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峥嵘岁月:大山里的战地医院

 白立平 2022-03-15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去战场。”   

北京以北150公里,连绵起伏的大山里,有一个美丽静谧的小村庄,村前河水潺潺,村后青山巍巍,它的名字叫道德坑。

你可曾想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经是收治过3万多伤员的我军野战医院。

历史翻回到1946年6月,国共内战爆发。冀热察河北、热河、察哈尔)军区战事频繁,战争激烈,我军在消灭大量敌军的同时,也有较大伤亡。

牺牲者就地安葬,负伤者要及时转运救治,野战医院应时而生。

道德坑村与河北交界,地势险要,位置隐蔽,军区最大的野战医院就建在这里,主要收治在冀热察地区参战部队的伤病员。

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胜利的取得,众多伤员的救治,只有广大民众的参与,才胜利完成。

转运伤员由村子里的中年人完成,他们自制担架,组建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将伤员运回医院

医院的医生和工作人员有300多人。医疗设施简陋,病房就在农户家,炕头是病床,支上行军床就是手术台,消毒手术器械,用大锅蒸煮,麻醉药、消炎药品奇缺,即使是包扎伤口的纱布也无法满足需求。

60多户小村庄,家家户户腾出房子住伤员。

村里人把正房腾出来让伤员住,自己住厢房,后来厢房也腾出来,几家人合住一铺炕,轮流休息。

最紧张时,老人和小孩就到附近的山上搭个窝棚作为临时住所,有的一住就是两三年。

病房不够用,就搭建临时帐篷。村里的大庙里,盘出两铺大抗,没有炕席,就铺上柴草。平时住20个伤员,最多时挤了40个伤员。村里实在住不下,再把轻伤员分散到周边的村子里。

最多的时候,村子里的伤病员住了1000多人。

伤员住谁家,谁家负责一切的生活照顾和护理。男子打柴,运伤员,老人孩子烧火做饭,喂吃喂喝、拆洗衣被,为伤员端屎端尿。

为了给伤员增加营养,缺吃少穿的老乡们把家里的鸡、猪、羊杀了做给伤员吃,自己舍不得吃上一口;熬上一锅粥,稠的盛给伤病员,稀得留给自己;粮食不够吃了,就上山挖野菜自家吃,粮食留给伤员……

据村民回忆,条件虽然艰苦,但这里的医护人员医术很高,责任心也很强。

记得当时有个外科大夫叫马克,是原国民党部队的高级军医,投奔解放军后,没日没夜做手术救伤员,人称“一把刀”,还有一名军医叫老徐……

因为缺少消炎和麻醉药品,伤员在治疗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难以想象。

很多时候,医生只能用白粗布浸盐水擦涂伤口,自制一些药膏为伤员伤口换药;取子弹、炮弹皮和截肢的手术,麻药量不够,完全靠意志来止痛;有的伤口流血不止,实在没有办法,用烧红的烙铁放在伤口上……

医院设立了健康连,一些伤员经过救治,伤势好转后就到这里接受康复训练,为返回部队做准备。他们帮村民挑水、扫院子、收庄稼、开办识字班,痊愈后就纷纷归队上前线。

因缺少药品及医疗器具而医治无效逝去的事情也天天发生,很多伤员由于伤口化脓感染高烧不退,眼睁睁看着丢掉了性命。

……

1946-1948年,三年时间里,医院共收治伤员3万多人。牺牲在道德坑村的重伤员达3000多人,有的烈士遗骨被家属认领移走,有600多名年轻战士永远地长眠在了这里。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战争胜利了。

1949年2月,道德坑野战医院也随军南下,整编分解,撤销。

“携来百侣会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铭记历史,珍惜幸福生活。

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