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晚年,钱和子女哪个养老更靠谱?3个老人说出了真实话

 华贵禅心 2022-03-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思想也越来越超前。对过去“养儿防老”的思想,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改变。人到老年,手里都会有些存款,有人想留些给自己养老,也有的觉得应该多贴补孩子们。

当今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最普遍的话题。人到了中年时就会考虑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有的人说,养儿就是为了防老的,我把一切都给了儿子,他将来就要养我老;也有的人说,我自己年轻时多存些钱,将来靠自己养老,不用指望孩子。

人到晚年,钱和子女哪种养老方式更靠谱呢?下面听听三个老人的现身说法,很真实也心酸。

1、65岁的老刘说,我把钱都给两个儿子,将来我就靠儿子们给我养老。

我今年65了,老伴60了,我们每月有7000块的退休金,再加上以前的积蓄,我们老俩的日子过得比较悠闲。

我有两个儿子,老大结婚早,当时是分的福利房,所以结婚花钱不多。老二后来结婚,就需要买房,我们付了首付,他们自己还贷款,当时老二上班远,我们又给他买了辆代步车,花了不少钱。当时老大媳妇就有点不乐意,话里话外的说我们偏心。

去年老伴病了一场,虽然康复了,但也需要经常去医院检查拿药,还是需要儿子们搭把手。

自从老伴病了以后,带老伴去医院看病就落在了儿子们的身上。刚开始的时候,老二还是很主动,后来时间久了,老二就说单位忙,不好请假,或是孩子的原因。我只好给老大打电话,老大心软,基本上都是随叫随到,时间长了,老大媳妇的言语里总是夹杂着抱怨和讥讽。你们把什么都给了老二,现在没人管了,想起老大了,你们就该一碗水端平。

老大媳妇的话,让我听了既无奈又心酸。当初他们结婚早,孩子也大了,老二有贷款,压力大,想着多贴补一下他们。没有想到,因为老伴的一场病,却落得家里如此不和。若将来我们两个老的都需要人伺候,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

2、56岁的李姐说,我的钱自己花,女儿嫁人了,等我老的不能动了,我去养老院。

我就一个女儿,已经结婚多年,我有房有退休金,早些年离了婚。现在一个生活很自在,也快乐潇洒,没事了跟姐妹们出去游山玩水,不必为带孙子发愁,为伺候老人费神。

前段时间,女儿生了二胎,因为没了婆婆,他们希望我过去帮忙。在女儿跟我说她想再生个儿子的时候,我就给她分析了,你婆婆不在了,你家老大上小学了,你的工作也刚稳定,你要了二胎能保证是儿子吗?我不会去帮你看孩子的,也不会出钱资助的,我的钱要留着养老用的。

虽然女儿女婿都说他们将来会管我的,可看到身边的王姐,倾其所有都给了儿子,甚至连房子都买了帮助儿子,结果现在过得去什么日子,我可不想自己将来也成为那样,我要为自己活。女儿特别生气的说,你是我亲妈都不管我,那我以后也不会管你老的。

等我到了七老八十的时候,女儿也人到中年,又要照顾家庭,又要兼顾事业,根本不可能有时间管我,我提前给自己联系好养老院,到时候我不能动了,就去养老院找人看护,总比到时候没钱还要拖累女儿强。

3、60岁的琳姐说,我有一儿一女,老伴病了,两个孩子为了医疗费吵架,指望儿女行吗?

我今年60了,我有一儿一女,算是人人羡慕的“儿女双全”的人。可现实生活真的让人寒心失望。

去年老公突然得了脑中风,医生建议手术,可手术费用要十几万,我们老俩手里没有什么积蓄,只好跟孩子们商量。女儿说,你们把大部分家产都给了你儿子,那就让他多出吧?儿子却说自己要还贷款,压力更大,两个孩子经常为钱吵架。

我跟老伴操劳了大半辈子,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他们,却换来这样的结果。两个孩子都觉得自己不应该多拿钱,最后手术错过了最佳时间,老公丢下我走了。

我真后悔我们当时为什么就不能自私一点,为我们自己的养老多想想的呢?尽想着如何让儿女们少受些苦,都贴补了他们,结果就换来这样的下场。若可以重新来过,我一定提前给自己储蓄好养老钱,绝对不全部用来贴补他们,这样到了晚年,不至于是这样的结局。

结语:

以上三位老人所说的生活现状,代表了很多老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晚年生活的担忧和规划。不论是存钱养老和靠儿女养老,都避免不了家庭矛盾的产生。真正聪明的老人都知道:钱,不是检验孩子是否孝顺的筹码,比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对家人的包容和体谅,如何让家庭充满和谐的音符。

家庭和睦才能兴旺发达,作为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他与父母,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告诉他,家人永远是他的后盾,若家庭成员其他人有困难时,他也要做别人的后盾,一家人在一起,要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相互团结,这个家庭才会有幸福快乐的日子。

家和万事兴,一家人最重要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论有钱没钱,都要有爱!

END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平安顺遂!

作者简介:华贵禅心,热爱生活的退休女人,左手练太极,右手写文字,享受快乐余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