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曾 之前书扬文化的几期推送中就说道,扬州在清代中期的时候作为经济的中心吸引了很多的书画家的光顾,不管是被称为'松江画派'的延续也好,还是后来被总结为'扬州画派'的综合也罢,扬州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当时全国书画的中心。金农、汪士慎的相继赶来与本地的高翔、李鳝、郑燮等成了扬州最为耀眼的明星。本期书扬文化要给大家讲的男主角就是被后世公认为'扬州八怪'梅花和兰花的绘画高手--李方膺。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1697?--1756?),字虬仲,号晴江,江苏南通州(今南通市)人。别署有木田、木子、抑园、仙李、成村、觉道人、啸尊者、木头老子、翰墨苍头、江左陋儒、淮南布衣、借园主人等等。是清中期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一生淹蹇困顿 ,经保举做了几年知县,虽然为官有政绩,甚至可以说是成绩斐然,然而仕途蹭蹬,最后又遭劾罢官。功名的不就与仕途的凶险,使绘画成为他释放郁闷、抒发心理情感的方式,由此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绘画作品。他也因此以画名传。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在画梅方面艺术造诣极深。其画风纵横跌宕,崇尚气势,师法自然,潇洒飘逸,尤其在梅花艺术作品的创作上,不拘成规,独树一帜。李方膺擅长写意花卉、走兽、游鱼和人物,是一个多面手画家。举凡常见的花卉蔬果,都能在他的画中找到,当然,他最拿手的自然是梅花,他一生画梅花最多,自己有印章曰'平生知己',即言梅花。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画风的最高境界还是画风中梅花。读李方膺风竹图,有一股飓风扑面而来,显然画家在力求表现风势;风松,虽然能听到一阵沙沙松针在风中碰撞之声,视觉形象上的塑造深入而含蓄,但画家画风松仍然没有摆脱刻意追求和表现风在画面中的直接的、外在的视觉效果。而读李方膺风中梅花,你会感受到有一种扑面而来的风的存在,然而画面之上并不是以往那种表层风的、形式化的形象语言,而是通过表现自然形象之中的生命存在,营造具有生命活力的梅花独特视觉形象。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扬州八怪'之中画梅者甚多,金农、罗聘爱为梅写全景,在他们作品中,老梅桩屡见不鲜。汪士慎画梅虽爱画折枝梅,但细心品来,他表现梅树一般是以中景为主。李方膺所描绘的梅花几乎都是折技梅,多则三两枝,少则一两根,说它是地地道道的折枝梅,其原因不仅表现的是梅枝,而且画面中的梅所呈现的感觉仅是梅树局部。在他画中几乎没有表现粗干老桩的形象。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画梅力求打破画梅陈式的束缚,他凭借对梅的认识与了解,对梅性的谙熟,以真情实感叙写梅貌。李方膺对于梅花的痴爱,从他在滁州任职的时候就能看的出来,李方膺曾经在滁州为官,还没上任就打听欧阳修曾经中国的梅花在哪里,到了之后更是对着这些梅花磕头跪拜,足可见李方膺对于梅花额喜爱程度。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梅花的独特风格,与他的创作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时,作画风气几乎都是摹仿古人,而李方膺却极注重于从自然梅中吸收创作素材。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在李方膺的国画作品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他多用直笔,在描绘花卉的枝干,或折枝花卉时,方膺笔触是多直笔的,这可能与他耿直不屈之性格相关,他自己也是追求这种风格的,所以他的画给人以硬朗、阔迈之印象。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方膺留下的诗文不多,专门成集的只有后人辑录的《梅花楼诗草》中的 26首,其他就是他作品上的题画诗,这些题画诗客观地反映了他的绘画思想。此外,通过他用的印章,印文的内容也透漏出画家的内心情感,也是他绘画思想的反映。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是南通人,其实虽然李方膺被后世列为扬州八怪之一,但是在扬州八怪之中,李方膺其实是很晚才到的扬州,南通多人才,当代著名的国画家范曾就是南通人,据说也是范仲淹的后人,是重要的文人世家的传承。。。。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李方膺国画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