子“健脾胃”,也等于“助消化”。

“健脾胃”是中医的理论,中医得出这个结论后,通常给出健脾胃的药方;

“助消化”是西医和营养方向的理论,得出这个结论后,通常会开助消化的药物或者营养素。

好的消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乎孩子身体发育,还非常影响整体体质,很多孩子的过敏、鼻炎、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等呼吸道问题的根源就在消化。

那么,这么多方法到底选择哪个呢。

今天我们分别对中医、西 医和营养这三大学科,从原理和方法两大方面来做简单了解。

一、原理

1、中医

中医认为,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容纳,脾主运化。

胃的任务是接受、消化食物,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胃的腐熟之后进入肠道,由肠道进一步来区分精华和糟粕。

精华由脾来将其升华成为营养、气血、津液输送到全身五脏六腑,就是运化吸收的过程。

所以孩子消化不好,是因为“脾胃虚弱”了,“脾胃虚弱”就意味的无法完成以上功能,食物不能很好的转化成“精微物质”。

但脾胃虚弱在中医中的分类又非常广,比如脾胃气虚、脾阳虚、脾胃虚寒等等,要健脾胃得先辩证,再对症开方,比较复杂。

如果判断错了,开的方子不会,不仅影响效果,还有一定副作用。

2、西医

西医通常是对症施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抑制和改善症状有很明显的作用。

西医通常不注重调,只负责控制症状,是“一锤子买卖”。

对消化不太好的情况,西医也叫消化不良,主要是胃动力不足和消化酶不足引起的。

医生可能会直接会胃动力药物(吗丁啉)或者胃化酶(多酶片)。

3、营养学

营养学认为消化弱和整个消化系统都有关,包括口腔、胃、肠道、肝胆等等,哪个环节出差错了都会影响消化。

消化系统的消化能力,主要由这几个功能决定:咀嚼功能、搅拌蠕动功能、酸解酶解功能、容纳储存功能,吸收功能等等。

所以提高消化能力,需从提升这些功能入手。

它既类似中医的整体调理,又类似西医的科学和对症。

二、方法对比

1、中医

中医调理脾胃虚弱的通常有三大方向:

(1)饮食:通常会要求不给孩子吃肉蛋奶,不能吃生冷硬凉的食物,不能喝奶,要多吃粥,小米山药等;

(2)中药:吃健脾胃的中药来达到消食导滞的作用,比如常见的三星汤、山楂鸡内金以及市面上各种中成药。

(3)通筋络:按摩、艾灸脾经胃经相关穴位,增强脾胃功能。比如按揉足三里穴、掐揉四缝穴、艾灸中脘穴、神阙穴等等。

正如前面所说中医讲究辩证,比较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技术,遇到很有经验的医生,精准开药即药到病除,但有时候也可能遇到不好的医生,开很多药也不好转。

到底要不要看中医呢,以下是我对中医的一些态度,仅供参考:

1、不建议把中药作为日常调理的首选,因为中药也是药,长期吃也可能给身体带来一定损伤。

现在的中药存在重金属超标和污染问题,质量良莠不齐是,宝宝们原本肝肾功能就很弱,经不起折腾;

2、吃中药一定要“对症”,要认真看说明书上写的“适应症”,看孩子情况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就没必要吃。

或者要找非常专业的中医生给孩子做判断和开药,不建议自行决定给孩子吃中药;

3、简单成份的经典方子可以适当吃,比如焦三仙,这类作用力度会偏弱,但好在也没有多大的危害,需控制服用时间,如果没有效果最好及时停止。

总体来说,建议1岁以上孩子,根据情况选择。

由于中医对饮食要求比较严苛,建议大家斟酌使用。

比如不能喝奶吃肉就不能完全认同,短期内喝粥、不吃肉蛋奶问题不大,但如果时间长期如此吃,身体也会因为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得不偿失。

推荐指数:

2、西医

西医的方法就会简单粗暴一些,主要会用到促进胃动力的药和帮助消化的酶制剂,比如莫沙必利、吗叮咛、多酶片等。

莫沙必利为选择性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药,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发挥促动力作用;

吗叮咛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进胃排空。

这类药通常是通过阻断多巴胺对肠道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让肠胃系统的动力恢复。

酶可直接将食物消化成小分子,从而增加消化和吸收,酶的作用非常明确,它是化学消化的主力,人体自己也能分泌很多消化酶。

由于宝宝消化功能弱,酶活性低数量少,适当补充以帮助食物更好消化是完全可以的。

西药虽然能快速解决问题,但过于“暴力”,通常是以破坏为代价产生的作用,总的来说不建议长期吃。

推荐指数:

3、营养学

营养学对于孩子消化弱容易积食的情况,通常主要从两方面入手调理:

(1)适当减量喂养,不给任何难消化的食物,避免吃深加工零食和快餐,积食期间减少吃高蛋白高脂,饮食可碳水类食物为主,辅以不同种类的素菜,整体减量但也要做到均衡搭配。

不增加新食物,也不强喂,食量以孩子能接受的量为宜,烹饪以蒸煮炖为主,种类可首选孩子日常爱吃的饭菜,食物需比平时更加软烂。

同类食物选择更好消化的,比如把牛奶换成酸奶、牦牛奶、舒化奶等。

总体上只要是平时吃过的食物都能吃,主要是控制量做好搭配。

(2)营养素助力,常规的饮食调整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这时候可以服用助消化营养素。

比如锌可以改善味觉,VB可以增强消化酶辅酶的活性。

可以平衡肠道微环境的益生菌、益生元,以及具有酸解作用的果酸、醋和能直接助消化的天然消化酶等,都是可助消化的成份。这些都非常安全,可以比较温和的改善与消化相关的酸解酶解功能以及吸收功能等。

推荐指数:

三大方法比起来,明显营养学的方法最安全合理。既不比药物的效果差,还不用担心副作用。

以上分析不能代表全部,只是个人的经验和观察,三大学科的方法不是只能选一种,而是可以多选,比如中医艾灸推拿就是还不错的,简单食疗也可以用。

总之能够帮助到孩子,又能够把可能的伤害尽量降到最低的方法都可以尝试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