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健康的判断,可以帮助宝爸宝妈了解孩子身体的近况。从这些简单的“标准”入手,一一对照,对孩子的健康判断有个依据,才能在孩子闹病时,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做到心中有数。 判断孩子健康 关键的7个标准 以下7个标准,可作为家长可以了解孩子近期身体状况的一个依据: 1.睡觉容易入眠,能通宵 2.正常的胃口 正常的胃口,意味着孩子能够知饥、知饱; 如果有积食,一种是不吃东西,一种是积食胃热导致不知饱使劲要吃东西。 3.大便每日一次 4.小便次数、颜色正常 年龄不同的宝宝,每日小便的频次是不一样的,一般标准如下: 出生0-5天:4~6次; 6-10天:20~25次,乃至达到30~40次; 6月-1岁:15~16次; 2-3岁:10次上下; 4-8岁:6~7次。 宝宝的新鲜尿尿液无色无味,置放一段时间,尿中的尿素溶液便会溶解出氨,传出氨味道。 正常尿很清,基本上是没有颜色的,透明清澈、略呈淡黄色,有时候刚尿时很清,最终变浑,但是这大多数为正常情况。 5.一年四季一日四时额凉,手足温 日常生活中,一般摸摸宝宝头部就能判断是否生病。 健康的宝宝整个头的温度应该是均匀的,偏凉不烫,白天受运动、吃东西等影响,可能会热一些,可一到夜间头额会凉下来。 中医里经常讲“额凉手足温”,这也代表着宝宝体内能量运行正常,是阴阳平衡之象。 6.晨起无虚汗、夜里不盗汗 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 但如果大量出汗,也要及时警惕: 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内热火旺,为阴虚之象;白天出虚汗,或动则出汗,多为阳虚。 7.正常的舌象 一般来说,“吃喝拉撒睡”正常的宝宝,身体就是正常的,舌象也会是正常的。 看孩子的舌象从3个方面入手: 舌体:看舌头大小、软硬等。(大小适中。) 舌质:看舌头颜色,干或湿。(正常舌色淡红。) 舌苔:看有无舌苔,舌苔颜色,舌苔是否腻,是否脱落等。(正常为干湿适中薄苔。) 综合来看,宝宝正常的舌象应为:舌体大小适中、舌体圆润、灵活、无齿痕;舌质干湿适中,颜色淡红,有点接近于荷花的粉红。舌苔是薄薄一层白,即薄白苔,能把底下的红全盖住,但又能看清底下的淡红。 提醒注意: 2. 小儿吃了某些药物或食物可能会导致舌苔被染。染苔的色泽比较鲜艳浮浅,与病态是不一样的。 3. 观察舌象,要在自然的光线下,充分暴露,每次观察的时间不易过长,否则都会影响对舌象的判断。 常见“问题舌相”举隅 1.舌淡苔白,舌体肥大 表现: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食欲不好,吃饭也不香。同时,还出现这种舌体胖大(有的伴有齿痕),舌淡苔白,这是脾阳虚的征兆。 考虑是脾胃受损,消化不良;脾虚湿盛,和饮食寒凉、脾胃受寒等有关系。 可以吃些健脾的食物,如用山药、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实等健脾的材料煲汤喝。 另外,这类孩子也很适合艾灸。 2.舌苔的腐腻、剥落 腐腻:多见于食积痰浊; 腻苔:其主病为湿浊、痰饮、食积、顽痰等(戒除肉蛋奶,调理食积); 剥落: 胃气不足,胃阴不足(又叫地图舌,需要益气养阴)。 3.草莓舌 因为导致草莓舌的原因有很多,需要结合症状辨证。 如前三分之一有红色小斑点,这是肺热,上焦热盛,这种孩子可能有这些情况: a.容易饿,爱吃,但是容易积食,积食生热; b.有的孩子不思饮食,爱吃凉; c.脾气大,易怒、容易生病; d.入睡困难; e.大便干结,或者前硬后软。 4.舌苔黄腻 薄黄苔:风热表证; 黄腻苔: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积滞化热。 那么,对于孩子舌苔厚、腐腻、黄腻等情况,并伴有显著的积食症状时,日常应该如何避免“雷区”,有针对性地调理呢? |
|