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伯温讨水喝,老妇故意往瓢里撒一把谷壳,多年后才知她有大智慧

 天涯书海碧连天 2022-03-15
民间智慧,是普通百姓祖祖辈辈总结的生活经验而来。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越是年长的人,总结的生活经验也就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民间智慧。

其实民间的智慧不仅是老祖宗对人生的描述和认知,也是现代人对古老智慧的参透。

就好比今天讲述的这个民间故事,一位农村的老妇人,不仅用民间智慧救了刘伯温一命,也给刘伯温上了堂活生生的生活课。

图片



事情发生在刘伯温学成下山,准备参加科举的时候。

按照历史的记载,应该是至顺三年。因为第二年的二月份便是春闱,是会试的时间,只要高中,就是进士。

刘伯温下山时刚好是夏末最热的时候,又连日赶路,因此饮水量很大,不多久身上的水囊就空空如也。再加上许久也没有遇到河流补给水囊,因此口渴难耐。

好不容易来到了一个村庄,看到一个老妇人正好在村中的水井边打水装桶,于是上前讨水喝。

老妇人一看,连忙从桶里舀了一瓢水递给刘伯温。

刘伯温接过水瓢刚想一饮而尽,老妇人连忙喊住,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谷壳撒在瓢中。

刘伯温觉得老妇人是故意刁难他这个外乡人。

不过口渴难耐,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张口就喝了起来。

图片


然而谷壳不仅扎嘴,咽下去还拉嗓子,很是难受,于是只能喝一口水,吹一口气,将水中的谷壳吹跑再喝。

此时老妇人便和刘伯温聊起家常,这才知道刘伯温是个有本事的人,风水看相,天文地理那是无所不通。

正好家中儿子已经年近三十,虽然四处说媒,但一直也未能娶妻,老妇人便想邀请刘伯温帮忙看相,看看儿子到底何时才能娶妻。

当老妇人将儿子领来后一看,刘伯温心里不免一惊,此人相貌丑陋,看上去还有些呆傻,这样的人别说三十岁娶不到,就是五十岁恐怕也娶不到妻子。

不过刘伯温没打算实话实说,因为他觉得老妇人之前刁难于他,于是就胡说一通,说老妇人的儿子很快就可以成婚,婚后还能儿孙满堂,一家人必定幸福美满。

老妇人听后千恩万谢。

图片



不得不说,此时的刘伯温尚且年轻,还没有后来的睿智和宽大的胸怀。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参加科考高中进士,不过因不满元朝统治下暴露出来的各种弊病而辞官。

此后又跟随朱元璋,并在他的帮助下击败各路对手,建立了明朝。

此时的刘伯温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不过这么多年的磨炼,他早已看破一切,也知道朱元璋是个不能容人的君主,于是急流勇退,选择还乡养老。
期间他再次途径曾经讨水喝的那个村子,却看到有一户人家颇为气派。

于是便向村民打听了情况,村民说起这件事情则显得非常激动。

原来这户人家在30多年前,曾有一位高人指点,说他家30岁的傻儿子不久后就可成婚。

当时谁也不信,可不久之后,他们家傻儿子竟然意外救了一位千金小姐。因为救人时两人有了肌肤之亲,千金小姐为了名节就嫁给了傻儿子。

这不,傻儿子靠着妻子娘家的扶持,如今不仅成为了当地的富户,而且子孙满堂,让人好不羡慕。

图片



刘伯温听罢心里一惊,难道这户人家就是曾经故意戏弄他的老妇人一家?

为了弄清原委,刘伯温特意登门拜访。

虽然老妇人此时已经是个垂垂老者,但他还能认出。

当然,老妇人又怎能忘记昔日的恩人,见到刘伯温后,那是激动万分。

二人坐定之后便聊起家常。

期间老妇人除了说自家的发家史,就是对刘伯温的千恩万谢。可刘伯温心中的疑惑始终未解,于是便询问起当时为何故意刁难。

老婆婆一听哈哈大笑,她哪里是刁难,分明是救人。

要知道,井水寒凉,而刘伯温顶着酷暑连日赶路,身上必定是燥热难耐,若此时将寒凉的井水一饮而尽,必然会激炸心肺,人也就难活命了。

刘伯温听完之后陷入了深思,要知道几年前突然去世的常遇春,就是死于卸甲风。

图片


所谓卸甲风,是一种难忍身体燥热后脱去盔甲,而导致寒风入体的病症,这样的病曾害死过多少将士。

如今老婆婆一语道破,让刘伯温惭愧无比,往日里人们总夸赞他很有智慧计谋,可现在看来,这老妇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而老妇人一家如今能有如此成就,这就是福报。

其实这个故事中运动之后不能喝寒凉水的情况,并非后人编纂,根据现代的科学研究,人在进行运动之后确实不能饮用寒凉的冰水。

如此做会引起体内器官受冷收缩,心脏负担加重,还会引起消化系统的紊乱。尤其是增加心脏负担这一条,有猝死的风险。

根据调查,在众多猝死的案例中,运动后因饮用冰水而猝死的,占了0.3%。

而故事中老妇人的做法则非常科学,尽管井水寒凉,可因为谷壳的阻碍,只能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这就能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会因此而损害身体。
当然,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民间智慧的博大精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