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史第三卷19:二战中北非战场的开始

 金色年华554 2022-03-15

第十九章 北非战场的开始(一)

看了高潮迭起的大西洋破交战,下面我们把视线转向大英帝国利益攸关的另一地区——地中海地区。有必要再说一下,我们这里所说的地中海地区是指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北非、中东和巴尔干地区,在二战之初,这些地区是紧密相连的,在北非沿岸的战斗,在地中海海上的战斗,在巴尔干的战斗以及中东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都紧紧牵着大英帝国的心,它是要力争这一地区,力保这一地区的。随着后来侵苏战争的爆发和苏德战场的开辟,这一地区很快就成了欧洲大陆主要战场的南翼。当然我们也不能小觑这个翼侧战场,主要战场失败了,翼侧战场自然难保,但是如果翼侧战场失败了,对主要战场的影响同样是致命的。

第一节 战前形势

一、意大利法西斯

第一个出现在地中海地区战场的当然就是意大利法西斯。“志大才疏”的意大利法西斯对德国法西斯这个盟主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一场西欧战役为它开辟了广阔的侵略“前景”,“恨”的是这个盟主在侵略盛宴中总是拿大头,而自己这个小伙伴只能吃小羹。它决定要“争气”一把,在西欧战场没得到什么好处,那就向地中海地区战场开刀,向此时新败的大英帝国开刀。

在法西斯宝座上坐了快二十年的墨索里尼现在确乎是坐不住了,在法国投降的谈判桌上没争得一个席位,那就在接下来法西斯扩大侵略的战争盛宴中争得一个席位,他要大施拳脚了,要“大展宏图”了,他要把大英帝国在中东的领地抢劫一空,而他的地中海帝国的迷梦就是建立在这一抢劫一空的基础上。这个迷梦现在十分诱人地展示在他面前,他的直觉再次告诉他必须不顾一切地往前冲。至于那支“不争气”的、让他暴跳如雷的军队,这回能不能给他“争一把气”,接下来就会见分晓了。

那么,看到意大利法西斯蠢蠢欲动,德国法西斯就没有心思吗?不是没有心思,而是没到时间,德国法西斯现在的主要心思只能是西边的英国和东边的苏联,其他心思还没轮到时间呢。现在有必要先让意大利法西斯在地中海地区打头阵,等它把欧洲的事情“办妥”,才能把心思转向地中海。

1940年6月宣战时,意大利法西斯陆军(含殖民地军队和新编的法西斯警察部队)增至71个师、110万人;空军跟战前相比没有变化,还是2132架飞机;海军也基本没变,149艘大型水面舰艇(6艘战列舰、22巡洋舰,余为驱逐舰)和115艘潜艇。意大利法西斯军队还是老规矩,装备差,训练差,士气低,不过在地中海地区,它的规模要远超大英帝国,而规模大能不能弥补质量差,那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战争爆发后,意大利法西斯支撑战争的经济实力无大起色,继续是原料不足,基础薄弱,想从盟主德国法西斯那里索要点战争资源,也没能如愿。德国法西斯自己的战争资源都紧张不已,根本就没有意大利法西斯的份儿。当然,德国法西斯还是要千方百计拉住这个侵略“小伙伴”的,侵略的好处不能外流,但侵略的声势必须壮大。

虽实力不济,士气低落,但战争爆发以来,意大利法西斯也一直没闲着,在地中海地区调兵遣将,储备军火物资,特别是宣战后的1940年7、8月间更是繁忙不已,地中海地区明显进入战云密布时期,将开启自己的二战模式。

二战史第三卷19:二战中北非战场的开始

意大利法西斯在非洲的兵力部署是以两大殖民地——利比亚和东非殖民地为基点,北非的利比亚西靠法国殖民地突尼斯,东指英国殖民地埃及,南面则在英法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尼日尔、乍得和苏丹的包围下,当然南面全是沙漠,战略价值与北边的沿海地区没法比。第5和第10集团军继续驻扎在利比亚,不过兵力已经得到加强,总兵力为23.6万人,火炮1.8万门,飞机315架,预定战争打响后会得到几百辆坦克的加强。法国战败前,意大利的利比亚兵力集团显然处于英法四面八方的包围下。不过法国一战败,形势立马改变,此时处于态势不利中的不再是意大利法西斯而是它的敌人大英帝国了,因此它要进攻了,它要掠夺了。尽管驻利比亚军队总司令格拉齐亚尼元帅及其士气低落的手下对这一进攻和掠夺不敢抱太大的期望,但是墨索里尼和他的法西斯统治集团是不依不饶,志在必得的。

意大利法西斯与大英帝国在北非作战还有点地利上的优势,身处地中海的意大利横扼地中海中部,离它的殖民地利比亚也不远。驻利比亚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从本土开始,跨过地中海到达的黎波里,然后沿着千里海岸线到达埃及边境。这条线相对它敌人来说要短多了,尽管也很漫长。千里海岸线上很早就开始修筑交通线,这是唯一的后方交通线,再往南就是浩瀚的沙漠。在帝国主义治下贫弱的殖民地作战,时刻离不开本土支持,后方交通线基本上都得跨洋过海。

意属东非殖民地包括厄立特里亚、意属索马里(今索马里西南部)和新近夺来的埃塞俄比亚,当然埃塞俄比亚是主要的。意属东非殖民地基本上是在英国殖民地包围下,它的西边是英国殖民地苏丹和肯尼亚,东边有一块英国的小殖民地即英属索马里(今索马里北部),而红海对面的阿拉伯半岛也是英国势力占优,而东非殖民地和意大利本土取得联系必须经过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意大利法西斯在东非殖民地驻扎着约三十万人马(其中大部分为殖民军),八百多门火炮,几十辆坦克和一百多辆装甲车,另一百多架飞机。东非殖民地尽管驻军不少,但局势不稳,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游击斗争此起彼伏,搞殖民者们焦头烂额,搞得这支以殖民军为主的军队军心不稳。墨索里尼赋予这支军队夺取英国东非殖民地的任务,这支军队显然也没这个信心。

二、英国

法国战败前,大英帝国在地中海和非洲的地位是稳固的,英法联合起来从各个方向分割包围着意大利法西斯的势力。法国一战败犹如晴天一霹雳,大英帝国在这里立刻陷入“凄凄惨惨戚戚”中:兵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需要保卫的领地却广袤无垠。与此同时,之前我们说了,各大殖民地内部局势不稳,人民的各种反殖斗争正在扑面而来。本土威胁未消,又添殖民地“新愁”,真可谓力不从心,实难应付,不过大英帝国在丘吉尔的带领下还是托起衰老的身躯勇敢地走上了战场,本土要保,殖民地也不能丢。大英帝国展开了全球范围内的兵力调动,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南非悉数向这一地区集中兵力,至于英国自己的部队,鉴于本土威胁未消,还不敢大规模调往中东。

7、8月间,大英帝国的兵力调动工作也全面铺开,不过规模和时间是赶不上意大利法西斯了,这并不是说大英帝国行动效率低于前者,而是之前无准备,现在抱佛脚,不赶趟了。其次,全球范围内的兵力调动都是跨万里之遥的买卖,这方面同样赶不上敌人。本土本来离中东不远,但意大利法西斯变成了敌人,地中海交通线就不敢通过了,本土物资只能环绕整个非洲到达中东。

对是否继续利用地中海交通线,丘吉尔和海军部还争论了一番,丘吉尔认为意大利海军不值一提,英军应该放心大胆使用这条交通线,尽快让兵力和物资到达埃及,发挥作用,但小心谨慎的海军坚决拒绝了丘吉尔的要求,依然让军事运输船队绕非洲经数月之久到达中东。另外,又是自治领军队,又是殖民地军队,这样一支庞杂的力量,协调起来,也绝非易事。自治领算是和大英帝国一条心,调用起来比较容易,尽管实际用起来不那么顺手;至于殖民地的军队,大英帝国是既要使用,还得提防,毕竟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本质上是对立的。另外,丘吉尔还想征用当地的人力(非洲白人、巴勒斯坦犹太人等)弥补远调之不足。总之,忙活了一番,各种调动和行动都开始了,但9月份开战时,还没有看到什么效果。

大英帝国的兵力部署。大英帝国领导中东地区作战行动的是它的中东司令部,总司令是韦维尔将军,主要负责陆上作战。另外还有地中海海军司令坎贝宁,负责东地中海海上作战,直布罗陀的H舰队负责西地中海的行动。陆军主要兵力(6.6万人,其中3万埃及兵)驻扎在埃及,主要作战方向北非沿岸地区;2.7万人驻扎在巴勒斯坦,9000人驻扎在苏丹,2.2万人驻扎在肯尼亚,1500人在英属索马里,2500人在亚丁。168架飞机部署在埃及和巴勒斯坦,85架飞机肯尼亚和亚丁。坦克部队也主要驻守在埃及和巴勒斯坦。

部署在埃及部队有第7装甲师,第4印度师和1个新西兰师各一部,14个英国营,2个皇家炮团等部。其中第7装甲师是主力部队,应该有上百辆坦克,这是英军部署在中东的第一支装甲部队。吸取法国战败的教训,英军也开始大规模发展坦克部队。正在运往埃及途中的部队有从印度出发的第5印度师和从本土出发的三个坦克团(营),这三个坦克团(营)共154辆坦克。部署在巴勒斯坦的部队有:1个澳大利亚旅,1个新西兰旅,英国义勇骑兵师,波兰旅,法国义勇军,英国后备旅(14个英国营)等部。部署在肯尼亚部队有:南非联邦旅,两支西非旅,非洲来复枪旅等。

对这支番号多样、成分复杂军队的部署情况,丘吉尔是不满意的,他多次批评中东司令部兵力部署过于分散,应该把巴勒斯坦和肯尼亚的部队调往埃及,力保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丘吉尔与中东司令部有些格格不入,丘吉尔期望积极行动、有力行动,而中东司令部则有点消极,似乎不想改变什么。当然历史发展到战争这一步,大英帝国即使不想改变什么也不能够了,有丘吉尔这个大英帝国“另类”在后边督促,中东司令部即使不想动弹也不能不动弹了。

第二节 第一回合:1940年9月

意大利法西斯的侵略行动首先开始于东非,1940年7月初,它动用其埃塞俄比亚的人马侵占了苏丹和肯尼亚的几座边境城镇,8月初又动用更大的人马(3.5万人),经过更为激烈的战斗,夺占了英属索马里,英军数千人马过红海退往亚丁。面对法西斯的进攻,大英帝国一方面利用其殖民地力量进行抵抗,一方面利用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抵抗进行牵制。这一时期中东司令部加强了与埃塞俄比亚游击力量的联系,伦敦也加强了与流亡的皇帝塞拉西一世的合作,试图想让这支力量为己所用,纳入自己的控制。

二战史第三卷19:二战中北非战场的开始

效率低下的意大利法西斯战争机器以数倍于敌的兵力在东非取得一点战果后,即把重点转向了北非,于是北非战场第一回合的战斗开始了,战火兵燹由此从欧洲蔓延到贫弱的非洲。此时敌对双方在北非的态势是:既然敌强我弱,大英帝国自然处于守势了,在后方马特鲁港、亚历山大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都修筑了工事,这些地方才是它打算固守的地方,而在边境地区只部署了几个营的掩护部队;在意大利法西斯方面,格拉齐亚尼元帅已经多次请求墨索里尼推迟进攻,遭到后者无情拒绝,墨索里尼威胁说,他再不进攻就撤职处分。于是格拉齐亚尼在不情不愿中开始了他的行动。

9月13日,意军以6个步兵师、8个坦克营跨过边境向埃及进攻了,队形严整,行动迟缓,炮火连天,尘土飞扬。英军掩护部队开始撤退,同时保持与敌接触。17日,意军前进了大约100公里,占领了西迪拜拉尼,在此因交通线延长、队伍凌乱、指挥失灵而主动停止前进,而这一停就停了三个月,直至迎来英军的反攻。看来,意大利法西斯军克服自身困难远比克服敌人抵抗为难。意军停在西迪拜拉尼后,英军掩护部队继续撤退,直至撤到马特鲁港既设阵地,于是双方阵地之间形成了一个宽达一百多公里的“真空”地带。

第一回合战斗以英军伤亡几十人、意军伤亡几百人而告终,以后英军继续调兵遣将,增厚中东兵力,而法西斯军修筑兵营,加构工事,准备长期据守。英军部队,包括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军队,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东。1940年底,已经有15万人马运到中东,三个坦克团(营)也到了,飞机、火炮等武器装备也到了不少。到1941年1月,中东的兵力达到28万人,扣除在东非的军队,也有21万人。不过丘吉尔对中东部队依然意见不断:

首先,大量兵力囤积于此,却无所作为,大英帝国的陆军还没有完全摆脱只会维持殖民地的治安军属性。另外,丘吉尔对中东、对全球范围内的兵力部署也是不满意的,每块领地都需要兵力,大部分兵力都无所事事地充当治安军。

其次,中东的兵力结构也不合理,21万人马竟有6万人是后方勤务人员,其余15万人马也并非完全是真正的战斗人员,国家花费巨大不远万里把兵运到这里,中东司令部没有很好地训练和利用这支军队,很多部队迟迟处于非战斗状态下,它的效率竟如此之低。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丘吉尔不是不清楚这一点,最可怕的是军队产生的战斗能力与供给它的资源量严重不相称。

最后,中东司令部的想法总是与丘吉尔相左,它总是赶不上丘吉尔积极主动的步伐。丘吉尔知道大英帝国既已参与到这场战争,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必须有所行动,有所斩获,拿不出点实际的东西是不行的。然而中东司令部给出的回答是,自己实力有限,能力不足,要想行动还得有更充分的准备。丘吉尔大概也感受到了,他想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但总有一堵墙挡在前边,这堵墙就是,在大英帝国的战略词典中,风险这个东西总是占很重的分量。

大英帝国的战略家们每决定采取一个行动,首先考虑到的是“我”会承担什么样的风险,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而不是考虑“我”会得到什么样的成果。大英帝国心目中的战争首先是“安全第一”的战争,而不是“成果第一”的战争。之前的挪威战役它就是这样做的,只不过做得比较极端,在此时地中海地区战场,尽管它勇敢了不少,但本性未变。不愿从地中海通过,不愿改变兵力分散的局面,不愿干别的什么事情等等一切,大英帝国都是从它的风险标准考虑问题的。

丘吉尔的做派与大英帝国的本性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但是他的使命是为大英帝国利益服务的,只不过他想更积极地维护它。既然它已经这个样子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他只好不断地迁就、适应这个本性。大家都是大英帝国下的臣民,也不能把自己搞得太特立独行,“众叛亲离”,差不多就行了。更何况大英帝国的军队也并非不堪,虽然算不上优秀,但也至少是达标的。这不,正当他们推三阻四不想行动之时,突然给丘吉尔来个信号,要大干一场,搞一次反击意大利侵略者的行动。兵力规模达到这一水平,不能不有所行动了,而它也确实行动了,这就是令人欣慰的地方,这就是它依然有决心和毅力的证明吧,有了这个证明,其他一切也就不重要了。当然,丘吉尔还是有些担心,一个意大利法西斯毕竟不重要,关键是背后还有个德国法西斯。

第三节 第二回合:1940年12月

好了,废话不说,现在我们转向中东司令部准备大干一场的行动。既然敌人停下来不再前进,既然敌人是一支基本没有战斗力的军队,中东司令部就要行动了,反击了,有所作为了。反击法西斯军的行动首先被认定为一个很冒险的行动,必须精心谋划,精确计划,反复演练,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此时,意军在西迪拜拉尼周围修筑了不少军营,军营间隔都比较远,这为英军突破一点,打乱其防御体系提供了可能。

英军首次突击投入的兵力不多,属于小巧玲珑型:第7装甲师,第4印度师、16步兵旅和第7坦克团(重型坦克)。总体兵力对比依然是敌大我小:英军3.1万人,部署在埃及境内的意军是8万人,不过英军坦克数量多于敌人,275辆对100辆,空中支援力量也比敌人强,当然摩托化程度也高于敌人。

二战史第三卷19:二战中北非战场的开始

12月7日,英军2.5万人马隐蔽前进,跨越双方之间的那块“真空”地带,穿过敌方设防营地的空隙,9日凌晨发起攻击。以第7坦克团为先头的第4印度师首先从背后夺占了尼贝瓦营地,然后向北席卷,夺取土姆营地和西迪拜拉尼。与此同时,第7装甲师在印度师西边投入战斗,也是向海岸进攻,意在切断敌西撤道路上。英军突袭而来,实施包抄,意大利法西斯军顿时秩序大乱,无力抵抗,被俘四万余众,残部尽速西逃,撤回利比亚境内,龟缩到边界上的拜尔迪耶要塞。

不过之后英军内部发生了点小变故:第4印度师被撤回准备用于东非方向作战,第6澳大利亚师从巴勒斯坦调来代替它,这样进攻就停了三个星期,而人数众多的敌人也没有发起反击,大概还在惊魂未定吧。1941年1月3日,继续以第7坦克团为先头的澳大利亚师向拜尔迪耶发起进攻,迅速突破,4.5万敌军被俘。紧接着一突破,第7装甲师迅速西进,迂回图卜鲁克,第7坦克团和澳大利亚师紧随其后正面进攻,22日,图卜鲁克被攻克,3万敌军再次被俘。英军的进攻可谓顺风顺水到了极点,几万精干之军将十几万低能之军打的是落花流水。

二战史第三卷19:二战中北非战场的开始

之后意军出现全面溃退,英军兵分两路加速追击:一路是第7坦克团和澳大利亚师沿海岸追击,先后占领德尔纳、班加西等地;一路是第7装甲师经梅基利和姆苏斯,横穿沙漠地带,不畏疲惫和艰险,抄近路截击,于2月5日先于敌人到达贝达富姆,建立起封锁线。2万多人、100多辆坦克零零散散来到这里,但未能突破这条3000人、29辆坦克固守的封锁线,英军在贝达富姆最后一战中再次大获全胜。

最终,英军和法西斯意军对峙于阿盖拉地区而结束了北非战场第二回合的战斗。英军赢得大胜,北非的法西斯意军几遭灭顶之灾,大英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扬眉吐气了一回,这显然是一次以极少的代价赢得最大战果的行动,英军以1700人的伤亡代价俘敌13万之多,另外意军400辆坦克、1290门火炮被英军俘获或击毁。

在北非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英军在东非也战绩辉煌。到1940年秋天,东非的部队已经增至7.5万人,其中苏丹有第5印度师,后来第4印度师也加入进来;在肯尼亚有第1南非师、第11和第12非洲师;另外在亚丁还有一支不大的部队。与此同时,英军加强了与埃塞俄比亚游击力量的联系,并且已经决定接塞拉西一世皇帝回国主持大计,以确保风起云涌的埃塞俄比亚游击运动为己所用。在这种情况下,法西斯的东非军队是困难重重,士气低落,而北非的失败更加让它感到孤立无援。在丘吉尔一再督促甚或逼迫下,并获得南非总理史末资的有力支持,中东司令部于1941年1月间开始在东非采取行动——尽管最初它对这一行动的信心和积极性有些不足。既然意属东非殖民地在苏丹和肯尼亚的包围下,东非的行动也就从这两个地方开始,进攻的最初重点是指向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这两块靠海的殖民地,包围埃塞俄比亚意军。

二战史第三卷19:二战中北非战场的开始

1月中旬,苏丹的印度师首先向厄立特里亚发起进攻,遇到的抵抗相对激烈,先后攻克克鲁、巴伦图、阿戈达特等边境地区。2月3日,第4印度师开始进攻关键要塞克伦,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竟然未有进展,意军的抵抗出奇地顽强,于是停止行动一个月。3月中旬,第5印度师来了,英军再次发起进攻,依然毫无进展,最后3月27日调来一个重型坦克连,终于取得了突破。随着克伦要塞被攻克,意军在厄立特里亚的防御彻底崩溃,4月1日首府阿斯马拉被占,8日马萨瓦港口宣布投降。意军残部退入埃塞俄比亚。

在北线行动的同时,2月,驻扎肯尼亚的英军向意属索马里发起进攻,这个方向的进攻要比北边顺利得多,敌人的抵抗极小。14日英军不战而占领基斯马尤,25日占领摩加迪沙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之后转兵向北,进入埃塞俄比亚境内,接着便是一路狂冲,先后占领季季加、哈拉尔等地,4月6日占领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5月5日,塞拉西一世皇帝回到首都。

在英军进攻的同时,意属东非各地的游击运动此起彼伏,埃塞俄比亚人民的独立斗争愈加高涨,它们打击殖民者的交通线,牵制其军力,使其后方不得安宁。4月间,埃塞俄比亚人民起义力量已经发展到几十万人马,同时流亡国外的埃正规军从苏丹返回国内,成为起义核心力量。在内外夹击下,东非的意大利法西斯进入穷途末路。5月19日,意属东非的总头目奥斯塔公爵在“光荣的条件”下与英军签订了降约,23万人马被俘。至此,意大利的东非帝国彻底覆灭,如果再加上它在北非的失败,其在非洲的灭亡指日可待,如果德国法西斯不出手帮它一把的话。投入就必须要求回报,大英帝国占领了意属东非后,立即排斥这里的独立自主力量,力图取代意大利帝国主义,将这一地区纳入自己的麾下,至于它能不能实现这一点,那就要看它的实力支不支持了。

二战史第三卷19:二战中北非战场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