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 1-6 年级学习规划表!转给家长,孩子受益一个学期

 新用户07176887 2022-03-15

很多家长认为,小学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最少、分量最轻的阶段。这个时候,应该让孩子拥有自由快乐的童年,等到上了初中再开始狠抓孩子的学习也不迟,但其实,孩子的很多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已经在小学阶段养成了,也很难听家长的话了,想要纠正孩子的一些坏习惯,简直难于上青天。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要从小学开始。

小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应该因时制宜,重点培养。

一、二年级

一二年级的孩子,才告别幼儿园轻松的课程不久,心智也不太成熟,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学习”到底是咋回事,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很依赖,比如记作业、检查错别字等。

父母在一二年级的时候给孩子灌输的学习观念、培养的学习习惯等,是孩子一生中对学习的“第一印象”,会深刻地影响孩子整个学习生涯。

一二年级关注重点:

1. 字迹工整:无论是写作业还是答考卷,清晰、工整的字迹都能让老师心情愉悦,酌情加分不在话下;字迹清晰,也能减少老师因看不清学生写的什么而造成的误判;握笔姿势正确,字迹工整,能提高孩子的书写速度,要知道,写得既快又好,是对高年级孩子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如果一二年级不注意孩子的握笔姿势、笔画顺序、字迹工整等细节,一旦养成了写字潦草的习惯,今后再想改就难了。


2. 写作业速度:看一个孩子写作业的速度,基本上就能推测他的学习情况。


成绩较差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写作业很慢、很磨蹭。写作业的时候不是要喝水、吃水果,就是要上厕所,结果本来不多的作业总要磨蹭到很晚才写完,而且错误百出、字迹潦草。


写作业速度,考验的是孩子课堂知识掌握情况、时间安排能力、书写速度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越到高年级越重要。一点作业都磨磨蹭蹭写不好,上了高年级还何谈提高成绩?


所以,陪一二年级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妨先领他回顾一下当天的课堂知识,做好准备工作;然后一起制定一个计划,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先做不擅长的作业;当然,写作业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孩子的坐姿、握笔姿势等细节。

图片

三、四年级

三四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分水岭,也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甚至有专家说,一个高二学生的成绩,有80%取决于三年级时候的表现。虽然权威性无从考证,但也可以说明本阶段的重要性。

三四年级关注重点:

1. 语文方面:培养阅读习惯,勤动笔写作


三四年级的语文课,重点逐渐由“拼音”“字词”向“文章理解”过渡,而让孩子更好适应这个变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阅读课外书。


当然提到阅读,并不是非得经典名著不可,因为像《三国》《水浒》这些书,男孩子可能比较喜欢,但是女孩子就不感兴趣。所以,阅读书目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很多当代作家的作品也是非常适合孩子们的,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等。

三年级的作文,也由“写几句话”向“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过渡,这是很多孩子的难点。如果写作基础在这一段时间打不好,到了高中仍然是个大麻烦,而训练写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勤动笔写日记,关键不在于每天写多少字,而在于每天都坚持。


2. 数学方面:试着归纳题型;学有余力可以接触一点奥数,拓宽知识面


三四年级的数学课程,对孩子综合、概括能力的考察开始多起来,所以为了训练孩子的这些能力,可以鼓励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把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门别类地整理起来。


如果孩子真的学习比较轻松,可以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孩子接触一些奥数知识,有利于拓宽孩子的思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奥数,贵在兴趣、平常心和坚持,如果为了比赛而一味赶鸭子上架,效果往往不好。

3. 英语方面:在趣味培养基础上,多学点单词


有的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有的学校三年级才加入英语,但是不论哪种情况,在三四年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再是单纯的听、说训练了,开始加入“笔试”,比如选择题、句子写作等。


所以,三四年级的孩子还是应该多读一些英文绘本,提升兴趣,不过,在读绘本的过程中要开始识记一些基本词汇了。

图片

五、六年级

对于五六年级孩子的家长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小升初考试了。不过,很多地区的小升初招生政策变化频繁,朝令夕改,虽然很烦人,不过家长们还是要及时关注最新动态才好,平时可以多去政府教育部门网站看看,上面的公告最权威,不要过于轻信辅导机构的一些“忽悠”宣传。

五六年级关注重点:强化基础知识,保持孩子良

好心态

1. 无论招考政策怎么变,打好基础才是根本。


五年级上学期开始,语、数、外各科的难度有所加大,而且很多都是小升初考试的重难点,如果这一阶段遗留太多问题,肯定会对小升初有影响。
所以一定要做好错题的归纳整理工作,之前一直没有错题本的,也该准备一个了。不过,把错题一字不差地抄一遍并没什么用,关键是要经常翻看,把以前出过错的题型烂熟于心。只要能保证以前错过的题型、知识点下次不再错,就已经抓住了一半的分数。

2. 进入六年级,就是紧张的小升初备战了。


这一年里,心态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因为过于紧张,或者父母期望高、压力大,导致考试失利。所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就好了,千万不要因一个小升初考试搞得大张旗鼓。
高考都无法决定人的一生,何况区区小升初考试。

图片


以上三个阶段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阶段,有的孩子会科学地执行,有的孩子则没有具体的计划,而
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在“偷偷”地变优秀了,尤其是班级里的小学霸,开学的第一个月都在偷偷地做这些事,具体是哪些事呢?一起来看看,然后告诉孩子吧!

1.制定学习计划

做事有计划、不临时抱佛脚的人才会赢得信任。有些孩子做作业时三心二意,早晨起床上学常常找不到袜子,零用钱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每次考试前就一团乱麻……

当孩子有以上坏毛病时,父母一定要教会他懂得计划的重要性。


所以,一个完整、可行的“新学期计划书”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步也要家长引导。要做到让孩子明白这份计划书不是约束,而是他心甘情愿对自己所做的要求:


首先,制定学习计划,需要结合各年级学习特点及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哪些方面要有进步都没有明确提出。再比如,“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将其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误地背出来,等等。

其次,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

图片


在安排时间时,要兼顾学习和娱乐时间,不能一味学习而不调剂,这样容易引发孩子的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率。


同时还要学会高效利用时间,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要把重要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后面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充分合理利用时间。

最后,也不能让孩子觉得计划让学习变得乏味,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个小惊喜,比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目标,表现良好,就可以奖励一次大餐或者出去玩,这样会让孩子的积极性倍增。

2.规律作息

晚上超过12点睡觉的,基本上都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


曾有人对某班学生的入睡时间进行过调查,惊奇地发现,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在12点前入睡,而睡得最晚的竟然成了成绩中等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努力,他们采取了时间战,短期内或许会有效果,但是长此以往,因为经常熬夜,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上课就经常打瞌睡,成绩停滞不前。


这类学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没有提高。如果自己家的孩子也这样,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同时,要求孩子12点前按时睡觉,态度一定要坚定。


足够的睡眠是孩子成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之一。

3.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家里有很多书,可是孩子就是不爱看;每天只读几页书,孩子根本什么都没看进去……

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呢?


阅读需要坚持:阅读跟其他知识的掌握方法不同,必须长期积累才能见成效。不是说让孩子读十本书或二十本书就能合格、毕业了。阅读无止境,不可能短期内有明显的效果。如果希望孩子在阅读方面有所提高,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从兴趣出发:孩子从阅读中首先收获的是快乐,然后才是知识,请不要给孩子规定太多的条条框框。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读书,就要读一些有意义的书,可是有的书对孩子来说也许太难懂、太枯燥、篇幅又长,一开始很难提起阅读的兴趣,所以不要限制孩子读什么书,请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不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种作业、是一种负累,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阅读。


和孩子共同阅读: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和吃饭、玩游戏等一样简单的事情。家长要让家里经常能看到书、接触到书,家长经常捧读,孩子也会模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也可以通过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慢慢培养起自主阅读的兴趣。

图片

4.培养孩子练字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写字,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地方。


写字,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事情,它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平时孩子学习忙,很难有时间静下来心来练字,而暑假则是最好的练字机会。


☑ 建议:大家可以给孩子买几本字帖,和孩子商量一下每天写多少,不求孩子把字写得多漂亮,只要孩子能静下心,一笔一划地学写字,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5.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在孩子写日记前,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要写的这件事口头说一遍,然后再写下来,大人和孩子一起参与,孩子会感到非常有趣。经常帮助孩子体验成功,会增加孩子写日记的自信,也可以让孩子先把要写的事情用图画的方式画出来,然后再用文字表达出来。


只有让孩子爱上写日记,才能让孩子把日记写好,才能让孩子坚持写日记。

图片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